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庆丰

作品数:36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食管
  • 19篇食管癌
  • 13篇细胞
  • 11篇肿瘤
  • 8篇食管肿瘤
  • 8篇术后
  • 6篇肺癌
  • 5篇杀伤
  • 5篇自然杀伤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NK细胞
  • 4篇胸腔
  • 4篇胸腔镜
  • 4篇杀伤细胞
  • 4篇食管癌根治
  • 4篇食管癌根治术
  • 4篇自然杀伤细胞
  • 4篇外科
  • 4篇鳞癌

机构

  • 25篇福建省肿瘤医...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6篇郑庆丰
  • 23篇柳硕岩
  • 18篇王枫
  • 12篇陈啸风
  • 11篇周智锋
  • 9篇王镇
  • 8篇应敏刚
  • 8篇叶韵斌
  • 7篇李洁羽
  • 6篇王建军
  • 5篇朱坤寿
  • 4篇王健键
  • 4篇张德荣
  • 4篇林万松
  • 4篇赵国红
  • 3篇方卫民
  • 3篇佘志廉
  • 3篇陈淑萍
  • 3篇李林
  • 3篇黄毅雄

传媒

  • 5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食管外科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柳硕岩王枫王镇应敏刚郑于臻张德荣郑庆丰陈啸风林辉赵国红
该项目属于电视胸腔镜微创外科临床应用领域。食管癌是中国发病率居第3位、死亡率居第4位的恶性肿瘤。近10年来,微创技术被逐渐用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微创手术具有显露清晰、解剖精细、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是食管癌外科诊治的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癌微创外科治疗电视胸腔镜
MG132对乳腺癌细胞株MICA蛋白稳定性及NK杀伤活性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乳腺癌细胞株MHC-I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 I-related molecules A,MICA)蛋白稳定性及NK杀伤活性作用。方法乳腺癌细胞株MICA全基因检测。构建乳腺癌细胞株MICA等位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ICA表达。MTT检测MG132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LDH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MDA-MB-231基因序列为MICA*019/A5,MDA-MB-435S基因序列为MICA*010/A5,仅在蛋白N端(膜外区)第29位氨基酸有差异:MICA*019/A5在该位点为Arg(精氨酸),而MICA*010/A5在该位点为Pro(脯氨酸),Arg或Pro位点在蛋白结构的一个beta折叠上,而且是处于偏中间的位置。MG132对转染的293T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MG132处理转染的293T细胞后,MDA-MB-435S MICA基因来源的293T细胞MICA表达降低,并随作用时间影响更明显,对NK杀伤敏感下降。MDA-MB-231 MICA基因来源的293T细胞MICA表达无明显改变,对NK杀伤活性敏感性不受影响。结论 NK杀伤敏感性与乳腺癌细胞MICA表达密切相关,MG132影响MDA-MB-435S MICA稳定性,所以影响NK杀伤敏感性,MDA-MB-231不受影响。
周智锋陈淑萍李洁羽林万松王玲郑庆丰叶韵斌
关键词:MG132乳腺癌细胞株自然杀伤细胞
腹腔镜“隧道式”全胃游离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适合完全腔镜操作的全胃游离及更加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715例患者行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腹腔镜‘隧道式’全胃游离"法。结果:713例手术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腹;其中行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Ivor Lewis)273例,腹腔镜联合胸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12例,腹腔镜辅助食管癌三野根治术230例。腹腔手术时间21~42 min,平均(28.46±8.12)min;术中腹腔出血量10~45 ml,平均(17±6)ml;平均住院(14.43±5.82)d;腔镜清扫淋巴结总数平均(30.46±10.81)枚,纵隔、腹腔及颈部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分别为(15.36±4.22)枚、(15.74±5.63)枚及(12.35±7.19)枚。术后189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经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2~47个月,随访率100%,发生吻合口狭窄14例,经胃镜下扩张后进食明显改善,余者进食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腹腔镜"隧道式"全胃游离优化了手术流程,简化了手术难度,易于学习掌握,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王枫柳硕岩陈啸风王镇郑庆丰应敏刚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隧道式
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介导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介导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Genesil-1质粒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均相沉淀法制备nHAP;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结构;经超声分散及碳酸钠预处理后,在pH值7.4环境下应用多聚赖氨酸(PLL)修饰nHAP;实验分为nHAP-PLL组、脂质体组及对照组,分别配制转染复合物并转染A549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pGenesil-1的转染率。结果透射电镜下nHAP呈针状颗粒,粒径较均匀,约(15-20)nm×(60-80)nm,分散程度良好;nHAP-PLL组和脂质体组均见EGFP表达阳性的A549细胞,对照组未见EGFP表达阳性的A549细胞;nHAP-PLL组pGenesil-1转染A549细胞的转染率为(31.8±1.9)%,与脂质体组的转染率(33.4±3.7)%无差异,对照组未见转染阳性的A549细胞。结论nHAP经PLL表面修饰后可介导人肺癌A549细胞基因转染。
