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纳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移植肾
  • 10篇肾移植
  • 5篇动脉
  • 4篇移植肾动脉
  • 4篇移植肾动脉狭...
  • 4篇肾动脉
  • 4篇肾动脉狭窄
  • 4篇术后
  • 4篇排斥
  • 3篇蛋白
  • 3篇移植免疫
  • 3篇排斥反应
  • 3篇细胞
  • 3篇活体
  • 3篇急性排斥
  • 3篇急性排斥反应
  • 3篇甲基化
  • 2篇移植免疫耐受
  • 2篇移植肾急性排...
  • 2篇移植肾术后

机构

  • 23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3篇王继纳
  • 12篇戎瑞明
  • 12篇朱同玉
  • 9篇许明
  • 4篇王国民
  • 4篇贾亦臣
  • 3篇唐群业
  • 3篇王宣传
  • 2篇程宙
  • 2篇孙立安
  • 1篇颜志平
  • 1篇郭飞
  • 1篇邢毅飞
  • 1篇鲁继东
  • 1篇徐慧莉
  • 1篇徐虹
  • 1篇屠国伟
  • 1篇邱甬鄞
  • 1篇戚贵生
  • 1篇曾昭冲

传媒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与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84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供/受体进行回访,比较两组供肾移植术后供/受体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存活率。结果高龄供体及标准供体间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高龄供肾组为(4.2±2.1)d,在标准供肾组为(3.3±1.6)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供肾组和标准供肾组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9.8%,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分别为21.4%和11.0%,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2.9%和98.8%。结论术前对高龄供体进行严格筛选及全面综合评估,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也是安全有效的。
王继纳程宙许明戎瑞明王国民朱同玉
关键词:肾移植
肾移植排斥反应时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排斥反应时血浆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6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生物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肾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受者被分为3组:移植肾功能稳定,且移植肾组织学检查未显示有排斥反应证据者16例,为非排斥组;移植肾组织学检查证实有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者22例,为急排组;移植肾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者8例,为慢排组。另以6名亲属活体供者作为对照组。于移植肾组织样本采集前抽取外周血,用人OP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OPN水平。参照Banff03标准对排斥反应进行分级。结果对照组血浆OPN水平为(12.23±5.95)μg/L,非排斥组稍高,为(19.38±8.23)μg/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排组血浆OPN水平为(27.77±12.27)μg/L,与非排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排组血浆OPN水平为(41.84±18.51)μg/L,与非排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排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排组血浆OPN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级别具有正相关性(r=0.87,P〈0.05),发生Ⅰa级排斥反应和Ⅱb级排斥反应者间血浆OPN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PN水平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关系密切,其水平高低与排斥反应的级别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移植肾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王继纳唐群业邱甬鄞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关键词:肾移植骨桥蛋白移植物排斥
夫妻间供肾移植10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4年4月至2008年4月10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男5例,女5例。年龄32~62岁(42.0±10.0)岁。5例行手助腹腔镜取肾,5例行小切口开放取肾。受者年龄32~61岁(43.3±9.13)岁,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FK506+骁悉/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10例患者随访3~40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0例供者术后1周内血肌酐较术前升高15%~25%,但均维持正常水平。随访超过1年的7例供者,肾功能均维持正常。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归因于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月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8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3.61天。10例受者术后血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急性排斥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与同期的亲属肾移植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夫妻间供肾移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屠国伟朱同玉许明孙立安戎瑞明李金锋王继纳程宙王鸣王国民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者夫妻
移植肾术后尿路上皮癌13例临床报告及分析
王继纳戎瑞明许明朱同玉
免疫抑制剂在儿童肾移植中的应用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免疫抑制剂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发挥免疫抑制从而防治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移植物的毒性损伤、增加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发生率等问题。与成人肾移植不同,儿童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除了通常的考量外,还需要额外考虑药物对患儿生长及发育的影响,因而对免疫抑制剂使用的要求更高。儿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总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免疫诱导治疗、免疫维持治疗及针对排斥反应的免疫治疗。
王继纳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儿童肾移植
