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天明

作品数:155 被引量:557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0篇癫痫
  • 23篇基因
  • 20篇患儿
  • 19篇婴儿
  • 19篇脑损伤
  • 19篇儿童
  • 18篇缺血
  • 17篇缺氧
  • 16篇血性
  • 16篇缺氧缺血性
  • 16篇痉挛
  • 15篇蛋白
  • 15篇婴儿痉挛
  • 15篇缺氧缺血性脑
  • 14篇婴儿痉挛症
  • 14篇脑病
  • 14篇痉挛症
  • 12篇突变
  • 12篇缺血性脑损伤
  • 12篇缺氧缺血性脑...

机构

  • 151篇郑州大学第三...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河南省红十字...
  • 6篇郑州市儿童医...
  • 4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55篇贾天明
  • 78篇张晓莉
  • 74篇杜开先
  • 49篇董燕
  • 28篇李小丽
  • 25篇栾斌
  • 16篇李林
  • 15篇甘玲
  • 13篇徐发林
  • 13篇牛国辉
  • 13篇李肖
  • 10篇王丽君
  • 10篇韩瑞
  • 9篇邹丽萍
  • 8篇张艳丽
  • 7篇徐丹
  • 6篇蔡春玲
  • 6篇张燕
  • 5篇殷星
  • 5篇李文霞

