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
-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6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风疹病毒IgM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其不同分级之间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探讨风疹病毒IgM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4例(1级29例,2级62例,3级83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11例为正常对照组,人群个体间无血缘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上述人群风疹病毒IgM抗体进行检测,所有阳性标本均经复检确认。试验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6.90%(12/174),对照组0.90%(1/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6,P=0.018),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疾病正相关(P=0.018,OR=8.148)。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级6.90%(2/29)、2级4.84%(3/62)、3级8.43%(7/8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精确概率法χ~2=0.741,P=0.725)。高血压患者ALT、AST、BUN、GLU、LDL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APOA、APOB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其他变量影响后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并非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P=0.625)。结论:风疹病毒感染能够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但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 王西珍王彦刘霞王琨王怡练陈丽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毒感染风疹病毒酶联免疫法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25例:其中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以同期住院且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相匹配的45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血清hs-CRP水平,进行24h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BPV指标。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者间血清hs-CRP水平及血压变异性,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变化及关系。结果脑梗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组的dSSD、nSSD、24h DSD、nDSD、24h SCV、dSCV、nSCV、24h DCV、dDCV和nD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24h SCV、dSCV和nSCV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0.62和0.28(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与血压变异性高于对照组,且急性脑梗塞组患者的hs-CRP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
- 马芬芬王彦朱映红徐海涛李俊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原发性高血压血清HS-CRP血压变异性
- 基于“智慧医教”平台的检验科带教实践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检验科实习生的带教质量是关系其职业生涯起始阶段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微信、QQ等通信软件参与实习生管理的传统带教环境下,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引入“智慧医教”平台对2020—2021年检验科实习生实行带教管理(观察组),与2019—2020年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带教的实习生(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出科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平均分分别为(90.57±3.44)、(83.90±3.83)、(85.17±2.65)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教学满意度(100.0%)也高于对照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智慧医教”平台提高了实习生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学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邢兴马芬芬王慧梁伟刘倩宋晨晓王彦
- 关键词:检验科带教实践
- “智慧医教”数字管理临床教学模式在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中的应用与探索
- 2022年
- 探究“智慧医教”数字管理临床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医学生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2022年度的医学生中选取586名作为实验组对象,另取500名2019年以前未实行“智慧医教”数字管理平台的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对象。实验组接受数字管理带教,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就两种带教方案的教学质量评价展开对比。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过程跟踪、在线培训、请假管理、考核评价、档案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020年与2021年数字管理带教学员的各项教学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传统带教学员(P<0.05)。结论 “智慧医教”数字管理模式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对于提升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具有突出的应用表现与探索研究价值。
- 王彦王慧王彦王慧马芬芬
- 关键词:临床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 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常见病原体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无创-有创正压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性。方法 41例给予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自气管内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观察结果。结果 41例患者进行痰培养143次,分离出菌株69株,阳性率48.25%。分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80.00%、72.72%、77.78%、42.86%,对其他常用药物耐药率较高。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较高,耐药率低。结论接受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发生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比例高,并且耐药率高,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避免交叉感染。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动态检测细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 曹莉锋陈福涛钟富宽王彦
- 关键词: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呼吸道感染有创
- 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的时程变化
- 2018年
-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不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ibitor,VEGI)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1/3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心电图变化判断是否成功。分别于术后1、2、3、4、5、6、7、8周开胸取左心室梗死区、梗死边缘区、非梗死区心肌,应用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VEGI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心电图变化提示造模成功,大鼠术后早期(1~3周)VEGI m RNA表达下调(P<0.05),而后期(5~8周)则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m RNA水平变化类似,VEGI蛋白水平在心肌梗死组大鼠术后早期(1~3周)表达水平下调(P<0.05),后期(5~8周)显著上升(P<0.05)。结论:VEGI作为一种血管再生抑制因子,在心肌梗死早期通过表达下调促进血管再生,进行梗死心肌代偿修复;而在心肌梗死后期通过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区血管再生,提示VEGI在心脏血管再生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靶点。
- 王文军张哲雄周彦刘小林王西珍王彦
- 关键词:心肌梗死实时荧光定量PCR
- 淋球菌nsp A基因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2011年
- 目的:构建奈瑟淋球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A,Nsp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NspA融合蛋白在宿主菌BL21(DE3)中表达。方法:根据基因库报道的淋球菌nsp 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淋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淋球菌Nsp A基因;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定向重组,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4T-1-NspA;重组体经酶切、PCR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正确后,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重组体pGEX4T-1-Nsp A经BamHⅠ、XholⅠ双酶切、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成功构建淋球菌Nsp A基因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4T-1-Nsp A;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Nsp 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GST-Nsp A约44 ku。结论:淋球菌Nsp 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淋球菌Nsp A蛋白免疫学性能和研制淋球菌疫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 吴敏芳董明治张雷张莉王彦
- 关键词:淋球菌原核表达
-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B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2011年
- 目的:构建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B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的致病作用和免疫保护性提供基础。方法:根据PorB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方法从淋病奈瑟菌标准菌株NG 29403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orB基因,与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构建重组子pGEX-4T-PorB,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重组子经酶切、PCR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正确后,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用SDS-PAGE及Western印迹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1 047 bp的PorB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PorB,经SDS-PAGE及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GEX-4T-PorB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融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GEX-4T-PorB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 王彦张雷张莉王涵
-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克隆原核表达疫苗
- 淋病奈瑟菌疫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在自然界,人类是淋病奈瑟菌唯一的天然宿主,淋病奈瑟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由于缺少优良的动物模型,给疫苗的制备造成了很大障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淋病奈瑟菌认识的不断深入,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该文综述了第一代(全细胞疫苗)、第二代(亚单位疫苗)和第三代(核酸疫苗)淋病奈瑟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王彦张雷
-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疫苗淋病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 1例布鲁菌病感染的鉴定分析
- 2019年
- 布鲁菌病又称波状热,是布鲁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在我国,羊为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生羔羊为主要传播途径,故该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三省、西北部及内蒙古等牧区较为集中的地区[1]。布鲁菌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发病,夏季达高峰,秋季发病率下降;牛种布鲁菌病在夏、秋季发病率较高[2]。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多为慢性感染且并发症较多。布鲁菌病患者多数是以其他疾病来就诊,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由于布鲁菌自身生长缓慢,鉴定耗时较长,环境要求高等特点,导致鉴定正确率低,容易错报或漏报。本实验室2018年3月分离出1株布鲁菌,现就该菌的鉴定及注意事项进行如下报道。
- 朱文俊王彦杨林胡娟刘霞
- 关键词:布鲁菌病动物源性传染病菌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