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利

作品数:42 被引量:30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麻醉
  • 10篇老年
  • 10篇芬太尼
  • 8篇手术
  • 8篇术后
  • 7篇镇痛
  • 7篇气管
  • 5篇地佐辛
  • 5篇心电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气管插管
  • 5篇插管
  • 4篇电图
  • 4篇心病
  • 4篇置换术
  • 4篇瑞芬太尼
  • 4篇细胞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置换

机构

  • 40篇河北北方学院...
  • 1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燕化凤凰...

作者

  • 41篇李国利
  • 29篇滕金亮
  • 13篇李福龙
  • 7篇赵继波
  • 6篇王丽
  • 6篇高艳
  • 6篇姚杰
  • 5篇要彤
  • 5篇王春光
  • 5篇赵小祺
  • 4篇王暐
  • 4篇王暐
  • 4篇汪业铭
  • 4篇刘斐
  • 3篇李媛莉
  • 3篇刘薇
  • 3篇周莹
  • 2篇郭飞
  • 2篇刘军玺
  • 2篇曹亮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神经药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影响
赵继波李媛莉李国利滕金亮王丽王丽
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舒芬太尼是一种特异性的u受体高选择性的激动剂,可降低外周阻力,心肌耗氧量,心率和心脏指数等。研...
关键词: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麻醉药物血流动力学
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损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160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乌司他丁组(U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组(DU组)和对照组(N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前15 min,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3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U组泵注乌司他丁2 kU/kg,后以1 kU·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DU组按照D组和U组给药方式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N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4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于术前(T_(1))、术毕(T_(2))、术后1 d(T_(3))、术后3 d(T_(4))采集颈内静脉血用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4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其他3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NSE和S100β水平在T_(2)~T_(4)均明显降低(P<0.0125),且DU组明显低于D组和U组(P<0.0125),但D组和U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DU组MMSE评分较N组明显升高(P<0.0125);术后3 d,各试验组(D组、U组、DU组)均明显高于N组(P<0.0125),且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相比,二者联合可更有效地预防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POCD的发生,可能与其明显降低患者神经细胞损伤标记物、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袁莉李国利滕志恒滕金亮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认知功能障碍乌司他丁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细胞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细胞因子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河北省宽城县中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确诊ACI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ACI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NHISS评分、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介素-1(IL-1)、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NHISS评分、ADL评分、TNF-α、IFN-γ、hs-CRP、MMP-9、IL-1、IL-5、IL-6及IL-8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CI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并改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脑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王春超苗虎桑宏超李国利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醒脑静注射液血清细胞因子
高龄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功能异常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隐匿性冠心病(或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患者围术期的心血管功能异常及与年龄的相关性,探讨围术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和转归。方法:180例择期手术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年龄≥51岁者130例,按年龄将其分为51~60岁组、61~70岁组和71~80岁组,其余50例年龄≤50岁者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患术前24h、术后24h、术后48h心电图信息,专业医师分析统计s11段下移及弓背样抬高的幅度、时间,各型心律失常、各时间段心律失常发生率等,同时记录临床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随年龄增加,ST段改变幅度及持续时间增大(P〈0.05,P〈0.01);71~80岁组ST段弓背样抬高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61~70岁组ST段下移时间、71~80岁组ST段下移时间及弓背样抬高幅度大于51~60岁组(P〈0.05)。61~70岁组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率(A巩)发生率和71。80岁组的窦性的心动过缓(SB)、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P〈0.01);61~70岁组的房颤(AF)发生率和71~80岁组的VP、VT及AF发生率大于51-60岁组(P〈0.05,P〈0.01)。各组术后24h心律失常发生率大于术后48h及术前24h(P〈0.01);随年龄增加,排除诱因后可逆转的心律失常明显减少,需药物逆转和电学逆转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龄SMI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高发,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术后24h是心功能异常高发时段。
赵小祺王春光李国利要彤孙志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围术期
地佐辛对单肺通气致肺损伤兔肺组织胞质型磷脂酶A2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单肺通气致肺损伤兔的肺组织保护作用,及其对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气管导管过深插入法建立单肺通气致肺损伤兔模型。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实验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 mg·kg^-1地佐辛。用化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cPLA2、CCSP和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MDA分别为(18.55±1.16)和(13.02±1.08)nmol·mg^-1,SOD分别为(84.66±7.91)和(97.75±10.68)U·mg^-1,cPLA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89±0.47)和(2.04±0.41),CCS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7±0.12)和(0.69±0.15),p-p38MAPK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65±0.48)和(2.01±0.40)。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减轻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抑制cPLA2表达,上调CCSP表达,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李国利高晓茹张悦王暐李福龙曹亮滕金亮