传媒

  • 14篇中国实用神经...
  • 14篇中华实用儿科...
  • 8篇实用儿科临床...
  • 7篇中国优生与遗...
  • 6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5篇国际儿科学杂...
  • 5篇中华实用诊断...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广东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16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4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规范应用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 ASMs)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探讨抗癫痫治疗后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因素和治疗结局。方法 33例应用ASMs或联合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癫痫患儿,确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后给予人纤维蛋白原、必要时降低丙戊酸钠药物剂量等治疗。记录癫痫发作类型、综合征类型、病因、治疗后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中位时间、发生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时的治疗方案;于抗癫痫治疗前、诊断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时、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治疗次日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随访至2022年8月,观察患儿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复发情况。结果 33例发作类型为痉挛发作24例,强直-阵挛发作6例,强直痉挛发作2例,肌阵挛发作1例;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21例;病因不明14例,结构性病因13例,遗传性病因6例;1例因不易止血发现且合并轻度肝功能损伤,余32例在随访期间常规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时发现。诊断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时,33例中32例应用丙戊酸钠,其中26例(含21例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戊酸钠等ASMs, 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及氯硝西泮,6例未应用糖皮质激素(5例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其他ASMs, 1例单用丙戊酸钠)。诊断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时Fib水平[0.930(0.850, 0.980)g/L]低于抗癫痫治疗前[2.460(2.140, 2.675)g/L](Z=-5.013,P<0.001),凝血酶时间[(20.676±1.756)s]长于抗癫痫治疗前[(18.284±1.605)s](t=7.478,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4.803±5.446)s]短于抗癫痫治疗前[(40.447±5.402)s](t=-6.030,P<0.00
董燕史亚丽苏彤贾天明徐瑞娟梅道启崔甲昱杜开先金亮张晓莉
关键词: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糖皮质激素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111例临床分析及远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临床特点及其远期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BICE患儿,按惊厥发生次数分为单发组56例(惊厥1次),多发组55例(惊厥次数≥2次);根据惊厥持续时间分为2组:惊厥持续时间<5min者为短时组,共81例,惊厥持续时间≥5min者为长时组,共30例。总结、分析其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电生理辅助检查资料,并对所有患儿随访观察2年,分析预后。结果BICE患儿年龄集中在13~24个月,占全部患儿56.8%;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秋冬季节为主;82例3d内发生惊厥,占73.9%;全面性起源的强直阵挛发作99例(89.2%),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性发作12例(10.8%);62例(55.9%)大便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单发组与多发组、短时组与长时组在性别、年龄、轮状病毒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均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1例见睡眠纺锤波及慢波改变,4例中央区顶部不典型尖慢波或棘慢波,余均正常。2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8.1%)患儿复发,6例转化为癫痫(5.4%)。结论BICE高发于13~24个月幼儿,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秋冬季节多见,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例有向癫痫转化的可能,不需进行长期预防性抗惊厥治疗,长期随访很有必要。
陈豪潘阳琼张香敏张晓莉杜开先贾天明李小丽
关键词:轻度胃肠炎惊厥婴幼儿
婴儿听力损伤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婴儿听力损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婴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 249例听力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51例听力正常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法(TEOAE)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对患儿进行听力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听力损伤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胎龄患儿的听力损伤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听力损伤的相关因素有分娩方式、窒息史、胎龄、出生体质量、母孕期病史、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P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OR=3.589)、窒息史(OR=3.129)、早产(OR=2.441)、母孕期异常情况(OR=2.178)、高胆红素血症(OR=1.856)是婴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且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患儿听力损伤程度与胎龄有关,且胎龄越小,听力损伤程度越重(P均<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窒息史、早产、母孕期异常情况、高胆红素血症是婴儿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且巨细胞病毒感染最为重要;患儿出生时胎龄越小,听力损伤程度越重。
朱敏杰贾天明杜开先蒋月星李克方张军辉张晓莉
关键词:听力损伤高危因素巨细胞病毒感染胎龄
渗透性开放血脑脊液屏障促进神经生长因子透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远端静脉输注甘露醇后神经生长因子(NGF)透过血脑脊液屏障(BBB)的变化,并观察外源性NG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100只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随机分为NGF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20只;第二部分随机分为甘露醇加NGF治疗组、单纯NGF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各10只。结扎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制作HIBD模型。第一部分NGF治疗组腹腔注射NGF100 U,1次/d。第二部分NGF治疗组腋静脉窦推注NGF 100 U;甘露醇治疗采用腋静脉窦推注200 g/L甘露醇1.5 g/kg。模型制备成功后,取脑组织,制作脑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GAP-43的表达。迷宫实验检测各组HIBD新生鼠智能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渗透性开放BBB对NGF透过的影响。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一部分腹腔注射NGF后,HIBD新生鼠脑组织GAP-43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迷宫实验其达标次数和正确率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a<0.05)。第二部分甘露醇加NGF治疗组脑组织匀浆NG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a<0.05),单纯NGF治疗组NGF水平明显高于模型对照和假手术组(Pa<0.05)。结论静脉应用甘露醇渗透性开放BBB可显著增加NGF透过大鼠BBB的量;NGF对新生鼠HIBD有保护作用;外源性NGF可增加新生脑组织内GAP-43的表达,并可明显改善HIBD新生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贾天明鲍茹刘玉峰杜开先甘斌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生长相关蛋白
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1-磷酸鞘氨醇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1-磷酸鞘氨醇(S1P)的变化。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0例以及非颅内感染患儿(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CSF中S1P水平。结果化脑组CSF中S1P水平高于病脑组及对照组[(0.217±0.017)nmol/L vs(0.191±0.010)nmol/L、(0.172±0.015)nmol/L,P<0.05];病脑组CSF中S1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0.191±0.010)nmol/L vs(0.172±0.015)nmol/L,P<0.05]。结论 S1P参与儿童颅内感染发病过程,在不同病原导致的颅内感染中作用程度可能不同。
杜开先高丽佳贾天明李林霍爱香李曼曼张华玲
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脑脊液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
EV71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脑脊液IL-2、IL-6的测定与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EV71致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2、IL-6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2例EV71阳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24h行脑脊液IL-2、IL-6,并与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20例作对照,比较2组IL-2、IL-6水平的差异。结果 EV71至脑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脑脊液IL-2、IL-6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因素在EV71导致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早期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TH1/TH2失衡是导致脑损伤的关键。
杜开先董燕罗予任春锋贾天明
关键词:EV71手足口病脑脊液IL-2IL-6
UBA5基因突变致早发性癫痫性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1例由UBA5基因突变导致的早发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内科的1例UBA5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结果1.患儿,女,4月龄出现痉挛发作,脑电图提示高度失律,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伴严重认知、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减退、小头畸形。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UBA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第3外显子c.214C>T(p.R72C)及第9外显子c.844_c.845insA(p.Y282Xfs*1),其父携带c.214C>T突变,其母携带c.844_c.845insA突变。2.至2020年12月,共检索到15例UBA5突变所致早发性癫痫性脑病患者,表现为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肌张力减退、严重认知障碍及运动障碍、小头畸形、脑萎缩等。共发现UBA5基因11种不同突变位点,其中c.1111G>A最常见,均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论UBA5基因突变可导致早发性癫痫性脑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起病年龄早,癫痫发作难以控制,远期预后差。
徐兆张晓莉贾天明董燕经晓晓
关键词:发育落后小头畸形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2003年
贾天明邹丽萍徐灵敏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儿科HIV儿童
哮喘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研究哮喘动物气道细胞的DNA合成和气道重塑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双标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气道细胞的DNA合成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1)哮喘组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的DNA合成BrdU阳性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2)哮喘组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DNA合成Brdu阳性计数和气道直径呈高度正相关(P<0.01,P<0.05),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0.05,P<0.05);(3)哮喘组气道上皮层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平滑肌层厚度、气道直径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区面积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细胞DNA合成增加以及细胞增生,可能是引起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孔祥永栾斌冯建飞贾天明徐灵敏郭杰郭铭玉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点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为免疫性脑炎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诊断32例自身免疫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E多见于女性患儿,抗NMDAR脑炎尤其显著。平均起病年龄8岁,最小1.8岁,且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前驱症状常见有发热22例(68.8%)、胃肠道症状15例(51.7%)及头痛9例(30%)等。首发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精神行为异常13例(40.6%)和抽搐12例(37.5%)。AE神经系统症状有精神行为异常32例(100%)、语言障碍28例(90.3%)、记忆力下降25例(92.6%)、抽搐发作17例(53.1%)、肢体运动障碍9例(28.1%)、睡眠障碍17例(58.6%)、不自主运动16例(66.7%),多数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检查及检验结果:头颅MRI异常22例(68.8%);脑电图背景慢化30例(93.8%)。异常放电(尖波或局限性慢波)共14例,均为局灶性放电。AE感染相关病原体:支原体、副流感病毒、甲流病毒、EB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抗NMDAR脑炎组运动障碍比例高于抗体阴性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认知改变、癫痫发作、运动异常和睡眠障碍等症状需高度考虑免疫性脑炎。有肢体运动障碍时抗NMDAR脑炎可能性大。
关静杜开先董燕李林宋盼盼张晓莉贾天明
关键词:儿童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