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胜

作品数:44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隔震
  • 17篇隔震装置
  • 13篇连接板
  • 11篇抗拉
  • 11篇混凝土
  • 8篇建筑
  • 7篇木结构
  • 7篇剪切位移
  • 7篇钢筋
  • 6篇载力
  • 6篇内嵌式
  • 6篇隔震层
  • 6篇隔震系统
  • 6篇钢筋混凝
  • 6篇钢筋混凝土
  • 6篇承载力
  • 5篇倾覆
  • 5篇抗倾覆
  • 4篇框架梁
  • 4篇拱效应

机构

  • 28篇北京工业大学
  • 11篇河北理工大学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唐山工业职业...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唐山学院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唐山建设集团...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2篇宋晓胜
  • 21篇苏经宇
  • 17篇田杰
  • 8篇郭小东
  • 7篇梁帅
  • 5篇苏幼坡
  • 5篇陈明辉
  • 2篇王志涛
  • 2篇王兴国
  • 2篇王宁
  • 1篇宋雪琳
  • 1篇王朔
  • 1篇赵向东
  • 1篇徐国强
  • 1篇张永恒
  • 1篇王威
  • 1篇李振宝
  • 1篇段春辉
  • 1篇解咏平
  • 1篇胡寿康

传媒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四川建材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建筑技术
  • 1篇混凝土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港工技术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水道港口
  • 1篇建材技术与应...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第二届高等教...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损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影响及加固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作为我国重要文物木结构古建筑普遍存在残损问题,研究残损对木结构古建筑力学性能的影响将为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根据现场应力波检测结果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木结构开裂、糟朽、梁柱脱榫和木结构架歪闪等残损对木结构古建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王耀国郭小东苏经宇宋晓胜黄瑞乾
关键词:文物残损木结构古建筑受力性能
抗拉隔震保护装置、抗拉隔震保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拉隔震保护装置、抗拉隔震保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抗拉隔震保护装置用于承载底部设有弧形凹槽的待隔震结构,并用于固定在基础结构上;抗拉隔震保护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水平隔震...
徐培杰田杰宋晓胜苏经宇
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典型震害分析与保护对策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加强对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的保护,根据对近年来震害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归纳,对木结构传统建筑的瓦件滑落、屋脊折断、屋面下沉、屋顶装饰件缺失、节点拔榫、柱底侧移、填充墙破损等典型震害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传统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其部分构件连接较差、缺乏及时保养与加固、木构架与砖石墙体间变形不协调以及砖石材料本身抗震性能差等原因,是造成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震害的主要原因。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为提高木结构传统建筑的抗震性能,应当通过日常管理排除病害隐患,对薄弱结构应当及时加固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宋晓胜苏经宇郭小东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地震
滑槽式抗拉隔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滑槽式抗拉隔震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抗拉构件。连接板由滑槽板和盖板两部分组成,滑槽板上设有滑槽;滑槽板与支座主体、滑槽板与盖板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抗拉构件置于滑槽内;当支座主体发生沿地震作用主轴...
田杰梁帅宋晓胜苏经宇
文献传递
面向村镇建筑的隔震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对适用于我国村镇建筑的隔震技术进行了综述,根据面向我国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需求,分析探讨了其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村镇建筑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宋晓胜郭小东王志涛王威
关键词:村镇建筑隔震滑移
基于ANSYS的斗栱结构性能研究
2013年
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斗栱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斗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研究了斗栱各构件的受力特征,得到了斗栱的P-Δ曲线,对课题的试验部分进行了验证。其次,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斗栱中各层构件的位移变化情况,表明斗栱中各层构件的位移在荷载作用下呈线性增长趋势,并且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希望能够对斗栱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段春辉郭小东宋晓胜
关键词:斗栱ANSYS结构性能
化学植筋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2009年
植筋技术在旧有建筑加固改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根据作者工程实践,对化学植筋技术在应用中的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与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可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应用时作为参考。
刘迪宋晓胜
关键词:植筋极限承载力
框架梁试验台的研制与应用
2011年
介绍了新型框架梁试验台的原理和构造,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在梁端产生轴向和转动约束来模拟框架梁的实际受力状态.应用该装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并表明该试验台稳定可靠,测试数据准确.
宋晓胜陈明辉苏幼坡
关键词:框架梁拱效应钢筋混凝土
内嵌式弹性隔震装置、内嵌式弹性隔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嵌式弹性隔震装置、内嵌式弹性隔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内嵌式弹性隔震装置用于承载底部设有凹槽的待隔震结构,并固定在顶部设有凹槽的基础结构上,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水平隔震装置...
田杰徐培杰宋晓胜苏经宇
文献传递
C50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结合C50T形梁混凝土工程,对C50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工作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改变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等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最终调配出满足工程需要的C50混凝土。试验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粉煤灰掺量较大时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
宋晓胜张永恒徐国强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粉煤灰水胶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