亲属活体供肾小肾癌切除后肾移植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亲属活体供肾小肾癌切除后肾移植相关要点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例亲属活体供肾小肾癌切除后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转归。供者为受者母亲,供肾切取术前CT血管造影示右肾下极有一16 mm×15 mm类圆形病灶,考虑右肾小肾癌。经腰十一肋下小切口开放切取供者右肾,供肾切取后进行灌注冲洗,灌注满意后完整切除肿瘤并缝合创面,切除的肿瘤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定无边缘累及后行肾移植术。结果供肾小肾癌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癌组织未侵犯肾被膜。供、受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第7、10天出院。受者术中移植肾血流开放前和术后第4天分别应用巴利昔单抗进行诱导治疗,术后3个月内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醋酸泼尼松,3个月后将他克莫司调整为雷帕霉素。受者术后接受常规随访检查,同时每月接受移植肾彩超检查。截至2016年7月已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移植肾彩超检查未见移植肾占位性病变,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通过严格的供肾肿瘤评估及病理学确认,供肾小肾癌切除后可以行活体肾移植,且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作为扩大供肾来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王继纳郑龙贾亦臣戚贵生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关键词: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小肾癌透明细胞癌
药物在诱导临床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器官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首选治疗手段,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出现,明显减少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了移植物的短期存活率。但是器官移植后长期乃至终生使用免疫抑制剂,除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可引起患者强烈的不良反应、增加感染和易患肿瘤的风险,而且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移植排斥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无明显改善。因此最终理想的措施是诱导受体建立针对供体移植物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药物联合外科手段诱导免疫耐受方案主要有涉及建立混合嵌合体;
王继纳朱同玉
关键词:移植免疫耐受药物特异性免疫耐受长期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
亲属肾移植治疗Denys-Drash综合征一例
2012年
患儿男,2004年10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当地医院,剖腹产,出生后发现尿道下裂外生殖器畸形,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2005年10月行染色体检查为46,XY,行腹腔镜左侧睾丸下拉固定术.2006年4月患儿出现眼睑浮肿,尿泡沫多,查尿常规蛋白阳性(+++).双侧肾脏穿刺活检为局灶性球性及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病.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考虑为激素耐药型.2009年3月开始患儿尿量逐渐减少,尿泡沫仍存在,肌酐500 μmol/L,6月给予置腹透管,腹膜透析1次后管腔堵塞伴伤口渗液,予拔出腹透管.2009年7月给予重新置入腹膜透析管,8月10日行腹膜透析,腹透0周期引出少许浅乳白色液体,腹透液乳糜试验阳性,考虑乳糜腹,停止腹膜透析.8月13日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血透,总入量800ml,超滤1400 ml.诊断为Denys-Drash 综合征,尿毒症,乳糜腹,高脂血症,中度贫血.为进一步诊治,患儿母亲欲捐献1个肾脏行肾移植治疗,收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患儿生殖器检查示阴囊畸形,未扪及睾丸,阴茎畸形,包茎,尿道口位于阴茎下方.入院后肾功能示尿素24.2 mmol/L,肌酐402 μmol/L,尿酸328 μmol/L.2009年10月26日在全麻下双侧根治性肾切除+右侧隐睾切除+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患儿切除左侧肾脏大小9.5 cm ×3.5 cm ×3.0 cm,右侧肾脏大小6.0 cm ×4.0 cm×3.0 cm,探查见右侧隐睾,位于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约1.5 cm×1.0 cm ×0.7 cm,予切除.一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两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开放动静脉后,吻合口血流通畅,肾脏色泽红润.两定点端端吻合供肾输尿管和患儿左侧输尿管.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予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他克莫司3 mg/d,麦考酚酸酯0.5 g/d,激素在术中及术后1周采用甲泼尼龙,剂量递减,1周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1个月后停用激素.术后病理示双侧肾脏皮质内肾小球系膜增�
王宣传许明戎瑞明孙立安唐群业王继纳贾亦臣王国民朱同玉王翔徐虹
关键词:肾小球病肾脏穿刺活检激素冲击治疗腹膜透析管腹主动脉分叉
一种表达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增强型红色荧光蛋白(ERFP)的NOD/SCID-hu(非肥胖性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方法:选用6~8周龄体重为22~25g雄性NOD/SCID-hu小鼠,利用外科植入术将成人骨组织(HAB)植入小鼠皮下,3~4周后将携有ER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DsRed2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m与LNCaP,收获稳定表达ERFP的前列腺癌细胞PC-3m/ERFP与LNCaP/ERFP并配置成细胞悬液,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6~8周后通过整体荧光显像系统观察小鼠体内移植入骨组织处转移前列腺癌细胞ERFP的表达。结果:2只小鼠死于术后第2天;10只存活小鼠中,4只在整体荧光显像系统观察下发出红色荧光,成功建立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表达ERFP的NOD/SCID-hu小鼠前列腺癌骨转移模型稳定、可靠;实验结果可以在体外进行无创性动态观察,具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是进行前列腺癌骨转移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理想模型。
李炎生肖亚军杜岳峰邢毅飞郭飞王继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骨转移
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DZNep对移植免疫中CD8+T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
目的:在通过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来诱导造血细胞嵌合体形成进而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研究组蛋白...
王继纳
关键词:同种异基因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移植免疫CD8+T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