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会彬

作品数:10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8篇感器
  • 28篇传感
  • 28篇传感器
  • 14篇机器人
  • 13篇力传感器
  • 10篇三维力
  • 10篇聚变
  • 10篇核聚变
  • 9篇控制系统
  • 8篇土壤
  • 8篇六维力
  • 8篇六维力传感器
  • 8篇矿难
  • 8篇过载
  • 7篇电阻
  • 6篇运动步态
  • 6篇蠕动式
  • 6篇转运车
  • 6篇聚变装置
  • 6篇步态

机构

  • 100篇中国科学院合...
  • 3篇安徽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00篇曹会彬
  • 74篇孙玉香
  • 52篇高理富
  • 38篇宋全军
  • 32篇葛运建
  • 30篇郭伟斌
  • 26篇孙建
  • 25篇双丰
  • 23篇张强
  • 22篇吴宝元
  • 21篇汪步云
  • 20篇董必成
  • 20篇马成学
  • 20篇郝志伟
  • 20篇常礼
  • 19篇孙玉苹
  • 18篇王大庆
  • 15篇潘宏青
  • 14篇王以俊
  • 12篇王儒敬

传媒

  • 3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测控技术

年份

  • 12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六足轮腿式爬行仿生机器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足轮腿式爬行仿生机器人。包括依次相连的躯干前部、躯干中部、躯干后部以及分别设置在躯干前部、躯干中部、躯干后部两侧的前轮腿组件、中轮腿组件、后轮腿组件,躯干前部、躯干后部与躯干中部之间的间距可调,前轮腿组件...
马婷婷曹平国阚宏林葛运建曹会彬孙玉香宋全军孙玉苹
一种参数可调的体感触觉激励发生器
一种参数可调的体感触觉激励发生器,可解决现有的体感触觉激励发生器不能调节触觉刺激的振动幅度,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包括步进电机、磁动机构、导轨滑块机构及恒定频率控制单元;所述磁动机构包括磁钢和磁铁,所述磁钢固定在步进电机...
王慧宋全军张强潘宏青曹会彬葛运建孙玉苹
文献传递
一种复杂工况下的多联式空调压缩机激励信号辨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工况下的多联式空调压缩机激励信号辨识方法,包括:获取加速度时间历程信号,构建传递函数矩阵G;通过传递函数矩阵与实测信号得到载荷激励;构建载荷激励辨识数据集;构建载荷激励信号辨识分析模型,进行训练;将实时...
高理富王璐孙玉香曹会彬方潜生王大庆江曼李敏
用于核聚变环境下具有六自由度调节功能的部件转运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聚变环境下具有六自由度调节功能的部件转运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无法针对核聚变环境下部件转运装置进行多自由度调节的缺陷。本发明包括托架支撑系统和厢体,还包括安装在托架支撑系统和厢体之间的六自由度调节...
孙玉香郝志伟曹会彬孙建汪步云高理富吴宝元郭伟斌董必成马成学常礼宋全军双丰
文献传递
核聚变装置用电液伺服重载并联平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聚变装置用电液伺服重载并联平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其输入端分别与姿态测量系统、液压系统传感反馈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分别与阀组控制单元、液压基站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其输入输出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上位...
汪步云高理富孙建郝志伟曹会彬吴宝元郭伟斌孙玉香董必成马成学常礼宋全军双丰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风冷油冷双结合冷凝器及其换热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换热的风冷油冷双结合冷凝器及其换热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冷凝器换热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中冷凝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的电加热组件包括冷冻油管路回路,冷冻油管路回路上安装有电加热装置...
孙玉香王冬冬李敏王璐曹会彬王大庆江曼高理富陈尚运王中超郭伟斌朱丽琳
空间多维力/力矩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0年
空间多维力/力矩传感器安装在空间机械臂的关节部位,随航天器一起发射进入太空,面临强振动、高冲击和大温差等复杂的恶劣环境,普通地面使用的多维力/力矩传感器要突破这些恶劣环境的限制方可使用。介绍了空间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究发展现状,对空间多维力/力矩传感器在弹性体结构设计、过载保护、容错和温度补偿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空间多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孙玉香曹会彬汪正全高理富
关键词:弹性体过载保护容错温度补偿
一种正四面体式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四面体式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器阵列,包括呈阵列排布在柔性基体内的若干结构相同的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单元,所述三维力柔性触觉传感单元均为由具有压阻效应的柔性导电橡胶制备而成的正四面体结构;所有正四面体结构的上端...
胡广宇许玉云杜肖肖张鹏赵星潘宏青孙玉香曹会彬双丰
文献传递
一种仿生蠕动式管道行走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蠕动式管道行走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是由前体节径向支撑单元与后体节径向支撑单元在中间轴向进给单元的两端对称设置构成;通过协调径向支撑单元与管道内壁之间的周期性间歇式径向胀缩运动以及中间轴向进给单元的周...
张强张丹曹会彬孙玉香朱旻冯勇葛运建宋全军
基于IDE-FLANN方法的六维力传感器动态建模研究
2020年
针对六维力传感器动态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结合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IDE-FLANN)的动态建模方法,该方法在继承了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FLANN)特殊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差分进化算法(DE)的寻优建模能力,具有结构巧妙、建模能力强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克服FLANN方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陷,与常用建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建模速度快、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点。
汪正全唐昊孙玉香高理富曹会彬
关键词:六维力传感器动态建模差分进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