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轶

作品数:56 被引量:428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2篇睡眠
  • 40篇睡眠呼吸
  • 38篇睡眠呼吸暂停
  • 33篇阻塞性
  • 32篇综合征
  • 29篇阻塞性睡眠
  • 29篇阻塞性睡眠呼...
  • 29篇阻塞性睡眠呼...
  • 24篇通气
  • 21篇低通气
  • 19篇低通气综合征
  • 19篇睡眠呼吸暂停...
  • 19篇呼吸暂停低通...
  • 18篇睡眠呼吸暂停...
  • 16篇阻塞性睡眠呼...
  • 16篇阻塞性睡眠呼...
  • 13篇睡眠呼吸暂停...
  • 13篇呼吸暂停综合...
  • 10篇阻塞性睡眠呼...
  • 7篇睡眠监测

机构

  • 5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56篇王小轶
  • 28篇叶京英
  • 26篇丁秀
  • 21篇韩德民
  • 19篇张玉焕
  • 12篇王军
  • 11篇李彦如
  • 10篇尹国平
  • 8篇王江泳
  • 8篇徐文
  • 5篇李宏彬
  • 5篇李鸿光
  • 4篇杨庆文
  • 4篇杨庆文
  • 3篇马丽晶
  • 3篇李莉
  • 3篇王晓晔
  • 3篇林忠辉
  • 3篇高莉敏
  • 2篇陈学军

