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光

作品数:7 被引量:12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曲马多
  • 2篇电解质溶液
  • 2篇血清
  • 2篇镇痛
  • 2篇水肿
  • 2篇酸碱
  • 2篇酸碱平衡
  • 2篇兔血
  • 2篇兔血清
  • 2篇脑水肿
  • 2篇脑损伤
  • 2篇晶体液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损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通透性
  • 1篇躁动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 1篇舒芬太尼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7篇王春光
  • 7篇徐建国
  • 4篇张志捷
  • 4篇艾青
  • 3篇瞿慧
  • 3篇段满林
  • 2篇封小美
  • 2篇杨建军
  • 1篇邵芹
  • 1篇何亮亮
  • 1篇宋娟
  • 1篇何亮
  • 1篇朱四海
  • 1篇胡益明
  • 1篇朱娟

传媒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2篇2008
  • 5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晶体液对脑损伤兔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损伤后输注不同晶体液对兔脑水肿和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21只急性脑损伤的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复方醋酸钠组(ME组)、复方乳酸钠组(LR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按照Feeney改良法制作急性脑损伤模型,在脑损伤2h后以20ml·kg-1·h-1分别泵注复方醋酸钠、复方乳酸钠或生理盐水。记录输液前(T1)、输液后1·5h(T2)和输液后3h(T3)动脉血气、血常规、血清电解质和颅内压的变化。处死动物取脑组织测干、湿重比。结果(1)与T1时相比,三组Hb、Hct在T2、T3时均显著降低(P<0·01);T2、T3时NS组无呼吸影响的pH值(pHNR)、碱剩余(BE)降低、Cl-增高(P<0·05或P<0·01);LR组的Na+降低、血清乳酸增高(P<0·05)。(2)NS组的脑组织干、湿重比低于ME、LR组(P<0·05);颅内压的基础值以及T1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时NS组的颅内压低于LR、ME组(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损伤时,大量输注复方醋酸钠溶液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输注生理盐水有减低颅内压和脑水含量作用。
张志捷杨建军艾青王春光徐建国
关键词:电解质溶液急性脑损伤脑水肿
氨酚曲马多用于疼痛治疗的现状被引量:2
2007年
王春光徐建国
关键词:疼痛治疗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生理功能
羟乙基淀粉130/0.4对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及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对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和HES 130/0.4对照组(HES组)大鼠只开腹、牵引盲肠、复位、关腹和复苏,但盲肠不结扎也不穿孔;脓毒症组(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脓毒症+ HES1-3组(S+H1-3组)分别于CLP后4h时静脉输注HES 7.5、15、30ml/kg,Sham组和S组均于相应时点静脉输注生理盐水30 ml/kg,HES组静脉输注HES 130/0.4 30 ml/kg,输注速率为0.2 ml/min。于CLP后6h内持续监测心率和平均动脉压,CLP后6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含水量,测定毛细血管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及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Sham组、HES组、S组、S+H1组、S+H2组及S+H3组各另取16只大鼠,于CLP后连续4d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S+H1组、S+H2组、S+H3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含水量、TNF-α、IL-6、IL-10水平、NF-κB表达均升高(P<0.05);与S组比较,S+H1组TNF-α的水平、S+H2组、S+H3组毛细血管通透性、含水量、TNF-α、IL-6水平降低,S+H2组IL-10水平升高,S+H1组、S+H2组、S+H3组NF-κB表达降低(P<0.05),S+H2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减轻;S+H1组、S+H2组、S+H3组4d内大鼠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 130/0.4 15 ml/kg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下调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NF-κB表达。
封小美朱娟邵芹瞿慧宋娟何亮王春光徐建国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脓毒症综合征NF-ΚB毛细血管通透性
术前服用加巴喷丁对胃癌患者术后曲马多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对胃癌患者术后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2.5h单次口服加巴喷丁1200m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两组均以电子镇痛泵行曲马多PCIA。镇痛模式为患者自控镇痛(PCA)剂量20mg,锁定时间10min;1h后若镇痛效果不满意,PCA剂量改为30mg,每小时用量不超过120mg。镇痛期间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1、4、8、12、16、20、24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次数(RR)和曲马多用量。结果VAS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4h内曲马多用药量为(317.5±69.6)mg,明显少于对照组(576.5±106.2)mg(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巴喷丁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显著减少PCIA曲马多的用量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作为超前镇痛药物的选择。
瞿慧王春光封小美胡益明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加巴喷丁曲马多镇痛
不同晶体液对脑损伤兔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脑损伤后输注不同晶体液对兔脑水肿和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21只急性脑损伤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复方醋酸钠组(ME组)、复方乳酸钠组(LR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7只。按照Feeney改良法制作急性脑损...
