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经宇

作品数:299 被引量:1,539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73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3篇建筑科学
  • 68篇天文地球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4篇地震
  • 54篇隔震
  • 48篇城市
  • 37篇抗震
  • 36篇防灾
  • 35篇建筑
  • 21篇震害
  • 20篇灾害
  • 20篇隔震装置
  • 19篇抗震防灾
  • 18篇竖向
  • 15篇应力
  • 15篇预应力
  • 15篇震害预测
  • 15篇减灾
  • 14篇连接板
  • 13篇异形柱
  • 13篇抗拉
  • 13篇建筑物
  • 12篇地震反应

机构

  • 227篇北京工业大学
  • 74篇中国建筑科学...
  • 16篇河北理工大学
  • 14篇河北工业大学
  • 13篇清华大学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296篇苏经宇
  • 96篇马东辉
  • 91篇王威
  • 54篇郭小东
  • 51篇王志涛
  • 42篇田杰
  • 31篇樊水荣
  • 30篇周锡元
  • 24篇高娇娇
  • 21篇宋晓胜
  • 17篇苏幼坡
  • 17篇曾德民
  • 12篇谭健
  • 11篇刘朝峰
  • 11篇梁帅
  • 11篇彭凌云
  • 10篇刘本玉
  • 10篇鲍本林
  • 10篇李炎锋
  • 10篇张玉敏

传媒

  • 2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工程抗震
  • 1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1篇地震工程与工...
  • 9篇工程抗震与加...
  • 8篇中国安全科学...
  • 7篇自然灾害学报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系统工程理论...
  • 4篇工业建筑
  • 4篇山西建筑
  • 4篇中国建筑学会...
  • 3篇安全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四川建筑科学...
  • 3篇城市规划
  • 3篇灾害学
  • 3篇上海城市规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16篇2017
  • 12篇2016
  • 17篇2015
  • 25篇2014
  • 22篇2013
  • 14篇2012
  • 12篇2011
  • 21篇2010
  • 13篇2009
  • 20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6篇2003
2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平-竖向复合隔震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水平-竖向复合隔震装置,设计了试验模型,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检验试验模型的刚度和阻尼性能,验证了设计理论,并且分析了复合隔震装置在不同加载频率、预压平衡位置和振幅时的刚度和阻尼性能,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和铅芯橡胶垫的性能对复合隔震装置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此复合隔震装置具有合适的水平和竖向的刚度和阻尼,性能稳定,是一种较好的隔震装置。
谭靖邱林波张玉敏苏幼坡苏经宇
关键词:复合隔震基础隔震性能试验
交通系统抗震防灾规划被引量:2
2008年
根据徐州市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大纲要求,给出了徐州市规划区内交通系统中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的震害预测结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物倒塌的瓦砾堆积情况,计算了道路的通行可靠概率,对徐州市交通系统的抗震薄弱环节提出了减灾对策及建议。
苏经宇苏君超
关键词:可靠性交通系统通行能力
三维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非线性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提出了一种铅芯橡胶碟簧三维隔震支座 (3DB) ,它由铅芯叠层橡胶支座LRB和加有阻尼材料的碟形弹簧支座DSB串联组成 ,3DB能有效解决三维隔震支座竖向阻尼的难题 ,并可以有效地抑制摇摆 .建立了 3DB三维隔震框架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及其运动方程 ,并以一栋平面为L形的五层 3DB三维基础隔震框架结构为例 ,对其多维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 ,本系统的三维隔震效果十分明显 ,地震反应降低了 5 0 %以上 .
熊世树陈金凤梁波苏经宇
关键词:三维隔震多维地震反应铅芯橡胶支座
重点片区道路应急避震疏散评价理论模型被引量:9
2015年
根据对重点片区应急避震疏散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的研究,从灾害环境、道路空间、人员特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地震疏散过程中的动态反馈性,建立了道路系统动力学疏散的因果模型和流量模型.结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中对紧急避难场所、疏散道路及疏散时间的要求,就地震灾害发生时重点人群密集片区的紧急疏散过程中的道路疏散能力进行了动态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对重点人员密集片区的规划改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刘晓然苏经宇王威马东辉
关键词:地震灾害紧急疏散
基于SVC参数优化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A、PSO和K-CV三种优化支持向量分类机参数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该方法既利用了支持向量分类机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同时利用了GA、K-CV和PSO算法快速优化的特点,可实现支持向量分类机模型参数的自动化优选,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将该模型用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威苏经宇马东辉郭小东王志涛
关键词: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支持向量分类机
结合脉动测试的砖石古塔震害预测方法被引量:17
2005年
对城市重要建筑物和古建筑进行震害预测一般采用单体理论分析的方法,需要以结构物比较详尽的基础资料为依据;采用本文提出的结合结构物脉动测试的震害预测方法,可以对那些没有原始图纸资料的砖石古塔作出科学的震害预测;文章通过实例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震害预测是可行并且合理的。
郭小东马东辉苏经宇
关键词:震害预测古建筑
叠层沥青隔震垫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沥青隔震垫,是一种适用于村镇房屋的低造价隔震垫。该隔震垫包括沥青层和金属丝网片,金属丝网片和上下表面涂有胶粘剂层的沥青层相互交替叠合粘结,自下而上叠合顺序依次是:沥青层、金属丝网片、沥青层、金属丝网片,...
田杰杜志超曾德民郭风建苏经宇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预应力中心支撑架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预应力中心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槽钢梁通过梁端封板,与异形柱连接,形成无焊缝全螺栓的连接形式;所述对无焊缝全螺栓节点施加预应力钢索,形成预应力自复位节点;所述自复位柱脚预应力柱脚通过加强板...
王威高娇娇苏经宇马东辉桑兆龙杨夏
文献传递
一种直导轨型抗拉与限位隔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导轨型抗拉与限位隔震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支座主体、上直导轨、下直导轨、抗拉构件。连接板与支座主体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直导轨设置在连接板长边边缘处,直导轨内设有滑动腔体;抗拉构件两端设有...
田杰梁帅宋晓胜苏经宇
文献传递
抗拉隔震保护装置和抗拉隔震保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拉隔震保护装置和抗拉隔震保护系统,该抗拉隔震保护装置用于承载底部设有弧形凹槽的待隔震结构,并用于固定在基础结构上;抗拉隔震保护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水平隔震装置和竖...
徐培杰田杰宋晓胜苏经宇
文献传递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