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炯

作品数:222 被引量:406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73篇会议论文
  • 4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91篇甘蔗
  • 23篇螟虫
  • 22篇锈病
  • 22篇防效
  • 22篇白叶病
  • 21篇抗性
  • 21篇害虫
  • 21篇病原
  • 20篇抗病
  • 19篇蔗螟
  • 19篇宿根
  • 19篇褐锈病
  • 18篇蔗区
  • 18篇甘蔗螟虫
  • 17篇防效评价
  • 17篇甘蔗害虫
  • 15篇植原体
  • 15篇抗病性
  • 15篇病害
  • 14篇检疫

机构

  • 209篇云南省农业科...
  • 8篇中国热带农业...
  • 6篇海南大学
  • 4篇云南省弥勒县...
  • 3篇云南省农科院
  • 3篇广西凯米克农...

作者

  • 221篇尹炯
  • 203篇罗志明
  • 189篇王晓燕
  • 182篇张荣跃
  • 182篇李文凤
  • 176篇单红丽
  • 115篇仓晓燕
  • 28篇申科
  • 10篇李俊
  • 8篇赵冬香
  • 6篇王玉洁
  • 5篇邓军
  • 5篇王爱萍
  • 5篇卢文洁
  • 4篇何文志
  • 4篇张会华
  • 4篇郭家文
  • 4篇高欣欣
  • 4篇普春华
  • 4篇薛晶

传媒

  • 22篇中国糖料
  • 16篇中国农学通报
  • 12篇植物保护
  • 8篇甘蔗糖业
  • 6篇植物病理学报
  • 6篇绿色生态可持...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农学学报
  • 5篇中国植物病理...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作物学报
  • 3篇农药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云南农业科技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Agricu...

