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先海

作品数:159 被引量:3,686H指数:3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6篇企业
  • 23篇出口
  • 16篇资本
  • 13篇实证
  • 12篇生产率
  • 8篇要素生产率
  • 8篇全要素生产率
  • 8篇跨国
  • 7篇制造业
  • 7篇全球价值链
  • 7篇技术创新
  • 7篇价值链
  • 6篇新兴产业
  • 6篇政府
  • 6篇资本回报
  • 6篇资本回报率
  • 6篇外资
  • 6篇回报
  • 6篇回报率
  • 6篇技术进步

机构

  • 149篇浙江大学
  • 14篇浙江工商大学
  • 13篇浙江理工大学
  • 5篇西南政法大学
  • 4篇杭州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浙江金融职业...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5篇黄先海
  • 14篇宋学印
  • 10篇杨君
  • 10篇诸竹君
  • 8篇刘毅群
  • 7篇杨高举
  • 7篇王煌
  • 6篇陈晓华
  • 6篇徐圣
  • 6篇陈航宇
  • 5篇余骁
  • 3篇董雪兵
  • 3篇钱滔
  • 3篇余骁
  • 3篇肖明月
  • 3篇李杰
  • 3篇刘慧
  • 2篇谢璐
  • 2篇叶建亮
  • 2篇张云帆

传媒

  • 20篇国际贸易问题
  • 1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0篇中国工业经济
  • 8篇管理世界
  • 8篇浙江大学学报...
  • 6篇世界经济
  • 6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经济研究
  • 6篇经济理论与经...
  • 5篇数量经济技术...
  • 4篇世界经济研究
  • 4篇经济学家
  • 4篇浙江经济
  • 3篇新华文摘
  • 3篇财贸经济
  • 2篇国际经济评论
  • 2篇浙江学刊
  • 2篇东南学术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商业经济与管...

