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

作品数:19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黄原胶
  • 3篇发酵
  • 3篇传热
  • 2篇生物炭
  • 2篇石墨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膨胀石墨
  • 2篇热解
  • 2篇热系数
  • 2篇黄原胶发酵
  • 2篇假塑性
  • 2篇传热系数
  • 2篇值模拟
  • 1篇电导率法
  • 1篇动力学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19篇烟台大学

作者

  • 19篇张庆
  • 18篇徐世艾
  • 4篇苏红军
  • 2篇李增胜
  • 2篇殷国俊
  • 1篇韩晓丽
  • 1篇徐斌
  • 1篇单守水
  • 1篇江丽丽
  • 1篇冯咏梅
  • 1篇林剑
  • 1篇任万忠
  • 1篇王文华
  • 1篇郭尽力
  • 1篇时洪亮
  • 1篇郑丽
  • 1篇杨杰
  • 1篇李文锦
  • 1篇张瑞伦
  • 1篇田晖

传媒

  • 9篇烟台大学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云南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蒸馏分离莪术油中β-榄香烯被引量:1
2012年
用分子蒸馏方法分离莪术油中β-榄香烯,研究了温度、压力、刮膜器转速以及进料速度对β-榄香烯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压力50 Pa,刮膜器转速220 r/min,进料流速2.0 mL/min的条件下,分离效果最佳.经过2次分离,β-榄香烯纯度可达到25.3%.
时洪亮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分子蒸馏莪术油Β-榄香烯
搅拌和溶氧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实验室30L发酵罐,在对pH值控制的前提下,对黄单胞杆菌XG-101的黄原胶间歇生产和生长动力学进行研究,发酵在一系列的搅拌速度(140~260r/min)下进行,测定产品的丙酮酸含量和黄原胶平均分子量。结果显示: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发酵动力学各项参数值均增加,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黄原胶的生成也与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本实验通过新型微孔气体分布器改变溶氧,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发现用新型气体分布器所得黄原胶浓度较传统气体分布器下所得黄原胶浓度提高17%。
李增胜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丙酮酸HPLC气体分布器
KCl活化核桃壳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2024年
采用KCl活化核桃壳热解制备生物炭,并测量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相比于直接热解的生物炭,KCl活化法制备的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更大。为了分析吸附量增大的原因,对生物炭分别进行负载KCl和水洗处理,结合SEM、FT-IR、XRD、N2吸脱附表征结果,发现KCl对亚甲基蓝没有吸附作用,而且KCl会堵塞生物炭的孔道,降低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吸附量增大的根本原因是KCl活化法可以促进生物炭孔结构的形成,尤其是小于3 nm的中微孔。对吸附等温线进行理论拟合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度高,该过程为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
刘翠徐世艾张庆殷国俊
关键词:生物炭KCL亚甲基蓝
黄原胶在热管生物反应器中传热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黄原胶水溶液在传统反应器与热管生物反应器中传质与传热状况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反应器中流动场、温度场和全釜死区分布.结果显示:经典最大叶片式桨及改进最大叶片式桨都具有"双循环"流型结构,在釜内形成了良好的主体循环流动,有利于改善反应器内的传质与传热,验证了热管的使用没有对反应器中的流动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温度场的比较则表明:热管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反应器的传热性能,使反应器中的整体温度有明显下降.
徐斌苏红军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热管生物反应器传热数值模拟
最大叶片式桨流体动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运用CFD方法研究了最大叶片式桨在层流区域内的流体动力学性能,模拟体系为高粘度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主要考察桨叶的功耗特性、Metzner常数、剪切性能和排液性能.结果表明,功耗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基本一致;桨叶的Metzner常数ks=10与流变行为指数n无关;搅拌形成双循环流型,釜中部桨叶所在区剪切速率大、排液量大,产生的漩涡流也大,导致剪切效率低于0.5;随雷诺数增加(Ren=1.4,5.0,7.6),全釜平均剪切速率(3.40,9.91,15.05s-1)和全釜平均排液量(0.0014,0.0033,0.0052 m3/s)逐渐增加,尤其是桨叶下端两翼区平均剪切速率(4.36,11.48,16.35s-1)和平均排液量(0.0026,0.0064,0.0095 m3/s)增加相对较大.说明Ren增加,搅拌混合作用加强,剪切速率大产生的界面积大,排液量大使高低剪切区内流体快速循环,有利于流体高效混合.
李健达苏红军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功耗
HPLC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方法]以无水甲醇为外标物,对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75∶2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25℃。[结果]柠檬烯含量在0.21~1.05 m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2.6%;计算得留兰香油原料中柠檬烯的含量为24.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测定。
张瑞伦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柠檬烯高效液相色谱
膨胀温度对膨胀石墨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膨胀石墨孔结构的变化规律、探索有效调节孔结构的方法,以提高膨胀石墨的吸附性能.以50~60目的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以K2Cr2O7、HNO3、HClO4和CH3COOH为氧化插层剂,制备出可膨胀石墨;将可膨胀石墨在300~900℃下加热,制备出不同膨胀体积的膨胀石墨.通过SEM和N2吸脱附研究了膨胀温度对膨胀石墨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温度的升高,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增大;在膨胀石墨表面的孔由呈V型开裂向卷曲开裂转化;膨胀石墨内部小孔的含量逐渐增多,而且孔容和比表面积均增大,二者与膨胀体积几乎呈线性关系;在膨胀温度小于800℃下,膨胀石墨的平均孔径均为3.93nm,而在900℃时,平均孔径减少为2.46nm.
修显凯徐世艾殷国俊张庆冯咏梅
关键词:膨胀石墨孔结构
多层组合桨在黄原胶溶液中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黄原胶溶液中研究了三层组合桨的混合性能,采用能反映微观混合状态的传氧系数和传热系数对多层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下层桨采用A315有利于流体的混合;改后涡轮桨能够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有利于形成大循环而促进全釜混合.
李文锦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传热系数传质系数黄原胶
无硫可膨胀石墨的制备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以K2Cr2O7/HNO3/HCl O4/CH3COOH作为氧化插层体系,探索了无硫可膨胀石墨的制备工艺。最佳反应条件∶石墨(g)∶重铬酸钾(g)∶硝酸(m L)∶高氯酸(m L)∶冰乙酸(m L)为5∶1.6∶3∶10∶3,氧化温度为30℃,氧化时间为30min,该条件下制备的可膨胀石墨膨胀容积达到320 m L/g。
聂义秋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可膨胀石墨无硫膨胀容积
黄原胶高粘假塑性物系发酵过程中化学工程问题的研究
徐世艾张庆韩晓丽任万忠郑丽王文华郭尽力
目前,国内黄原胶生产技术存在着生产消耗高、收率低、产品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影响了黄原胶生产企业效益和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目前国内黄原胶厂家基本都是沿用低粘度发酵体系采用的传统的搅拌桨—挡...
关键词: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生物反应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