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淑如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慢性
  • 3篇肝病
  • 3篇肝炎
  • 2篇血症
  • 2篇疑难
  • 2篇衰竭
  • 2篇综合征
  • 2篇慢性HBV感...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抗体
  • 2篇类似物
  • 2篇黄疸
  • 2篇急性肝
  • 2篇急性肝衰
  • 2篇急性肝衰竭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类...
  • 2篇肝功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15篇陈淑如
  • 9篇崇雨田
  • 8篇李新华
  • 6篇吴元凯
  • 4篇高志良
  • 4篇林国莉
  • 3篇揭育胜
  • 3篇李向永
  • 3篇杨方集
  • 3篇黄明星
  • 2篇谢冬英
  • 2篇张英
  • 1篇詹希美
  • 1篇张宇锋
  • 1篇敖云龙
  • 1篇罗新华
  • 1篇谢青
  • 1篇柯伟民
  • 1篇朱建芸
  • 1篇凌莉

传媒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二例
2016年
病例1,男,43岁,因“下胸壁疼痛5年,腰背疼痛2年余”于2014年7月入院。近5年身高下降5cm。患者外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予沙利度胺、益赛普及塞来昔布治疗3个月,上述疼痛无好转。既往病史: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20余年,曾予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2006年改为阿德福韦酯(ADV10mg,每日1次),2014年3月改为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治疗至今。
杨方集吴元凯陈淑如林国莉李向永崇雨田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范可尼综合征低磷血症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HBV感染者至HBV DNA阴转后ALT异常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至HBV DNA降至不可检测水平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仍然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回顾加前瞻性随访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至HBV DNA阴转(<20 IU/mL)后的慢性HBV感染者(n=388),对比ALT复常者(n=298)及异常者[n=90;定义为在每1~3个月的随访间隔中,连续2次以上ALT> 40 U/L(男)或>35 U/L(女)]的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LT异常的高危因素.[结果]总随访中位数为42.0月.两组在人口学和病史数据(性别、年龄、乙肝/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既往嗜酒史等),基线特征(HBeAg阳性率、ALT、AST、HBV DNA水平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方案构成比,治疗后的病毒学突破和优化治疗率、治疗中的肝癌发生率等,均无显著差异.但ALT异常组体质指数[(24.1±3.5) vs.(22.5±3.2)kg/m2,t=4.165,P<0.001]、基线肝硬化比例(45.6% vs.27.2%,P=0.001)和HBeAg转换率[58.1%(25/43) vs.39.2%(49/125),P=0.016]高于ALT复常组.Logt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抗病毒基线时即诊断肝硬化(OR=2.472,95% CI=1.424-4.292,P=0.001)、高体质量指数(OR=1.170,95% CI=1.077-1.271,P<0.001)和治疗1年时HBV DNA水平(OR=1.727,95% CI=1.017-2.933,P=0.043)是NA治疗至HBV DNA不可测后ALT仍然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有肝硬化,更高的体质指数和治疗1年时HBV DNA的对数水平是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至HBV DNA< 20 U/mL后,ALT持续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元凯陈淑如林国莉黄明星揭育胜李向永张敏崇雨田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病毒学应答
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TNF-α、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和TNF-α单克隆抗体护肝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IL) ̄10水平的动态变化及TNF ̄α单克隆抗体(英利西单抗)对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清洁级大鼠14只,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只。每只大鼠给予皮下注射脂多糖(LPS)10μg/kg及腹腔注射D ̄氨基半乳糖(D ̄GalN)800 mg/kg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注射LPS和D ̄GalN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ml/kg,治疗组皮下注射英利西单抗5 mg/k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给药后0、12、24、48、72 h的血清TNF ̄α、IL ̄10的水平。两组间TNF ̄α和IL ̄10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TNF ̄α和IL ̄10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组内比较:注射药物后12 h血清TNF ̄α水平达到高峰,24、48、72 h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血清IL ̄10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24 h后迅速上升,72 h达到高峰,72 h时间点与其它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7.31、227.815、89.276、9.984,均为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血清TNF ̄α变化趋势同对照组,在12 h达到高峰,24、48、72 h呈缓慢下降;血清IL ̄10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在12、24 h迅速上升,在48、72 h上升趋势减缓,72 h时间点与其它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1.471、195.105、26.259、22.962,均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2、24、72 h时间点的血清TNF ̄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2.392、3.393、2.276,均为P<0.05);治疗组血清IL ̄10水平在0、12、24 h时间点高于对照组,其中12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6,P=0.002),在48、72 h时间点低于对照组,其中72 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7,P<0.001)。结论 TNF ̄α、IL ̄10是肝急性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细胞因子,在急性肝衰竭早期产生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TNF ̄α,晚期血清抗炎细胞因子IL ̄10水平升�
张宇锋陈淑如张英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肿瘤坏死因子