年份

  • 2篇2023
  • 13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33篇2019
  • 21篇2018
  • 43篇2017
  • 19篇2016
  • 16篇2015
  • 17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药零增长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防控思路与对策
施用农药是甘蔗生产中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如何科学精准用药、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是推进现代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切实推进《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甘蔗病虫科学防控、农药减量控害、甘蔗提质增效。本文结合云南...
李文凤尹炯黄应昆罗志明张荣跃单红丽王晓燕仓晓燕
关键词:甘蔗病虫害
文献传递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被引量:28
2014年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李文凤尹炯黄应昆申科罗志明王晓燕单红丽
关键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防控对策
5种杀虫剂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为筛选高效低毒并对甘蔗安全的防治甘蔗蓟马药剂,本文开展了10%氯噻啉WP、20%呋虫胺SC、50%氟啶虫胺腈WG、50%吡蚜酮WG、5%啶虫脒EC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用已登记防治甘蔗蓟的300 g/L氯虫·噻虫嗪SC药剂作为对照分析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农药均对甘蔗蓟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甘蔗安全。其中,20%呋虫胺SC、50%氟啶虫胺腈WG和5%啶虫脒EC对甘蔗蓟马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0天防效达80%以上,且与300 g/L氯虫·噻虫嗪SC防效间无显著差异,可用于甘蔗蓟马防治;50%吡蚜酮WG、10%氯噻啉WP虽与300 g/L氯虫·噻虫嗪SC防效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其防效亦接近80%,可用作轮换使用农药。
罗志明尹炯李俊邓军
关键词:杀虫剂
云南甘蔗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以综合及环保的观点来治理害虫,是当今植保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在中国,近年来,生物防治已成为综合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上的关注。研究并开发利用害虫优势天敌控制害虫,能收到除害增...
李文凤张荣跃尹炯罗志明王晓燕仓晓燕单红丽黄应昆
关键词:甘蔗害虫天敌自然控制
文献传递
甘蔗褐条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被引量:9
2015年
结合田间调查分析了甘蔗褐条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根据甘蔗生产实际,兼顾种植管理,提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对策与措施。
单红丽李文凤黄应昆王晓燕张荣跃罗志明尹炯
关键词:发生流行特点防控对策
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原因及产量糖分损失测定被引量:25
2018年
为明确近年甘蔗梢腐病暴发成灾的原因及其为害造成的损失,调查田间自然条件下主栽甘蔗品种受害区和未受害区的病株率,甘蔗收砍期产量及糖分等品质损失;并分析病害流行原因。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高温多湿气候、病原菌积累和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近年该病暴发流行的主因,梢腐病为害的病株率为63.3%~95.0%,平均81.1%;甘蔗实测产量损失率为30.2%~48.5%,平均38.42%;蔗糖分减少2.63%~5.21%,平均3.61%;蔗汁锤度减少2.40~4.69°Bx,平均3.61°Bx;蔗汁重力纯度减少1.99%~8.14%,平均4.83%;蔗汁还原糖分提高0.05%~0.60%,平均0.16%。可见,目前甘蔗梢腐病发生为害严重,造成的甘蔗产量及糖分损失巨大,严重影响甘蔗的增产增收。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甘蔗梢腐病防控对策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红丽李文凤张荣跃王晓燕李婕仓晓燕尹炯罗志明黄应昆
甘蔗生长中后期稻蛀茎夜蛾蛀孔垂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2018年
2013年-2015年我们调查了甘蔗生长中后期稻蛀茎夜蛾为害形成的蛀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蛀孔在蔗茎上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蛀孔在蔗茎上的垂直分布呈现单峰型分布特征,分布于蔗茎14节以下。蛀孔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在蔗茎上呈聚集分布。应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一定允许误差和一定种群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罗志明尹炯黄应昆李文凤单红丽王晓燕张荣跃仓晓燕
关键词:甘蔗稻蛀茎夜蛾抽样技术
甘蔗优良新品种(系)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及自然抗性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甘蔗褐锈病是目前中国蔗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近年国家甘蔗体系育成的50个新品种(系)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确定其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在甘蔗褐锈病高发蔗区云南德宏、保山2个区域化试验站,采用田间自然抗性调查与分子标记辅助鉴定抗性基因的方法,于2014年和2015年对中国近年选育的50个优良新品种(系)及2个主栽品种进行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及自然抗性评价。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表明,50个优良新品种(系)及2个主栽品种中,高抗至中抗的有34个,占65.38%。其中15个材料表现高抗,占28.85%,16个材料表现抗病,占30.77%,3个材料表现中抗,占5.77%;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29个抗病材料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出现频率为55.77%,表明中国近年选育的优良新品种(系)中抗褐锈病性主要由Bru1控制;其余5个抗病材料均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暗示除了Bru1外,可能还有其他抗褐锈病基因存在。不同系列品种田间感病品种的频率和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频率不同,粤糖系列品种感病品种的频率最高达到60%,含Bru1的频率最低,只有30%,抗性最弱;云蔗系列品种感锈病品种的频率最低只有12.5%,含Bru1的频率最高,达到81.25%,抗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甘蔗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病品种,有效防控甘蔗褐锈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优良抗性新品种(系)。
李文凤单红丽张荣跃普春华王晓燕仓晓燕尹炯罗志明黄应昆
关键词:甘蔗分子检测
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发生调查及自然抗病性分析
甘蔗花叶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近年来已成为中国蔗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鉴定和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对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田间自然发生情...
李文凤单红丽黄应昆王晓燕张荣跃尹炯罗志明
关键词: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病原检测
文献传递
一种背负式甘蔗施药施肥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负式甘蔗施药施肥器,包括装料口、箱体、漏料嘴、漏料管、软管、流速阀门和分料器,所述装料口位于箱体的上端,所述箱体为桶状结构,箱体的底部为单峰型底面,所述单峰型底面的两边低、正中高,单峰型底面的两边低...
罗志明尹炯李俊邓军黄应昆张荣跃单红丽王晓燕仓晓燕李婕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