关键词:地佐辛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老年冠心病心电变化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赵小祺王春光王晓玲薛乾隆焦宏要彤李国利孙志广
课题从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这两方面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心脏电变化进行深入探讨。临床研究提出高龄、有心梗史可能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因素,并证明实施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比硬膜外麻醉的患...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血流动力学动物实验
艾司氯胺酮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元损伤炎症及AM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元损伤、炎症及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司氯胺酮组(50mg/kg)、AMPK抑制剂组(20mg/kg)、艾司氯胺酮+AMPK抑制剂组(50mg/kg+20m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TBI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干预7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病变状况;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神经元损伤状况;TUNEL检测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中AMPK/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出现严重病变、神经元损伤严重,mNSS评分、血清IL-6、TNF-α、神经元凋亡数、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磷酸化AMPK(p-AMPK)/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司氯胺酮组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病理状况和神经元损伤得到改善,mNSS评分、血清IL-6、TNF-α、神经元凋亡数、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AMPK/AM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AMPK抑制剂组大鼠损伤灶周围脑组织病变、神经元损伤加重,mNSS评分、血清IL-6、TNF-α、神经元凋亡数、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AMPK/AMP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艾司氯胺酮+AMPK抑制剂组上述各指标变化介于艾司氯胺酮组和AMPK抑制剂组之间。结论:艾司氯胺酮可减轻TBI大鼠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与调控AM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刘璇滕金亮袁莉景巍李国利訾聪娜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神经元损伤
不同类型喉罩在老年困难气道患者麻醉气道管理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比较Supreme喉罩、Pro Seal喉罩与I-gel喉罩在老年困难气道患者行下肢手术时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术前气道Mallampatti分级为Ⅲ-Ⅳ级或甲颏距离小于6c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5岁;体重45-90 kg且BMI18.5-24.99kg/m2。随机分为三组:Supreme喉罩组(S组)、Pro Seal喉罩组(P组)和I-gel喉罩组(I组),每组40例。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喉罩的型号,于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结果三组患者均成功置入喉罩和胃管。S组、P组与I组喉罩的气道密封压分别为(23±6)cm H2O、(30±7)cm H2O、(29±6)cm H2O。与S组比较,P组和I组喉罩的气道密封压较高(P〈0.05)。三组喉罩置入时间、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喉罩置入成功率、胃管置入成功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咽喉痛、声嘶、吞咽痛、喉罩黏血、反流误吸、牙松动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三组喉罩均可保证有效通气,可安全用于老年困难气道患者行下肢手术的气道管理,且Pro Seal喉罩、I-gel喉罩较Supreme喉罩气道密封性更好。
高艳王丽赵继波李国利汪业铭滕金亮姚杰李福龙
关键词:SUPREME喉罩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中浓度组(B组)和高浓度组(C组),每组60例。3组术后镇痛均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法;其中A组镇痛泵采用0.15%罗哌卡因,背景量为4 mL/h;B组镇痛泵采用0.2%罗哌卡因,背景量为3 mL/h;而C组采用0.3%罗哌卡因,背景量为2 mL/h。观察记录3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肌力及MMSE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2 h的VAS评分最高;A组的静息痛和运动痛效果均明显优于B、C组(均P<0.05);A组在术后48 h和出院当天的股四头肌肌力较B、C组明显提高(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MMSE评分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其中A组在术后第3d较B、C组明显回升(均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中采用低浓度高容量的局麻药物更有利于老年患者TKA术后的镇痛、肌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姚杰刘斐李国利冯腾尘武亮王丽李福龙滕金亮
关键词:罗哌卡因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肺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拟行肺切除术的120例肺癌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和复合组,每组60例。术前麻醉诱导行肺切除术,术后单一组患者静脉输注舒芬太尼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复合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PCIA。术后1、6、12、24、48 h对2组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度评分(BCS)以评估镇痛效果;另在术前、术后12、24、48 h、1周测定2组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以及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1)与单一组相比,复合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VAS评分下降,BCS评分升高(P<0.01)。(2)复合组患者术后12、24、48 h和1周时NK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单一组,术后12、24、48 h时CD8^+T细胞的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术后12、24、48 h和1周时IFN-γ含量显著低于单一组,而同期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或P<0.01)。2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
李国利高晓茹王暐张悦曹亮李福龙滕金亮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肺癌根治术静脉自控镇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