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权
- 作品数:32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新文化运动的“主义”对话——以青年张闻天的文学、思想为中心被引量:1
- 2019年
- 张闻天是中共革命史、党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成为职业党人之前,张闻天因参加“五四”学生运动而登上新文坛,曾是一名热情浪漫、笔耕不辍的文学青年。他身为著名社团少年中国学会、文学研究会的活跃分子,编辑过《少年世界》《南鸿》等新文化刊物,译介过托尔斯泰、泰戈尔、王尔德、柯罗连科等名家作品及理论。张闻天尝试创作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各种文体,所写长篇小说《旅途》比茅盾的成名作《幻灭》还早三年问世,且体制上更为宏大……学界对张闻天早期的文学活动已有不少研究,往往从中寻找倾向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迹象、论证其人成为中共党人的必然性,虽然在资料收集、理论阐释、文本分析等各个方面成果颇丰,却基本未能越出“文学张闻天”补充“政治张闻天”的格局①。
- 熊权
- 关键词:文学青年新文化运动文学研究会马克思主义
- “学术”与“革命”的交融——李何林现代文学研究述略
- 2009年
-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李何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左翼文艺研究和鲁迅研究两个方面。他的《中国文艺论战》、《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仍是当今学界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不可忽略的出发点;他的鲁迅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结合,堪称建国后鲁学"正统派"的代表。对李何林而言,革命经历影响学术选择,学术方法、理路体现革命信仰和斗争思维,我们要从"革命"与"学术"的交融来理解其现代文学研究。
- 熊权
- 关键词:学术左翼文学研究鲁迅研究
- 从“张资平现象”论左翼文学的初期发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张资平"左转"作为参照物可以旁证左翼文学一段旁逸斜出的发展初期。后世文学史家擅以"剔除法"突显左翼文学的严肃单一性,未免忽略其复杂丰富性。
- 熊权陈娟
- 关键词:左翼文学
- 穆旦诗歌与西方反讽诗学——对诗歌语言的悖论修辞、戏拟和语境的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穆旦诗歌受到西方反讽诗学影响,其语言运用深得"反讽"之妙。通过穆旦与反讽诗学的遇合可以阐明穆旦诗歌语言的哲学基础,借助"新批评"常见的三种反讽技巧:悖论修辞、戏拟、语境"细读"穆旦诗歌,得以理解其语言特征和思维特征。
- 熊权
- 关键词:反讽细读法
- 《动摇》再解读:国民革命中的“左稚病”问题被引量:1
- 2017年
- 茅盾谈《动摇》曾反复提及“左稚病”。茅盾认为国民革命中的“左稚病”畸变出“共产”、“公妻”,根本上是经济问题。工农运动过度争夺经济权益加上“插革命旗的地痞”推波助澜,终于逼反中小工商业者,酿成国民革命失败的恶果。这种从社会经济着眼的批判视角,既揭示了革命史叙述所遮蔽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一幕”,也深远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再读《动摇》,意在深入理解茅盾研究中的“脱党”、从经济视角写社会剖析小说等关键问题。
- 熊权
- 论叶紫创作“无产阶级文学”的意义及启示被引量:1
- 2010年
- 熊权
- 关键词:无产阶级文学文学生涯长篇小说
- 革命的思想逻辑——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再解读
- 2019年
-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问世就引发热议。当下研究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史论战、现代文化思潮、史学典范等多个方面展开,被置于不同学科领域、各种研究视阈的交叉地带,足见此书丰富多义。对于强调学术、思想意义上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已有不少学者做出了精彩论述,如梳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对"疑古辨伪"、"二重证据"等史学方法的继承转化~②,从近现代史上唯物史观的传播来阐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价值③,从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启发与不足④……本文延续并推进这一思路,旨在追踪郭沫若思想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由此纠偏所谓的"多变善变说"。
- 熊权
- 关键词:《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罗振玉郭沫若研究思想逻辑
- “反成长”与成长——从《兄弟》看余华创作的连续与新变被引量:3
- 2011年
- 2005、2006年《兄弟》上下部先后问世引发众说纷纭。一方面,《兄弟》受到读者热捧、短短的一两年内畅销近百万册,作者余华也坚称它是自己目前最成功的作品;另一方面,看好这部小说的专业评论者却少之又少,各种否定之声不绝于耳。
- 熊权
- 关键词:《兄弟》余华评论者小说
- “革命加恋爱”:早期普罗文学中的模式化书写及其嬗变被引量:3
- 2006年
- 熊权
- 关键词:普罗文学小说创作蒋光慈
- 左翼文学发生语境下的鲁迅批判吴稚晖问题
- 2018年
- 鲁迅何以"左倾",原因多且复杂。在已有研究中,鲁迅对吴稚晖从认同到批判的变化,是一个尚未说得清楚、充分的问题,它影响并塑造了"左翼鲁迅"。本文从鲁迅批判吴稚晖说开去,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等多重思潮的交锋和对话,还原左翼文学发生时的历史语境。对照相关研究已成典范的"影响研究"思路,本文强调一个不同于单一主潮演化的"网状"左翼文学图景,它的突出特征是对话他者、多元竞发。
- 熊权
- 关键词:左翼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