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明
- 作品数:35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儿急性肠炎与乳糖吸收不良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对95例年龄在2月~4岁的急性腹泻儿进行乙醇乳糖耐量试验(LTTE)和粪便轮状病毒(RV)、致泻性大肠杆菌(DCEC)、空肠弯曲菌、志贺氏菌、白色念珠菌及隐孢子虫检测。结果表明,RV肠炎为乳精吸收不良(LM)和乳糖不耐症(LI)的最常见原因。腹泻停止后第4周LM和LI恢复率为88%。腹泻急性期或恢复期恢复乳糖食品后再现腹泻应考虑去乳糖饮食.
- 赵聪敏李为明杨颖崔守信
- 关键词:急性肠炎乳糖吸收不良儿童
- 火箭电泳法检测人血浆a_1-抗糜蛋白酶
- 2000年
- 尹晓娟李为明奚敏邱荆安
- 关键词:哮喘血浆Α1-抗糜蛋白酶火箭电泳法
- 小儿隐孢子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小儿腹泻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 (CSO)的诊断效果。方法对 6 49例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 7种方法检测CSO :(1)番红 美兰染色法 (SMB) ;(2 )改良抗酸染色法 (MAF) ;(3)蔗糖漂浮 (SSF)后SMB染色法 ;(4)PBS 乙醚 (PBS E)离心沉淀后MAF染色法 ;(5 )聚蔗糖 泛影酸钠 (FSD)纯化后扫描电镜法 (SEM) ;(6 )FSD或Percoll纯化后免疫组化法 (ABC) ;(7)Percoll纯化后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对 6 49例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同时采用前 4种方法检测 ,而对患儿的经预处理低温存放的 710份标本 (已知阳性 86份 ,已知阴性 6 2 4份 )同时采用 7种方法检测。结果 共检出隐孢子虫腹泻病 2 6例 ,阳检率 4.0 %。SMB和MAF(SMB +MAF)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 .2 %和 94.1%、6 1.6 %和 98.4% (P <0 .0 1) ,它们的检测准确性分别为 92 .4%和 93.9% (P >0 .0 5 ) ,SSF +SMB、PBS E法 +MAF法及ABC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 10 0 % ,与SMB、MAF法相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粪便直接涂片SMB法阳检率高 ,假阳性也高 ,适宜筛查 ;MAF法与之相反 ,漏诊率高 ;ABC法与金标准IFA法检测效果与IFA法一样 ,但方法繁琐造价高 ;SSF或PBS E法浓集CSO后SMB、MAF法的检测效果与IFA法相似 ,且经济、?
- 郑成中李为明崔凤文崔守信杨颍
-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儿童荧光免疫测定单克隆抗体
- 儿童乳糖吸收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参考Arola描述的方法对41名健康儿童进行乙醇乳糖耐量试验(LTTE)血、尿半乳糖测定。血半乳糖(B-gal)<0.3mmol/L、尿半乳糖(U-gal)<2mmol/L诊断为乳糖吸收不良(LM)。另采用LTTE尿法和症状反应记分(SRS)法对138名健康儿童和95名急性腹泻小儿做了LM和乳糖不耐症(LI)的研究。结果提示LTTE半乳糖测定法诊断LM可信;健康儿童随年龄增加LM和LI发生率亦增加;轮状病毒肠炎易并发LM和LI。
- 赵聪敏李为明杨颖崔风文
- 关键词:乳糖耐量试验婴儿腹泻
- 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被引量:11
- 1992年
- 乳糖吸收不良(LM)和乳糖不耐症(LI)是由乳糖酶缺乏(LD)所引起的。获得性 LD 与遗传有关;继发性 LD 与小肠粘膜损伤有关。虽然诊断 LD 最准确的方法是直接空肠粘膜活检法,然而乙醇乳糖耐量试验(LTTE)和乳糖呼气氢试验(LBHT)法也为较可靠的间接诊断法。对 LD 的治疗以减少和禁止含乳糖食品或使用乳糖替代品等为主要手段。
- 赵聪敏李为明崔守信
- 关键词: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症
- 粪便乳糖及pH测定用于诊断乳糖吸收不良的评价
- 1994年
- 粪便乳糖及pH测定用于诊断乳糖吸收不良的评价AnassessmentofstoollactoseandpHdeterminationforthediagnosisoflactosemalabsorption赵聪敏,李为明,杨颖,崔守信(第三军医大学新...
- 赵聪敏李为明杨颖崔守信
- 关键词:乳糖粪便检查
- 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免疫保护机理的初探被引量:5
- 1998年
- 探讨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MCAb)的作用机理。方法检测接种经McAb处理的CSP的宿主MDCK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细胞膜Na+一K+一ATP酶活性,以及采用3H—TdR掺入法和细胞流式议(FCM)测定宿主MDCK细胞D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AbZ3D2不仅可使[Ca2+]i明显降低,以及膜Na+一K+一ATP酶活性增高(P<0.o1),而且可使MDCK细胞的DNA含量及DNA合成率增高(P<0.01)。结论McAbZ3D2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中和CSP敏感表位,使跨膜信号[Ca2+]i减少,从而维持细胞膜完整性,达到保护宿主细胞的作用。
- 宗海红李为明俞树荣张雪白班俊艾友萍
- 关键词:隐孢子虫MDCK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保护
- 汉族儿童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
- 至今国内尚缺乏儿童时期乳糖吸收不良(LM)和不耐症(LI)的流行病学报道。乳糖酶缺乏(LD)导致LM和LI极为普遍,发生率不同种族有很大差异,儿童中除种族外,年龄因素亦有差异。为了解我国汉族儿童不同年龄LM和LI的发生情...
- 赵聪敏李为明杨颖崔风文崔守信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汉族哮喘儿童α_(1)-抗糜蛋白酶表型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探讨α_1-糜蛋白酶 (α_1-ACT)不同表型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免 疫固定技术,对95例哮喘儿童和180例健康儿童血清α_1-抗糜蛋白酶的蛋白表型进 行了检测。结果哮喘组和儿童对照组血清α_1-抗 糜蛋白酶均存在3种表型,哮喘组与儿童对照组比较,α_1-ACT Ⅰ型表型和Ⅱ型表 型分布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α_1ACT Ⅲ型表型分布哮喘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α_ 1ACT Ⅲ型表型增加了重庆市汉族儿童患哮喘的危险性。
- 尹晓娟李为明奚敏
- 关键词:儿童哮喘表型
- 新生儿空肠弯曲菌肠炎伴乳糖吸收不良5例报告
- 1993年
- 空肠弯曲菌已公认是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发生率为3%~14%。近年来,对空肠弯曲菌的流行病学、血清分型、发病机理等已有不少研究。
- 赵聪敏李为明崔守信杨颖
- 关键词:新生儿肠炎空肠弯曲菌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