年份

  • 13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低加成率之谜”被引量:78
2016年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一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发现的奇怪现象是:中间品进口企业加成率低于非进口企业。这违背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基本结果,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大难题。通过引入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全球价值链地位下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1)较低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是造成中国中间品进口企业加成率过低的重要原因;(2)企业内生选择较低全球价值链地位进口中间品的重要外因是融资约束。从而解释了上述谜题,并为破解该谜题提供了突破口。
黄先海诸竹君宋学印
关键词:进口中间品加工贸易
准前沿经济体的技术进步路径及动力转换——从“追赶导向”到“竞争导向”被引量:79
2017年
技术进步不仅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且是跨越潜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从技术维度将世界各国划分为远离前沿、国际准前沿和国际前沿三类经济体,并通过构建纳入技术差距的熊彼特主义内生增长模型,刻画非前沿经济体的技术进步路径及其动力转换的一般机理,并基于115个国家的长时序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发现:对于远离前沿的经济体,基于技术差距的追赶导向型技术进步可推动快速技术进步,扩大竞争可能将导致低水平竞争困境;对于国际准前沿经济体,追赶导向型技术进步将面临潜在"技术追赶陷阱",竞争导向型技术进步可规避"技术追赶陷阱",并加快向国际前沿收敛。政府应在技术进步动力转换、规避"技术追赶陷阱",进而推动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先海宋学印
金融危机与出口质量变动:口红效应还是倒逼提升被引量:16
2015年
金融危机冲击对出口质量变动存在着双重效应:口红效应和倒逼提升效应,在口红效应下出口质量会降低,在倒逼效应下出口质量得到提升。文章运用需求残差法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海关数据测算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呈轻微S型下降,其中国有、合资企业呈显著S型下降,而民营企业呈显著U型上升,且在样本末期民企出口质量首次超过国企。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四个因素(内部升级、外部重构、进入驱动、退出驱动)来分解和刻画出口质量的变动,研究表明口红效应引致的外部结构重配是国企出口质量下降的核心因素,倒逼效应引致的进入驱动是民企出口质量上升的核心因素。
黄先海蔡婉婷宋华盛
关键词:金融危机口红效应
设备投资、体现型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跨国经验分析被引量:46
2008年
新古典模型往往只强调设备投资对产出增长的资本深化效应,而忽略其技术进步作用。实际上内嵌于设备资本的体现型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非体现型技术进步共同构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本文将S—N时期模型扩展为ETC两部门模型,并以发明专利计数来量化体现型技术进步。本文对26个国家或地区在1980~2004年期间的经验分析显示,设备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每提高1%,劳均GDP增长将提高0.393%;设备资本的ETC对TFP增长的平均贡献为35.82%;比较分析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新兴经济体的ETC对TFP增长的贡献要高于发达国家4.78%。为保持经济的持续性增长,中国应转变资本投资结构并加强对设备资本的研发。
黄先海刘毅群
关键词:生产率
跨国外包体系下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基于浙江省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运用浙江省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行为存在正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越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越高。基于我国处于跨国外包生产体系之中,本文还研究了跨国外包、技术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出口扩张,而且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地激励企业出口。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本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出口持续扩张的态势,摆脱对跨国公司及其外包订单的依赖。
王俊黄先海
关键词:技术创新出口跨国外包
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式创新与中国企业加成率动态被引量:51
2017年
本文将劳动力成本纳入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中,论证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加成率的动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平均工资提高会引起当期企业加成率下降;(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西部企业的影响较大;(3)企业跨越一定门槛效应后,可以通过"工艺创新效应"和"质量升级效应"实现加成率动态提升;(4)行业技术水平和省份制度因素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
诸竹君黄先海宋学印胡馨月王煌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
中国出口广化中的地理广化、产品广化及其结构优化被引量:30
2011年
本文基于Melitz分析框架,使用1996~2009年我国对19个国家HS96六位码产品的出口数据,同时从地理和产品两个维度界定出口广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口广化中的地理广化和产品广化的决定模型,深入比较分析出口广化不同模式的因素影响效果,重点考察经济波动、产品价格、中间产品贸易与出口广化结构优化的关系,尤其关注经济波动对产品内在特征(价格、中间产品贸易)的交互效应。主要研究结论有:地理广化占据出口广化绝大份额,但是产品广化单位种类的创出口能力强劲,其长期意义不可小觑;经济波动对价格和中间产品贸易的交互效应在地理广化中均显著为负,其中价格的推动作用被逆转,中间产品贸易的抑制作用被强化,相比之下,产品广化表现为一定的稳定性。
黄先海周俊子
新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4
2015年
在中短期内实现往往是中长期过程的产业升级、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升级、实现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有效性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三大难题。本轮新产业革命是渐进式的、渗透性的,新兴国家面临产业同发机遇,有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集聚型、规模化产业链纵向分离格局将向智慧化、网络化系统发展。破解中国产业升级三大难题的四大路径选择是:以发挥后发国优势为特色的蛙跳型科技创新路径,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以前沿边际产业干预为着力点的功能性产业政策推进路径,以大国大市场为基础的需求拉动型升级路径。
黄先海诸竹君
目标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机理与实证
2017年
本文对目标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目标市场负向需求冲击与跨国并购发生的概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目标企业的选择要么是生产成本最高的企业,要么是生产成本最低的企业。最后,本文依据核心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徐晓慧黄先海李杰
关键词:跨国并购PROBIT模型
中国出口跨越了“低加成率陷阱”吗被引量:4
2020年
本文以出口企业"低加成率陷阱"为切入点,运用间接可加性效用函数探究了出口企业加成率决定方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最新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样本出口企业加成率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但是在2011-2013年总体上出口企业加成率已经超过非出口企业;企业生产率、出口目的地人均GDP、双边实际直接汇率和出口产品质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而出口平均关税率存在明显负向作用;子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加工贸易的出口目的地收入效应较小。本文首次证实中国出口企业已经跨越了"低加成率陷阱",并提供了提升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诸竹君黄先海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