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
- 作品数:44 被引量:38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临床研究
- 1999年
-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疗法。方法:采取双侧脑室持续引流、注入尿激酶、间断放脑脊液。结果:完全恢复日常生活7例(25.40%),部分恢复日常工作8例(30.74%),生活需人照顾4例(15.37%),死亡7例(25.40%)。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本病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 方岩张建平王春玉李春艳
- 关键词:重症脑室出血引流尿激酶
-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进展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分水岭梗死(CW-1)进展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CWI患者93例.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进展组(29例)和稳定组(64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颈部血管易损斑块和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结果进展组与稳定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脑卒中史、血脂、冠心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吸烟、饮酒、人院时体温、人院时血白细胞计数和NIHS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糖尿病、入院后血压降低和颈部血管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稳定组(48-3%vs 26.6%、72.4%vs 48.4%、44.8%vs 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皮质下型脑分水岭梗死比例明显高于稳定组患者(27.6%vs 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颅内外多支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组患者(24.1%vs 57.8%、27.6%vs 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入院后血压下降、颈部血管易损斑块、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颅内外多发狭窄、影像学显示为皮质下梗死等特点可能是脑分水岭梗死进展发生的预测指标,应引起重视。
- 徐辉方岩王经忠杨青松姬卫东刘琴张莹
- 关键词:脑梗死进展性脑卒中
- 双侧侧脑室引流、注入尿激酶、间断放脑脊液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方岩
- 关键词:重症脑室出血引流术注入尿激酶
- 静脉输注尼立苏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116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我院于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对尼立苏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 方岩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尼立苏钙离子阻滞剂静脉输注治疗
- 医源性老年期神经质性焦虑抑郁障碍76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类医源性老年期神经质性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以头部不适为主诉、伴有明显情绪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N量表24个项目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测评,给予为期4周的抗焦虑及心理治疗,在治疗开始前及用药1周末、2周末、4周末及6月末随访时分别进行Zung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SDS及S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患者对头部症状改善程度的自我描述评定疗效。结果 EPQ N量表24个项目测评粗分≥17分(神经质人格倾向)25例,8~17分(中间型)51例,二者所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32.89%及67.11%;MCMQ评分结果:面对(19.87±3.92)分,屈服(13.25±3.04)分,回避(7.63±2.37)分,面对及屈服分值均较高,回避分值较低;治疗开始前及用药1周末、2周末、4周末及6月末随访时SDS评分分别为:64.61±10.25、48.26±8.14、39.45±7.07、34.35±4.79、34.48±4.82,SAS评分分别为:58.36±9.64、48.03±8.01、40.54±6.31、31.30±4.22、32.17±4.35,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期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末与随访期末相比,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症状4周内治疗效果评定:基本痊愈58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本组患者情绪障碍等神经症症状的发生、发展虽与患者自身的人格特点、缺乏灵活的应对策略有关,但医源性因素却起着至关重要的"扳机"与"催化剂"作用,短期的抗焦虑及心理治疗效果良好。
- 周海云黄文起姬卫东徐辉方岩
- 关键词:老年期神经质焦虑抑郁
- 难治性癫痫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在皮层脑电监测下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0例难治性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颞叶癫痫19例,外伤性癫痫5例,局限性脑发育异常2例,灰质移位2例,额叶癫痫2例。对不同部位的病灶采取不同的...
- 李家亮黄琦刘文祥李岩刘振拴苗鹏飞李想方岩牛仁山袁向东
- 重型脑血管病高渗状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方岩
- 关键词:高渗状态发病机制
- 黛力新与多塞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相对于多塞平的临床优势及安全性。 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78例,分别给予黛力新和多塞平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末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 黛力新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在治疗后第2周末就有明显改善,HAMD量表评分较多塞平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4、8周末较多塞平组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临床疗效在治疗后第2、4、8周末与多塞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4周末黛力新组总有效率为75.0%、90.8%,优于对照组的57。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末与多塞平组差异不明显;在治疗后第4、8周末较多塞平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BI指数在治疗后第2、4、8周末均较多塞平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黛力新组不良反应更少。 结论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多塞平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 刘琴李春燕方岩
- 关键词:黛力新多塞平脑卒中后抑郁
- 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RP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大小及血浆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大小为(0.069±0.021)cm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29±0.28)mm,均显著小于治疗前(t=7.538、7.132,均P<0.05),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t=7.131、6.37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3.54±1.92)mg/L,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1,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7.125,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而言,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仅可有效缩小斑块面积,还可降低CRP,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 姬卫东方岩王经忠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C反应蛋白质
-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1
- 2007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2组间血脂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6个月后治疗组厚度缩小,对照组厚度增加,2组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张新颜张建平方岩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斑块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