传媒

  • 10篇中国耳鼻咽喉...
  • 8篇中华耳鼻咽喉...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2篇2010全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2006年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第四...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SA-18量表筛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检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量表)的信度、效度及筛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能力。方法2017年7月~2018年6月以睡眠打鼾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2~14岁儿童患者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由监护人完成OSA-18量表填写。儿童OSAS诊断标准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或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次/h,将研究对象分为非OSAS组和OSAS组,比较两组间量表总分的差异。量表信度评价采用Cronbach’sα系数,效度评价采用各分量表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区分效度评价采用量表评分与AHI的相关。以OSA-18量表总分≥60分作为诊断儿童OSAS界值,计算诊断OS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量表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最佳诊断界点,计算该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120例研究对象,年龄2~14(6.1±2.7)岁;OSA-18量表总分20~113(64.7±19.5)分;AHI为0~77.0次/h。非OSAS组98例,OSAS患者组22例,两组间在OSA-18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4±19.4)vs(75.0±16.8),P<0.05]。量表α系数为0.848,各分量表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睡眠障碍问题0.732,身体不适症状0.840,情绪障碍问题0.768,白天功能状态0.765,监护人(父母)关切的问题0.874(P均<0.05)。OSA-18量表总分与AHI相关性系数为0.287(P<0.05)。OSA-18量表总分≥60分作为诊断OSAS的标准,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51.0%。ROC曲线下面积为0.692,OSA-18量表72.5分为最佳诊断界点,灵敏度为59.1%,特异度为68.4%。结论OSA-18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良好的效度,可以作为筛查儿童OSAS患者的工具。
王晓晔丁秀王小轶李晓谕
关键词:儿童
计算机辅助纤维喉镜检查预测改良UPPP手术疗效的意义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纤维喉镜检查结合Muller检查法(computerassistingfiberopticpharyngocopywithMullermaneuver,CFPMM)预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疗效的准确性,研究改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形态学基础。方法55例因OSAHS行改良UPPP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CFPMM检查,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腭咽平面阻塞)35例,B组(腭咽、舌咽平面联合阻塞)20例。以问卷形式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打鼾程度、嗜睡程度、计算体块指数,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判定两组患者客观疗效。同时分别对手术前CFPMM观察指标及手术前、后CFPMM指标的改变值与睡眠呼吸功能的改善值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下降≥50%为显效,总显效率(未经筛选)为52.7%(29/55),A组显效率为68.57%(24/35),B组为25%(5/20),单纯腭咽平面阻塞组显效率明显高于腭咽、舌咽平面联合阻塞组。CFPMM预测手术显效符合率为68.57%(24/35),预测无效符合率为75%(15/20)。术后患者上气道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在腭咽横径加宽、截面积增大,矢状径改变不明显。咽壁顺应性也有明显的提高。手术前。
叶京英韩德民王军王小轶张玉焕张永杰
关键词:UPPP手术前纤维喉镜检查OSAHS手术疗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脑氧饱和度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睡眠期间脑组织氧合变化。方法选取因夜间睡眠时打鼾并疑有睡眠呼吸障碍就诊行睡眠监测患者73例,受试者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同时行脑局部氧饱和度(rSO_2)监测,持续时间7 h。依据整晚睡眠监测所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受试者分为4组,分析清醒与睡眠期及不同睡眠时相rSO_2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49例受试者完成研究。(1)所有受试者脉搏氧饱和度(SpO_2)和rSO_2在清醒状态下分别为(96.44±1.07)%、(66.32±1.65)%,睡眠期间分别降至(93.74±2.86)%、(64.98±2.00)%,P<0.001,各组从清醒到睡眠期,SpO_2、rSO_2呈现出相似的降低趋势。(2)中度OSAHS组睡眠期SpO_2低于AHI正常组、轻度OSAHS组(P<0.05、P<0.01);重度OSAHS组清醒期SpO_2及睡眠期SpO_2、rSO_2均低于其他3组(P均<0.05)。(3)中、重度OSAHS患者SpO_2、rSO_2下降幅度在快动眼睡眠期大于非快动眼睡眠期(中度OSAHS组P<0.05,重度OSAHS组P<0.001)。(4)各睡眠时相脑氧饱和度下降幅度与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显著相关(非快动眼睡眠期r=0.911,P<0.001;快动眼睡眠期r=0.872,P<0.001)。结论因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及低通气致OSAHS患者睡眠期脑氧饱和度低于清醒期。近红外线光谱技术为评价OSAHS患者睡眠期间脑组织氧供需平衡提供了无创、有效的监测方法。
齐一莎李天佐王小轶丁秀
关键词:脑氧饱和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咽腔阻塞的整夜定位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0
2006年
目的定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整夜睡眠中的咽腔阻塞部位,分析睡眠分期和体位对阻塞部位的影响。方法对54例OSAHS患者行整夜多道睡眠监测与同步上气道-食管压力持续测定,判定每次阻塞性、混合性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塌陷阻塞部位,结合睡眠分期、体位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共分析气道塌陷事件23172次,均存在源自腭咽平面(14837次)和舌咽平面(5605次)阻塞,29例观察到喉咽阻塞共105次。81·4%的患者腭咽平面的气道塌陷次数占气道塌陷总数的构成比在50%以上。快速动眼睡眠期源自舌咽平面的气道塌陷、阻塞频率和占同期阻塞来源构成比较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89和8·790,P值均<0·01),腭咽平面阻塞构成比相对下降(t=-6·846,P<0·01)。仰卧位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高(t=4·000,P<0·01),腭咽、舌咽平面气道塌陷、阻塞频率平均较侧卧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腭咽平面t=1·890,舌咽平面t=1·393,P值均>0·05)。不同体位各平面阻塞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腭咽是OSAHS患者最主要的咽腔阻塞部位,其次为舌咽。阻塞部位和程度受睡眠分期、体位影响,快速动眼睡眠期舌咽后气道阻塞明显增加。仰卧位阻塞增加来源于各平面阻塞程度增加的共同作用。
李彦如韩德民叶京英张玉焕尹国平王小轶丁秀
关键词:睡眠期体位
重度肥胖合并重度OSAHS患者的自动滴定治疗
