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子文

作品数:41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矿业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自燃
  • 10篇值模拟
  • 8篇空区
  • 8篇采空
  • 8篇采空区
  • 7篇煤堆
  • 6篇瓦斯
  • 5篇风速
  • 4篇瓦斯突出
  • 4篇煤与瓦斯突出
  • 4篇仿真
  • 3篇调速
  • 3篇调速系统
  • 3篇压实
  • 3篇涌出
  • 3篇直流
  • 3篇直流调速
  • 3篇直流调速系统
  • 3篇双闭环直流调...

机构

  • 33篇辽宁工程技术...
  • 8篇教育部
  • 6篇湖南工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作者

  • 40篇董子文
  • 27篇齐庆杰
  • 18篇周新华
  • 16篇吴宪
  • 10篇于文惠
  • 7篇李兴华
  • 6篇王欢
  • 5篇王欢
  • 4篇杨桢
  • 3篇皮子坤
  • 2篇郑丹
  • 2篇朱张青
  • 2篇洪林
  • 2篇黄声和
  • 2篇秦凯
  • 1篇刘丹
  • 1篇李宗翔
  • 1篇贾宝山
  • 1篇孙波
  • 1篇杨硕

传媒

  • 7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中国安全生产...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机电一体化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火灾科学
  • 1篇电气自动化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陕西煤炭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多指标灰靶加权决策的煤层注水参数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为综合考察煤层注水效果,优化工艺参数,基于COMSOL5.0注水模拟数据,运用改进多指标灰靶加权决策模型,围绕注水时间、水分增值、注水压力、注水范围4个指标展开研究,并结合东荣二矿实际情况,对指标属性进行算子区间转换等一系列计算。计算结果表明:4个指标提取合理,能准确反映注水效果;所得压力落在实际现有压力范围(6~16 MPa)内,并且达到了最佳注水效果;最理想的注水压力为15 MPa。实践证明该决策模型对注水参数的优化是合理的,对工程实际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邱国帅齐庆杰董子文
关键词:模拟数据煤层注水参数优化
堆放参数对瑞安矿煤堆自燃风速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为确定瑞安矿煤堆自燃的环境风速,提高煤堆自燃的预判能力,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5.0数值仿真软件,开展了5个不同尺寸分别在孔隙率0.2~0.6和环境风速0.05 m/s^13 m/s条件下堆放180 d的自热-自燃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煤堆自燃风速范围因孔隙率和堆放参数不同而异,孔隙率越小煤堆的自燃风速范围越宽,且最小、最易、最大自燃风速与孔隙率之间具有幂函数关系;影响煤堆最小、最易、最大自燃风速显著的参数分别为顶宽、底宽、高度、角度和孔隙率、孔隙率、高度和孔隙率,并构建了三个自燃风速的合理解算方程。
马超吴宪董子文齐庆杰周新华郑丹
关键词:煤堆自燃风速数值模拟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被引量:6
2015年
为系统反映评价指标自身属性并和煤与瓦斯突出实际相结合,提高预测和判别的准确性与严谨性,分别建立基于"三率"(突出预测率、突出预测准确率、不突出预测准确率)的"效益、成本型"属性和"区间型"属性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筛选模型,根据现场预测所得数据建立预测与决策的样本矩阵,依据不同属性进行算子转换构造决策矩阵,采用成分提取确定决策矩阵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作出各预测指标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张集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敏感指标是钻屑瓦斯解析指标、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研究结论能将开采煤层实际突出率引入评价系统中,又能使各指标之间的区分更加明显.
齐庆杰武宇董子文刘晓南周新华吴宪杨桢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
皮带输煤巷中继站尘源特性及全自动气水雾化除尘系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考虑高负载皮带输煤巷中继站粉尘浓度过高且尘源复杂的特点,以同忻矿主斜井中继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粉尘产生强度、浓度变化、粒径分布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设计研发了基于多种传感器联合监测的全自动气水雾化除尘系统,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中继站内粉尘产生强度高达3.344×10^5mg/min,且以呼吸性粉尘为主,污染严重;全自动气水雾化除尘系统的运行使得中继站内全尘和呼尘的质量浓度均下降85%左右,降尘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实用推广性。
齐庆杰董子文汪日生周新华杨桢
关键词:中继站全自动除尘效果
SNCR技术水泥脱硝氨水脱硝反应动力学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SNCR烟气脱硝技术中最主要的化学反应是氮氧化物与氨气的反应。文中揭示了氨气脱硝的反应机理,从而有助于提高脱硝效率,提出并建立了NO,NO_2,O_2和NH_3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NO-NH_3、NO_2-NH_3和O_2-NH_3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结果可知:温度在1 000—1 400 K的范围内,NO-NH_3,NO_2-NH_3和O_2-NH_3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限度很深;在相同浓度、反应温度的条件下,NO_2-NH_3,O_2-NH_3和NO-NH_3的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变小,反应温度的升高对于NO-NH_3,NO_2-NH_3反应的影响不明显,但对于提高O_2-NH_3反应的效果非常明显,即在相同的条件下,O_2比NO,NO_2更容易与NH_3反应。结论表明,在水泥回转窑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过量空气系数。