郑庆丰王建军应敏刚柳硕岩韩颖超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多聚赖氨酸转染效率A549细胞
携带非A5.1型MHC-Ⅰ类相关分子A穿膜区等位基因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对NK细胞免疫治疗的敏感性高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非A5.1型MHC-Ⅰ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Ⅰ-related molecules A,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TNMⅢ-Ⅳa期)食管癌患者152例,均在姑息性手术后行全身化疗,根据患者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是否为A5.1分为4组:(1)A5.1化疗+NK细胞治疗(A5.1+NK)组;(2)A5.1单纯化疗(A5.1)组;(3)非A5.1化疗+NK细胞治疗(no A5.1+NK)组;(4)非A5.1单纯化疗(no A5.1)组,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构建食管癌组织标本MICA等位基因A5.1的真核表达载体p TE-1A5.1,转染食管癌TE-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p TE-1A5.1转染对TE-1细胞MICA蛋白表达的影响,LDH法检测TE-1细胞转染p TE-1A5.1前后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ELISA法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ICA及转染p TE-1A5.1前后TE-1细胞上清中可溶性MICA含量。结果:经过3年的随防,A5.1+NK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edium overall survival,m OS)为15.0个月,A5.1组为16.0个月,no A5.1+NK组为22.4个月,no A5.1组为16.0个月,no A5.1+NK组m OS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性别、ECOG评分及基因型与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将基因类型与是否NK细胞治疗进行交叉分析,no A5.1+NK组m OS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1)。转染p TE-1A5.1后TE-1细胞内MICA表达显著升高,培养液上清可溶性MICA分泌明显增加[(256.2±45.3)vs(45.3±11.5)pg/ml,P<0.01];与转染前相比,NK细胞对过表达MICA的TE-1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降低[(29.5±7.2)%vs(42.5±7.1)%,P<0.05]。结论:相对中晚期食管癌MICA穿膜区A5.1等位基因患者,非A5.1基因患者手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的疗效较好,其机制与其不容易产生可溶性MICA密切相关。
周智锋王玲林万松陈淑萍李洁羽叶韵斌郑庆丰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治疗
体外扩增对食管癌患者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NK细胞扩增前后的受体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食管癌患者外周血20例,健康供者(对照组)外周血10例。NK细胞培养采用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受体(CD56+、CD69+、NKG2D、NKp30、NKp44、NKp46、CD158b、CD159a)的表达,LDH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株(K562、Raji、Eca-109、TE-1)的杀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NK细胞(CD3-CD56+)及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明显升高(P<0.05)。经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定向扩增20 d后,食管癌患者NK细胞比例高达90%以上,NK细胞数扩增达1 000倍以上(P<0.01);而CD3+T细胞、CD4+、CD8+T细胞、CD19+B细胞、Treg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CD14+)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且食管癌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细胞因子体外培养20 d后,NK细胞表面CD69及活化性受体(NKG2D、NKp30、NKp44、NKp46)均明显上调,而抑制性受体(CD158b、CD159a)均明显下调(P<0.05)。培养20 d后,食管癌患者NK细胞对肿瘤细胞K562、Raji、Eca-109、TE-1的杀伤能力均显著高于培养前[(69.2±5.1)%vs(42.3±3.0)%,(44.6±3.2)%vs(21.1±2.0)%,(69.7±3.9)%vs(50.3±3.5)%,(67.1±4.5)%vs(41.2±3.3)%;均P<0.01]。结论: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能有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并上调其活并性受体的表达、下调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其数量及功能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周智锋柳硕岩郑庆丰李洁羽王枫叶韵斌
关键词:NK细胞活化性受体抑制性受体
