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圣

作品数:10 被引量:37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劳动收入比重
  • 3篇生产率
  • 3篇二元经济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实际汇率
  • 2篇实际汇率变动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外商直接投资
  • 2篇贸易条件
  • 2篇开放经济
  • 2篇汇率
  • 2篇汇率变动
  • 2篇工资
  • 2篇国际贸易
  • 1篇低工资
  • 1篇低工资制
  • 1篇低工资制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效汇率
  • 1篇中国工业部门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10篇徐圣
  • 6篇黄先海
  • 1篇翁杰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
目前中国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日益深化,但是中国的劳动收入比重却出现了下降的现象。探究劳动收入比重自身变化的规律以及对外开放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其影响的机理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本文首先从劳动收入比...
徐圣
关键词:劳动收入比重二元经济
文献传递
最低工资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以中国工业部门为例被引量:24
2015年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作用机制,并认为该制度的实施既可以通过补偿效应和溢出效应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也可以通过淘汰效应和替代效应使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方倾斜,因此,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收入分配的效应是不确定的。文章利用2002-2012年中国工业部门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收入分配的实际效应。结果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效应比较小。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就业人数,但同时显著促进了人均资本量的提高。文章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改变了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促使企业调整要素投入决策,加快了资本替代劳动的进程,资本深化导致了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方的倾斜。
翁杰徐圣
关键词:最低工资收入分配劳动收入份额就业人数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被引量:339
2009年
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黄先海徐圣
关键词:劳动收入比重人均工资生产率
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与区域性特征——基于劳动收入比重的视角被引量:8
2015年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新兴经济体特征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两者呈"U型"关系,拐点的具体位置与两类长期因素、两类短期因素有关。通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一方面具有共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各区域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文章为各地区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徐圣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劳动收入比重
劳动收入比重影响因素研究
2013年
劳动收入比重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古典收入分配理论到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最后到后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的演变。中国的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原因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分配格局的改变、技术进步导致了生产函数形式的改变,以及工会制度的不完善与政府支出税收结构的改变。从开放经济的视角来看,主要由于金融资本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劳动议价能力,国际贸易引发了要素收入的改变,以及FDI对劳动力与就业机会的双向影响。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对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机理说明不足;对与经典理论相悖的现象缺乏研究;缺乏综合考虑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研究;存在着研究一般范式的适用性问题。
徐圣黄先海
关键词:劳动收入比重影响因素开放经济
劳动生产率、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变动--基于中国的研究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一般均衡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条件以及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长短期影响,发现在短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主要体现在不可贸易部门,而可贸易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不...
黄先海徐圣
关键词:实际汇率波动性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政策
中国背离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的解释——基于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视角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三商品、三部门的理论模型证明了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有"要素价格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目前中国出现背离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的现象,其中原因正是因为负的技术进步效应削弱了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本文利用1987—2015年29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由于正负作用互相抵消,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的作用不显著,但是剔除了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比重的负向影响之后,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变为显著为正。除此之外,近年来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作用减小了,其原因是出口结构的改变导致出口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作用减小了。
徐圣黄先海
关键词:贸易开放劳动收入比重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
目前中国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同时近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日益深化,但是中国的劳动收入比重却出现了下降的现象。探究劳动收入比重自身变化的规律以及对外开放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其影响的机理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本文首先从劳动...
徐圣
关键词:劳动收入比重国际贸易二元经济外商直接投资
生产率、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变动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一般均衡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条件以及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利用1980~2005年的中国数据分别进行了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短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主要体现在不可贸易部门,并且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在长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都是显著的,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净效应是正的,同时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汇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黄先海徐圣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条件实际有效汇率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收入比重变动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传统部门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以"刘易斯第一拐点"与"刘易斯第二拐点"为分界,具体表现为:在二元经济的第一阶段,结构转型引起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而在二元经济的第二阶段,结构转型对劳动收入比重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n型曲线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5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万个跨国面板数据对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收入国家的劳动转移效应几乎为零,中高收入国家的情况较为复杂,而中低收入国家的劳动转移效应为负。
徐圣黄先海
关键词:二元经济转型劳动收入比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