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的表达,探讨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否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相关。【方法】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法)检测51例登革病毒1型(DENV-1)登革热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清的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特异性抗体,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51例DENV-1登革热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抗GPIb/IX和双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35.3%(18/51)、37.3%(19/51)和43.1%(22/51);与50例健康者的阳性率8.0%(4/50),6.0%(3/50)和10.0%(5/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血小板减少登革热患者(PLT<50×109/L)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检出率为100%(6/6)和83.3%(5/6),血小板计数无减少登革热患者血清中抗体阳性率为14.8%(4/27)和29.6%(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15)。在登革热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清中,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8,P<0.001;r=-0.44,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抗GPIIb/IIIa和抗GPIb/IX相关;免疫因素参与登革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破坏过程。
杨方集吴元凯陈淑如谢茜李新华朱昌浩谢冬英崇雨田
关键词:登革热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抗体
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基因诊断被引量:8
2018年
遗传代谢性肝病临床表型差异显著,尽管每种疾病的发病率不高,由于疾病谱广,总体受累人群并不少见,临床应予重视。这类疾病临床罕见,相对认识不足,临床误诊问题较为突出,现以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一下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基因诊断。
陈淑如崇雨田李新华
关键词:基因
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诊断被引量:8
2019年
铜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铜缺乏或过载均会导致一系列的机体功能障碍。主要聚焦肝豆状核变性及其相关铜代谢异常的疾病。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型多样,而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及先天性糖基化异常等疾病又常给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诊断带来混淆和困惑。结合目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及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方面的经验,从肝病角度探讨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诊断。
陈淑如崇雨田李新华
关键词:肝疾病
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TDF组33例及ETV组65例的CHB初治患者,具体为两组治疗前后第4、12、24、36、48、60周HBV DNA水平、不可检测率和累积不可检测率,ALT水平和累积复常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HBV DNA的对数水平(IU/m L)在第4周时ETV组明显低于TDF组(TDF:4.26±1.37 VS ETV:3.47±1.06,P=0.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累积不可检测率、ALT累积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4;0.656)。两组中各时间点CK超过2倍正常上限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内前后比较显示,HBV DNA水平进行性下降、HBV DNA不可检测率进行性上升,且在24周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内ALT复常率也在12周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国大陆NA初治的CHB,TDF或ETV治疗均能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且ALT复常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为指导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黄明星时红林国莉陈淑如揭育胜李新华吴元凯崇雨田
关键词:替诺福韦恩替卡韦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治质量改进专家共识
2023年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疗中存在HCV感染高危人群筛查率低、诊断率及治疗率低、疾病认知度低和治疗随访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治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3年11月13日发布了《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包括抗-HCV阳性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率、HCV RNA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率。为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用上述质控指标,国家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订本共识,对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治关键质控环节、质控指标意义、质控指标信息化采集、医院和科室感染性腹泻诊治质量持续改进提出了建议。
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蒋荣猛蒋荣猛窦晓光罗新华谢青丁洋高志良陈淑如谢青彭虹丁洋
关键词:质控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酸高危人群筛查治疗随访
思美泰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思美泰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瘀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8例瘀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保肝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思美泰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乏力、纳差临床症状及TBIL、DBIL、ALT、ALP、GGT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治疗组TBIL、DBI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美泰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瘀胆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退黄作用显著。
赵端壁陈淑如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瘀胆型肝炎肝功能
广东输入性恶性疟1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男,36岁,广东省清远市人。2011年5月7日因畏寒、寒战,持续约20 min后出现发热,到清远市人民中医院就诊,给予退热药治疗,2~3 h后体温降至正常,伴出汗,热退后头痛缓解。随后每天下午均出现发热,持续约3 h,体温为38~39℃,最高时可达40℃,伴头痛、头晕。5月17日,患者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入院后检查:
于彦杰曹红陈淑如李美玉杨潇詹希美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医院就诊后头痛退热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