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婷

作品数:1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风湿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狼疮
  • 5篇类风湿
  • 5篇关节炎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抗体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4篇风湿性
  • 3篇蛋白
  • 3篇综合征
  • 3篇淋巴
  • 3篇抗磷脂
  • 3篇抗磷脂综合征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类风湿性
  • 3篇类风湿性关节...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曾婷
  • 11篇杨程德
  • 8篇宋超英
  • 6篇李树杰
  • 5篇施丹
  • 5篇陈晓翔
  • 5篇陈顺乐
  • 4篇邹玉琼
  • 4篇钱捷
  • 4篇顾科峰
  • 4篇顾越英
  • 3篇吴美芳
  • 3篇鲍春德
  • 2篇卞锦国
  • 2篇王元
  • 2篇周文静
  • 1篇王晓东
  • 1篇吕良敬
  • 1篇叶萍
  • 1篇邱超

传媒

  • 5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疑难病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8
  • 6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淋巴细胞发育耐受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07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atosus,SLE)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而产生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曾婷杨程德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发育发病机制免疫复合物沉积耐受LUPUS
系统性红斑狼疮487例住院患者发热的病因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热的病因,活动性发热与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特点以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SLE伴发热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等。结果共有487例SLE住院患者伴发热,其病因为:感染265例、疾病活动206例、活动合并感染8例、肿瘤4例,其他4例。常见的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61.3%,皮肤黏膜10.9%,中枢神经系统9.1%。常见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77.4%,真菌13.5%,病毒7.8%。大部分SLE活动性发热患者(81.0%)在给予相当于泼尼松剂量≤100mg/d治疗1.5d后体温可恢复正常。通过对照研究,补体C3、C4、CH50下降,贫血,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抗体(ANA)滴度升高,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高与活动性发热相关;原发病病程长,发病年龄大,血清C反应蛋白(CRP)升高,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整个病程中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高,以及发热前6个月曾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与感染性发热相关。结论感染和疾病活动是导致SLE住院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两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慎重并正确地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改善SLE发热患者预后的关键。
周文静曾婷杨程德
关键词:发热疾病恶化糖皮质激素类
抗磷脂综合征115例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分类标准的演变和局限性的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时期的APS的分类标准,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在仁济医院根据不同时期的分类标准诊断的AP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1996—2006年满足至少1个分类标准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符合1988年Asherson分类标准者有101例,符合1999年Sapporo标准者为96例,符合2006年Sydney标准者为115例。在115例AP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0.5,平均病程为82.6个月,平均年龄为(41±12)岁。其中90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以深静脉血栓、脑梗死、皮肤血管为主。92例已婚有生育史的女性患者中,有46例发生病态妊娠。7例患者发生恶性APS。抗心磷脂抗体阳性86例,抗β_2-糖蛋白Ⅰ(β_2-GPⅠ)抗体阳性58例,狼疮抗凝物阳性27例。结论常见的血栓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脑梗死和皮肤血管。Sydney标准增加抗β_2-GPⅠ抗体作为一项实验室指标,提高了分类标准的敏感性,但是对于一些仅有血小板减少和实验室指标阳性的原发性APS患者的诊断存在局限性。另外,一些针对凝血因子的抗体对APS诊断的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钱捷陈晓翔李树杰吴美芳曾婷邹玉琼顾越英王元鲍春德陈顺乐杨程德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抗体抗心脂糖蛋白类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铁调素的检测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RA患者7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正常体检人群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以Hepc的血清水平(5.86 ng/ml)为界限将RA组分为正常亚组和升高亚组。比较2组受试者的炎性因子、血红蛋白(Hb)、Hepc水平和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并探讨RA患者血清Hepc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的CRP、TNF-α、IL-6、Hb和Hep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45、3.293、3.910、2.874,8.572,P均<0.01);Hepc正常亚组患者的DAS28评分、IL-6水平均显著低于Hepc升高亚组(t=3.142、4.420,P均<0.01);RA组患者的Hepc水平与DAS28、类风湿因子(RF)、IL-6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288,P<0.01;r=0.271,P=0.01;r=0.301,P=0.02)。结论 Hepc与RA患者的机体炎性状况、疾病活动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曾婷宋超英施丹顾科峰
关键词:铁调素血红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载脂蛋白A-Ⅰ抗体的检测及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中抗载脂蛋白 A-I (Apo A-I)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可能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75例 SLE 患者抗 Apo A-I 抗体,以64名正常人...
李树杰陈晓翔钱捷曾婷顾越英陈顺乐杨程德
文献传递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与成人斯蒂尔病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成人斯蒂尔病(AOSD)患者血清及外周血细胞内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分析MIF与AOSD疾病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在疾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20名健康对照、57例AOSD患者及其中13例随访患者血清中MIF水平,并采用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比较5例AOSD患者及6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细胞内MIF含量。结果AOSD患者血清中MIF的水平为(204±228)ng/ml,较健康对照(27±19)ng/ml显著增高(P〈0.01)。血清MIF水平在具有咽痛、肌痛、脾大或浆膜炎表现的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系统评分)显著相关(P〈0.01)。在对13例患者随访后发现血清中MIF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P=0.003)。AOS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细胞中MI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而B细胞及粒细胞中MIF水平与健康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为AOSD良好的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活动性的监测指标,并可能在致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邹玉琼吕良敬杨程德李树杰陈晓翔曾婷王晓东叶萍鲍春德陈顺乐
关键词:STILL病成年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VAD方案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观察应用VAD方案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选取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VAD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每晚顿服,治疗初期给予50 mg/d,治疗一周后按照50 mg每周的剂量增加,治疗两周后将剂量增加到150~200 mg/d,治疗时间持续4个月。所有患者均给予4个疗程以上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14/16),高于对照组的68.75%(1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7,P=0.008);所有患者化疗后M蛋白、骨髓浆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和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化疗副反应出现。结论 VAD方案化疗的同时辅以低剂量的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超英施丹卞锦国顾科峰曾婷陆静忠邱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VAD方案毒副反应
抗ABCA1自身抗体在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抗体及探讨其致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75份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自身抗体。75份性别年龄匹配正常人血清为对照。观察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gG对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抗ABCA1抗体,阳性率为29.3%,正常人中无一阳性(P<0.05)。SLE有斑块组的抗ABCA1抗体阳性率高于SLE无斑块组(43.8%和16.3%,P<0.05)。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SLE患者IgG体外可抑制THP-1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抑制率最高可达28.7%,正常人IgG抑制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IgG在体外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促进SLE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曾婷周文静李树杰邹玉琼吴美芳杨程德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粥样硬化
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多甙片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实验。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每周1次10~15mg顿服)、柳氮磺胺吡啶(每日2次,每次1.0g)及雷公藤多甙片(每日3次,每次10mg);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每周1次10~15mg顿服)及柳氮磺胺吡啶(每日2次,每次1.0g),疗程12周。分别对两组6、12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和60%(P〈0.05)。至治疗12周试验结束时,上述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1%,其中进步和明显进步为69%;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0%,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和RF滴度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多甙片三联治疗RA能显著改善RA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义根曾婷滕英胡艳红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雷公藤多甙片
Hepcidin在慢性病贫血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慢性病贫血(ACD)是在慢性感染、肿瘤和风湿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出现的一种贫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Hepeidin是调节机体铁稳态的一类抗微生物蛋白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铁转运以及铁调素hepcidin在ACD发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针对hepcidin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有望为临床慢性病贫血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曾婷宋超英
关键词:慢性病贫血铁代谢铁调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