目的探讨重度肥胖合并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自动压力滴定治疗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2月-2016年3月在我院睡眠监测中心进行自动滴定的患者,其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
曹鑫丁秀亢丹李鸿光王春燕王小轶
文献传递
Epworth嗜睡量表联合家庭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评价Epworth嗜睡量表(ESS)筛查出可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再应用家庭便携式睡眠监测(por table monitoring,PM)诊断OSAS的价值。方法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成年患者,于睡眠监测中心接受整夜多道睡眠图(PSG)监测,同时填写ESS,1周内完成PM。以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AHI<15次/h)和中重度OSAS组(AHI≥15次/h);比较两组间ESS评分、PM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RDI),分析ESS评分、RDI与A HI的相关性;计算ESS评分≥9分、RDI≥15次/h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51例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82.4%),女9例(17.6%);平均年龄(43.8±10.8)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9±4.5)kg/m^2;ESS评分1~24分,平均(8.6±5.0)分,其中ESS评分≥9分患者18例;A HI为2.5~99.8次/h,平均(37.4±29.8)次/h,其中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19例(37.3%)、中重度OSAS组32例(62.7%)。中重度OSAS组ESS评分高于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9.9±5.1)分vs(6.6±4.2)分](P<0.05),中重度OSAS组RDI明显高于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49.4±23.1)次/h vs(6.8±4.5)次/h](P<0.001)。ESS评分与A H I相关性分析,r=0.435,P=0.002;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RDI与AHI相关性分析,r=0.706,P=0.001;中重度OSAS组,RDI与AHI相关性分析,r=0.873,P=0.000;ESS评分≥9分患者,RDI与AHI相关性分析,r=0.967,P=0.000。ESS评分≥9分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45.2%,特异度78.9%;RDI≥15次/h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84.4%,特异度84.2%;ESS评分≥9分患者,RDI≥15次/h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100.0%,特异度100.0%。结论
王小轶徐文杨庆文丁秀李鸿光韩德民
关键词:多道睡眠描记术EPWORTH嗜睡量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1)评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diseas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for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18 ...
李宏彬叶京英王小轶张玉焕丁秀王江泳
文献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研究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病情严重程度对视网膜微血管形态改变可能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以睡眠打鼾就诊的70例成年患者,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
王小轶王爽刘雪徐文丁秀韩德民
关键词:视网膜微血管
文献传递
光学相干体层摄影血管成像技术在评估OSA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改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体层摄影血管成像技术(OCTA)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方法对2016年1—4月以睡眠打鼾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并诊断为OSAS的成年患者,完成人体学特征采集、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同时采用OCTA对视网膜微血管进行定量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AHI≤30次/h),重度组(30次/h〈AHI≤60次/h),极重度组(AHI〉60次/h),比较各组间视网膜微血管测量结果及其与临床特征、PSG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选27例患者中男21例(77.8%),女6例(22.2%);年龄25—65岁,平均(41.7±10.0)岁;体质指数18.5~37.2kg/m^2,平均(27.9±4.5)kg/m^2;颈围31-48cm,平均(39.8±4.3)cm;可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8例(29.6%);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1—18分,平均(8.5±4.4)分;AHI5.5—92.1次/h,平均(46.4±28.6)次/h,其中轻中度组9例(33.3%),重度组7例(25.9%),极重度组11例(40.7%)。与重度组相比,极重度组视乳头层盘周区血管密度值(62.4%±1.9%比60.3%±1.9%,P=0.041)、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层盘周区血管密度值(64.7%±1.7%比62.2%±2.3%,P=0.036)均显著降低。结论OCTA在评估OSA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改变方面具有快速、安全、客观的特点;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损伤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视网膜微血管密度降低可能与间断性缺氧有关。
王小轶李猛丁秀韩德民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事件时间判定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儿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m,PSG)结果,探讨OSAHS患儿的呼吸事件(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的判定标准。方法随机抽取107例自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间行多导睡眠监测后被诊断为OSAHS患儿的原始多导睡眠图,在排除了伪差后,观察每次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值(△SaO2)及其伴随的呼吸事件时间。结果①△SaO2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高度相关(P<0.01);②学龄前儿童与学龄期儿童在身高、体重、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学龄前儿童与学龄期儿童在快动眼(rapideyemovement,REM)睡眠期及慢动眼(nonrapideyemovement,NREM)睡眠期之间的氧减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不同性别的患儿在REM期NREM期之间氧减指数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血氧饱和度下降3个百分点时(△SaO2=3%)呼吸事件的持续时间为5.4秒。结论①对儿童多导睡眠监测图的分析可为探索儿童呼吸事件判定标准提供方法;②△SaO2=3%时呼吸事件的时间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r呼吸暂停=0.213,r低通气=0.225,P<0.05);③5.4秒可以作为儿童呼吸事件的判定依据,统一的儿童呼吸事件的判定标准应尽早制定。
李宏彬叶京英高莉敏王小轶尹国平张玉焕丁秀王江泳
关键词: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氧饱和度多导睡眠描记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