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例成人烟雾病DSA、MRA与TCD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选择我科2007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2~65岁;首发症状为TIA4例,急性脑梗死8例,脑出血3例(其中基底核同一部位2次出血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长期慢性头昏3例,慢性头痛1例;既往体健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7例,
- 孙国兵郭建敏宋林周瑞郭珍立许康
- 关键词:烟雾病DSAMRATCD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许康宋林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溶栓治疗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智能检测箱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智能检测箱包括:处理器、电源模块、拍照模块、生理信息检测设备及通信模块;处理器分别与电源模块、拍照模块、生理信息检测设备、通信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互联...
- 许康张丽宋林余勇飞黄辰陈笑凤
- 文献传递
- 应用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卒中事件发生风险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15例TIA患者,依据发病7 d内是否发生CI,分为CI组33例和非CI组82例。记录所有纳入对象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2组间相关危险因素及ABCD2评分的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BCD2评分预测TIA后7 d内发生为CI的预测价值。结果:CI组年龄、ABCD2评分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I组中年龄≥60岁、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单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60 min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组中症状持续10-59 min的患者比例低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I组中年龄≥60岁、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症状持续≥60 min的患者比例亦均高于非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分析表明,以ABCD2评分=4.5分作为预测TIA短期发生为CI的界点,其灵敏度为57.6%,特异度为78.0%,曲线下面积为0.73。结论:ABCD2是一种预测TIA短期发生CI的简单、有效的工具,ABCD2评分≥5分对预测TIA短期发生CI可能有重要价值。
- 宋林魏衡许康周瑞郭珍立杜继臣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在4.5 h内ACI患者139例,且均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按入院顺序分为rt-PA组(61例)和对照组(ACI)(78例),分别给予rt-PA静脉溶栓和奥扎格雷钠治疗。采用NIHSS及mR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90 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治疗后7 d,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rt-PA组90 d mRS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I患者4.5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且较为安全。
- 余勇飞张丽贾复敏魏衡阮清源宋林尹虹祥周瑞许康
-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脑梗死静脉溶栓奥扎格雷钠
- 以位置性眩晕起病的脑室型脑囊虫病1例
- 2009年
- 宋林周瑞
- 关键词:囊虫病眩晕
- 支架植入术在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术在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支架植入术的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颈动脉支架60枚全部准确释放,颈动脉狭窄均成功解除;术后残余狭窄率<20%;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55例,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发生一过性心率、血压下降11例,发生高灌注综合症1例,发生TIA1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术后30d随访未再发生脑血管事件。结论:颅外段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 陈小奇许康马宁袁怀武但毕堂宋林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眶内眼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 2011年
- 患者男,54岁。因“突发头痛一周,左眼脸下垂5d”于2010年10月17日收入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一周饮酒后出现头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
- 宋林张丽许康
-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眼动脉瘤眶内喷射性呕吐饮酒后
- 血糖控制状态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前血糖控制状态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71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入院时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根据人院时HbAlc水平分为4组:A组(优,HbAlc〈6.2%),B组(良好,HbAlc为6.2%~6.8%),C组(一般,HbAlc为6.9%~8.3%),D组(差,HbAlc≥8.4%)。发病7d时再次评定NIHSS评分,发病30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发病7d的预后评定,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5),C、D组较A组预后差(P=0.026,P=0.001)。发病30d的预后评定,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C、D组较A组预后差(P=0.009,P=0.001)。结论: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HbAlc可能是早期预后的一个独立的重要预测因子。
- 汪慧许康张丽宋林
- 关键词:血糖控制脑梗死预后
- 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型Moyamoya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型Moyamoya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缺血型Moyamoya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按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随访半年。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将患者半年前后头MRA影像进行血管分期评分,统计血管分期加重例数;比较2组患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再发情况。结果:入院时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4.50±2.59)分和(14.88±2.3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评分分别为(12.93±0.73)分和(10.88±1.41)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半年后随访行头MRA复查结果显示,对照组颅内血管分期评分加重例数8例(57.14%),高于治疗组3例(17.65%)(P<0.05)。随访半年内,对照组复发率35.70%,显著高于治疗组的复发率5.88%(P<0.05)。结论: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缺血型Moyamoya综合征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能改善颅内血管侧枝循环情况,对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有一定作用。
- 尹虹祥宋林贾复敏周瑞
- 关键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