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泰松

作品数:44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语言文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中古
  • 9篇汉语
  • 5篇中古音
  • 5篇古音
  • 4篇语源
  • 4篇韵书
  • 4篇唐代
  • 4篇梵汉对音
  • 3篇音义
  • 3篇语文
  • 3篇语音
  • 3篇唐五代
  • 3篇通语
  • 3篇魏书
  • 3篇文化
  • 3篇教学
  • 3篇古汉语
  • 3篇《魏书》
  • 3篇词汇
  • 2篇点校

机构

  • 39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越南河内国家...

作者

  • 43篇储泰松
  • 5篇崔达送
  • 5篇詹绪左
  • 3篇杨军
  • 1篇张爱云
  • 1篇曹小云
  • 1篇温志权
  • 1篇马晓娜
  • 1篇曹洁
  • 1篇郭常艳
  • 1篇阮廷贤
  • 1篇蒋雯
  • 1篇李娟

传媒

  • 10篇古汉语研究
  • 5篇学语文
  • 5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语言研究
  • 3篇语言科学
  • 2篇中国语文
  • 2篇古籍研究
  • 1篇语文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学术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教师教育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所据韵书考被引量:3
2011年
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共有345条注音,其中反切注音318条,与其所著《法华音训》有同有异。通过对《玄赞》所注反切的特点及注音来源的分析,并将其与《音训》反切进行比较,大致可以断定《玄赞》注音所据韵书是《切韵》。借助相关文献提供的信息,考订出《切韵》风行学林乃至成为定音标准的时间是660-680年之间。
储泰松
关键词:切韵
“和尚”的语源及其形义的演变被引量:18
2002年
储泰松
关键词:语源词形词义
点校本《魏书》校补
2005年
《魏书》是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文献,我们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中华书局版校点本在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前哲时贤虽有不少讨论,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今择其要者提出来讨论,以就教于方家。所据版本为中华书局1974年版97年印刷本。1.获其所传皇帝玺绶、图书、府库、珍宝,簿列数万。(卷二《太祖纪》,P31)按:'珍宝'指府库之珍宝,两者不宜断开,卷四上《高祖纪》(P72-73)即读作'府库珍宝'。2.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同上,P32)按:校记以'万'字当作'署',是。'署'乃百工伎巧所属的机构,故'署(万)'后不当断开。3.(天兴三年)十有一月,高车别帅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属……四年春正月,高车别帅率其部三千余落内附。(同上,P38)按:'三千余落',卷一○三《高车传》(P2308-2309)云:'寻而高车侄利曷莫弗敕力犍率其九百余落内附……后高车解批莫弗幡豆建复率其部三十余落内附',疑'千'
储泰松李娟
异文比较与古汉语教学被引量:1
2008年
异文比较在古汉语教学中的功用很多,可以帮助学生审词义、通假借、明活用、辨虚词、察省略、广见识。
崔达送詹绪左储泰松曹小云
梵汉对音概说被引量:15
1995年
梵汉对音概说储泰松一、引言1.0对音(Transcription亦译Transliteration)是指用汉语音译外语名词术语或成段语料,或用外语音泽汉语名词术语或成段语料,借此考订各个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就材料可利用的现状而言,对音主要是指汉译外语...
储泰松
关键词:梵汉对音梵文复辅音译经鸠摩罗什入声字
中古佛典翻译中的“吴音”被引量:6
2008年
中古佛典在翻译密咒咒语时,为了追求梵汉两种语言的严密对应,有时径以中土方音为说,注明梵文某音应读同此方某地之方音,其中最著者乃所谓"吴音"。论文通过梵汉对勘,详细考察了中古佛典中出现的51例"吴音"所代表的语音特点,并将其与同期其它语音材料作一比较,以图确定佛典中的"吴音"的真正内涵。
储泰松
关键词:梵汉对音佛典
唇音分开合试证被引量:3
2012年
中古汉语开合韵唇音不分开合,似乎已成了音韵学界不可动摇的定论。这主要是因为唇音字可以做开口字的切下字,也可以做合口字的切下字;同时开口字或合口字都可以做唇音字的切下字。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阐释,认为唇音和牙喉音开合口混切的现象是由牙喉音引起,而不是由唇音导致,进而证明中古汉语唇音字分开合。
阮廷贤储泰松
关键词:中古音唇音合口
《宋代闽音考》述评被引量:1
1999年
刘晓南先生的新著《宋代闽音考》(以下简称《闽音考》)1999年1月由岳麓书社出版,是近年来诗文用韵研究领域的新收获。它是第一部利用诗文用韵研究断代方音史的专著,也是第一部全面考察宋代闽方音的分区及其重要韵系特征的专著。本书在诗文用韵研究的理论、方法、...
储泰松
关键词:诗文用韵《中原音韵》闽方言韵系《古今韵会举要》通语
古代汉语谦敬语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2010年
谦敬语是表示谦逊或敬称对方的用语,它包括谦敬副词和表谦敬称谓的名词或形容词等。《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达“自卑”的用语即表谦语,表示“尊人”的用语即是表敬语。我们合称为谦敬语。谦敬语是我们古代汉语礼貌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话时。常常要用谦敬语来辅助表达语意。语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温志权崔达送储泰松詹绪左
关键词:文化意蕴古代汉语敬语礼貌用语辅助表自卑
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被引量:6
2011年
唐代音译、注疏、笔记等著作里零零星星地记录了不少方言现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但以语音现象为多。记录的方言主要来自前人著作以及当时各地的方言俗语。所提到的方言地域,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片。涉及的方言现象,既有通语的变异,也有方俗语言的变化,分成了正音、时俗语、方言三个层次。
储泰松
关键词:正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