MICA表达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输注治疗的疗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MHC-Ⅰ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Ⅰ-related molecules A,MICA)表达是否能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输注治疗的疗效。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CA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单纯化疗41例(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51例,单因素与多因素比较临床因素与生存期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46.74%MICA阴性表达,53.26%MICA阳性表达,NK细胞培养14~17 d后NKG2D高达(97.8%±2.5)%,明显高于培养前(88.2%±7.2)%(P<0.05)。MICA是否表达与NKG2D高低无关(P=0.189)。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Ⅱ期患者的3年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8%及47.9%,ⅢA期患者的3年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5%及22.7%,中位生存期在是否联合NK治疗(P=0.037)及临床分期(TNM)(P=0.009)存在差异,而患者在年龄(P=0.999)、性别(P=0.412)、病理类型(P=0.782)及MICA表达(P=0.172)均无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中位生存期在是否联合NK治疗(P=0.044)、临床分期(TNM)(P=0.002)及NK与MICA交叉分析(P=0.002)存在差异。结论 MIC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中起重要作用,MICA表达可作为NK细胞免疫治疗的预后因素。
周智锋李洁羽林万松陈淑萍王玲叶韵斌郑庆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ICA自然杀伤细胞
食管癌术后不同肠内营养配方的治疗效益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比较食管癌患者术后安素、能全素和百普力3种早期肠内营养配方的治疗效益。方法前瞻性入组2011年9—11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45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素组、能全素组和百普力组,每组均15例。各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给予管饲肠内营养素.连续8d。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9d空腹采血以检测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并记录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3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素组和能全素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52.4±15.73)h和(50-8±12.4)h。均明显快于百普力组[(60.3±16.8)h,P〈0.05]。安素组患者营养支持费用为(443.3±45.8)元,明显低于能全素组[(639.5±52.6)元]和百普力组[(990.5±95.5)元](P〈0.01)。结论安素、能全素和百普力3种肠内营养制剂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营养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同:安素治疗费用最低。
柳硕岩陈啸风王枫郑庆丰
关键词:安素能全素百普力
胸腔镜腹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必要性与可行性被引量:22
2013年
虽然东西方对食管癌的转移及治疗模式的认识存在差异,但“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良好的预后.及局控率,让西方学者逐渐开始重视系统淋巴结清扫的价值。经过学习曲线后,欧美学者也逐渐接受和肯定该术式。食管癌治疗指南将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和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位置行合适的淋巴结清扫作为B级推荐。日本食管协会在食管癌诊治指南里将“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对于食管胸下段癌是否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栩硕岩郑庆丰王枫
关键词:三野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腹腔镜胸腔镜标准术式组织学类型
食管癌中MICA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食管癌细胞株组织膜MHCⅠ链相关分子A(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及血清中可溶性MICA表达,探讨食管癌中MIC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型MICA(mMICA)及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ELISA方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可溶性MICA(sMICA)的分泌。分组实验分析可溶性MICA(sMICA)对NKG2D表达的影响。结果:食管细胞膜型MICA在食管癌旁组织无表达,在31.7%食管癌组织有表达,表达量为(42.2±3.6)%。可溶性MICA含量在健康成年者为阴性,食管癌患者中74.67%阳性,含量为(1977.30±292.67)ng/L。食管癌患者中血清sMICA含量高低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远处转移组比无远处转移组高(P<0.05),但和病理类型表达无差异。含可溶性M!CA的血清可明显下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从而降低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杀伤活性。结论:食管癌细胞膜表达MICA,可作为食管肿瘤相关性抗原。而可溶性MICA含量高低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可通过下调NK细胞NKG2D表达介导肿瘤免疫逃逸。
柳硕岩周智锋郑庆丰李洁羽王枫叶韵斌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食管癌MICANK细胞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