吴宪齐庆杰刘新黄声和董子文周新华
关键词:脱硝氮氧化物氨气反应动力学
风障联合压实防治煤堆自燃技术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13
2016年
为提高煤堆自燃的防治效果,降低经济成本和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基于煤堆自燃理论,使用COMSOLMultiphysics 5.0数值仿真软件,建立煤堆自燃模型,研究了煤堆最高温度和自然发火期变化及相关措施实施后最高温度降低规律,对比了单独压实、独立风障和风障联合压实的温度降低量,优化了联合措施的工艺。结果表明,煤堆孔隙率越小,自燃风速范围越宽,最小、最易、最大自燃风速越大;单独进行煤堆压实存在因孔隙率增加而降低的最低不宜风速;针对6 m高煤堆单独使用风障时,只有风障高12 m、距离煤堆25 m才能避免煤堆自燃;风障联合压实措施中,风障高7.5~9 m,设置距离煤堆10~30 m即能保证煤堆不自燃。说明联合的煤堆最高温度降低量更大,且能扩大压实的适用范围,降低风障高度,节约经济成本,增加风障现场施工的灵活性。
董子文吴宪齐庆杰黄伯轩周新华王欢
关键词:煤堆自燃最高温度压实风障
采空区瓦斯涌出动态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1年
为明确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受风量、推进速度等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采空区瓦斯在不同风量与推进速度下随开采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空区瓦斯涌出以扩散和对流为主,漏风流对采空区瓦斯涌出具有促进和抑制2种作用,即诱导、携带的促进作用与抑制作用;一般风量增加、漏风加剧,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增加,当采空区瓦斯主要来源于风压低的深部采空区与部分裂隙发育区域时则具有抑制作用。开采期间,推进速度大小对瓦斯涌出量大小也具有2种影响规律。在瓦斯涌出达到最大值前,推进速度大,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涌出量至最大值后,推进速度快其瓦斯涌出量低。瓦斯涌出量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随供风速度增加而增加,随推进速度增加而降低。
赵林董子文杨子剑邹治孟丽萍柳劲甫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涌出风量数值模拟
辅运大巷无轨胶轮车扬尘规律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探析井工煤矿受限辅运巷无轨胶轮车行驶过程中的扬尘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造三维模型对不同行驶速度和方向下车辆扬尘浓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呼吸带高度车辆扬尘浓度分布受车速与行驶方向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无轨胶轮车的行驶增加了扬尘浓度并改变扬尘在呼吸带高度的分布趋势,加重非车辆行驶一侧的扬尘污染;扬尘浓度随车速呈近似直线增加关系;车辆逆风行驶比顺风行驶时的扬尘污染程度更大。
董子文齐庆杰于文惠周新华吴宪
关键词:无轨胶轮车扬尘数值模拟
基于区间数关联决策的工作面升压区间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为确定新老采空区共存时本工作面的最优升压区间,提高升压效率,根据双层采空区气体涌出及自燃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多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对合理升压区间进行评价和优化,以本工作面瓦斯、CO浓度与涌出量和上下覆之间等压面与进风口距离、上覆老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和最高温度7个变量为评价指标,开展7种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研究。结果显示,现有风压基础上升压70~80 Pa即本工作面回风口风压高于上覆20~30 Pa为综合最优升压区间。现场升压结果显示,本工作面回风口风压高于上覆老空区20~30 Pa时,瓦斯、CO浓度基本未超限且上覆老采空区未发生自燃。
董子文刘爱群于文惠易玉枚
关键词:自燃
巷道断面形状对围岩散热规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巷道断面形状特征对围岩散热特性的影响,结合矿井通风的实际情况,建立贴体坐标系下二维径向围岩非稳态导热的微分方程。利用坐标变换方法将实际物理平面内的控制方程转换到规则的计算平面内进行求解。以水力半径为1.2 m的不同断面形状的巷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编制的基于有限体积法(FVM)的C++求解程序,对其内部温度场变化情况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矿井通风初期的前5年内,围岩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受巷道断面形状的影响较为显著。围岩散热呈现各向异性特点,且通风时间越长各向异性的特点越显著。通过数据分析拟合发现,巷道围岩的调热圈半径随通风时间呈指数变化,且经历相同通风时间后,调热圈半径随形状因子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巷道壁面平均温度和散热热流密度随形状因子增大而降低,但二者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不同。
张一夫谢倩楠董子文皮子坤
关键词:安全工程围岩散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