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颅内
  • 4篇颅内外
  • 3篇硬化性
  • 3篇硬化性狭窄
  • 3篇粥样硬化性狭...
  • 3篇外动脉
  • 3篇颅内外动脉
  • 3篇白质
  • 2篇动脉硬化
  • 2篇颅内动脉
  • 2篇脑白质
  • 2篇脑白质疏松
  • 2篇脑白质疏松症
  • 2篇白质疏松
  • 2篇白质疏松症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信号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钟婷婷
  • 6篇周华东
  • 3篇郁可
  • 2篇霍颖超
  • 2篇陶永
  • 1篇张涛
  • 1篇蒋晓江
  • 1篇许志强
  • 1篇曹红元
  • 1篇王延江
  • 1篇王峻峰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回顾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且已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90岁者设为研究组,年龄小于90岁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A影像形态学特点及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尿酸、血脂等危险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多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增加。
王峻峰郁可钟婷婷周华东
关键词:动脉硬化CT血管造影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脑白质高信号(WMH)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同时完成头颅MRI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且年龄≥60岁患者共617例。评估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WMH)和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WMH)严重程度;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及狭窄个数;比较颅内外动脉狭窄对PVWMH和DWMH严重程度的影响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VWMH及DWMH患者分别与无该病变患者比较,颅内外动脉狭窄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与PVWMH(OR=3.01,95%CI:1.75~5.17)和DWMH(OR=2.27,95%CI:1.33~3.89)有显著差异(P〈0.01)。与无动脉狭窄PVWMH评分及DWMH评分比较,颅内动脉狭窄1个、2个及≥3个,颅内外动脉狭窄共存2个及≥3个狭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颅内动脉狭窄很可能是WMH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严重程度对WMH的影响较颅外动脉狭窄更加显著。
钟婷婷郁可霍颖超陶永周华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脑白质疏松症磁共振成像
PAS疗法对老年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PAS疗法)对于老年血脂紊乱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171例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AS组57例、AS组58例、A组56例进行比较研究。PAS组予普罗布考(0.5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S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结果 PAS组、AS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PAS组TC、LDL-C、TNF-α水平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血脂紊乱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类药物通过调节血脂、抗炎,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张涛周华东蒋晓江王延江许志强曹红元钟婷婷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脑白质高信号(WMH)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同时完成颅脑MRI及头颈部CTA检查且年龄60岁患者共617例。评估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WMH)和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WMH...
钟婷婷郁可霍颖超陶永周华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
脑白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以Leukoaraiosis、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和White matter lesions为关鍵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87年1月-2016年1月的相关文献.选择针对LA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LA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在一般老年人群中LA的患病率在39%~96%,在MRI上主要表现为在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双侧、对称的脑白质斑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改变.年龄和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慢性低灌注、血脑屏障破坏等.LA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排尿障碍等.结论;LA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伴随多种临床症状.目前,LA被认为是脑小血管病导致的,但其形成机制及治疗策略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钟婷婷周华东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神经影像学病因学神经病学表现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
钟婷婷周华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