张志捷杨建军艾青王春光徐建国
关键词:电解质溶液急性脑损伤脑水肿
文献传递
舒芬太尼、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被引量:93
2007年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方案。方法180例ASAⅠ或Ⅱ级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1、2、3mg/kg组(Q1、Q2、Q3组),舒芬太尼0.1、0.2、0,3/μg/kg组(S1、S2、S3组),每组30例。术毕前30min缓慢静脉输入。观察各组的HR、MAP、SpO2、PETCO2、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RSS)、意识状态评分(OAAS)。观察时点:术毕前30min给药时(T1)、给药后10min(T2)、20min(T3)、30min(术毕停药)(T4)、40min(T5)、拔管前(T6)、拔管时(T7)、拔管后10min(T8)、20min(T9)。以及T6、T7时血浆皮质醇、血糖,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BCS)、拔管时间(术毕到拔管)、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量和副作用。结果RS:T4~T8时Q1、Q2组分值高于Q3组(P〈0.05),Q3组高于S1、S2、S3组(P〈0.05);T9时Q1、Q2组分值高于Q3、S1、S2、S3组(P〈0.05)。RSS:Q3、S1、S2、S3组在T6~T8时分值高于Q1、Q2组(P〈0.05)。OAAS:T6~T9时舒芬太尼组高于曲马多组(P〈0.05),T6时S1、S2、S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S:Q1、Q2、Q3组分值低于S1、S2、S3组(P<0.05)。与T6比较,Q1、Q2、Q3组T7时皮质醇和血糖的升高值高于S1、S2、S3组(P〈0.05),Q1、Q2、Q3组按剂量递减(P〈0.05)。Q3组的主要副作用为呕吐,S3组的主要副作用为呼吸循环抑制和尿潴留。结论0.2μg/kg舒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最佳,苏醒质量高,副作用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明显减少。
王春光瞿慧艾青张志捷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舒芬太尼曲马多苏醒期躁动
小剂量纳洛酮静脉注射未能减轻吗啡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 研究术后吗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加用小剂量的纳洛酮对镇痛效果、吗啡用药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下肢骨科手术92例,在所有入选病人中,有3例结果显示可疑而退出.所有病人都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立即开始PCIA.依用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三组:Ⅰ组(29例),吗啡复合纳洛酮1组,两药浓度比为1 600:1;Ⅱ组(32例),吗啡复合纳洛酮2组,浓度比为2 000:1;Ⅲ组(28例),单纯吗啡作为对照.各组静脉泵中的吗啡浓度相同为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80 mg吗啡.镇痛泵的设定参数为:PCA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8 min,无背景剂量.记录术前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记录启动PCA泵前后病人的SpO2,术后2、6、24 h病人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的消耗量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和各处理药物的用量.结果 根据实际进入的89例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无论在吗啡的消耗量还是在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和Ⅲ组术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58.6%、65.6%和64.2%,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1.1%、34.3%和35.7%,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41.3%、40.6%和42.8%,另外各组需要应用补救药物的例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术后吗啡PCIA治疗药液中加入小剂量纳洛酮对减少吗啡消耗量,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效果.
艾青张志捷王春光何亮亮朱四海段满林徐建国
关键词:静脉镇痛吗啡纳洛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