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小东

作品数:157 被引量:56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建筑科学
  • 28篇天文地球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历史地理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城市
  • 38篇防灾
  • 36篇地震
  • 30篇建筑
  • 24篇抗震
  • 19篇木结构
  • 16篇灾害
  • 14篇应急
  • 14篇韧性
  • 14篇抗震防灾
  • 13篇减灾
  • 12篇震害
  • 11篇防灾规划
  • 11篇防灾减灾
  • 10篇古建
  • 10篇古建筑
  • 9篇建筑物
  • 8篇抗震性
  • 8篇抗震性能
  • 8篇避难

机构

  • 15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0篇河北工业大学
  • 7篇中国建筑科学...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北京建筑大学
  • 2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四川省建筑科...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中国灾害防御...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54篇郭小东
  • 66篇王志涛
  • 54篇苏经宇
  • 47篇马东辉
  • 40篇王威
  • 10篇徐帅
  • 8篇田杰
  • 8篇宋晓胜
  • 7篇刘朝峰
  • 6篇周锡元
  • 5篇李宁
  • 4篇高忠伟
  • 4篇曹诗洁
  • 4篇王延辉
  • 4篇高娇娇
  • 4篇杨夏
  • 4篇吴洋
  • 3篇翟亚欣
  • 3篇段春辉
  • 3篇王耀国

传媒

  • 1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1篇工程抗震与加...
  • 7篇山西建筑
  • 6篇低温建筑技术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中国安全生产...
  • 5篇工业建筑
  • 5篇中国文物科学...
  • 4篇安全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灾害学
  • 4篇中国安全科学...
  • 3篇小城镇建设
  • 3篇城市与减灾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2篇城乡规划
  • 1篇林产工业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年份

  • 16篇2023
  • 10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综合评估方法被引量:14
2009年
为了提高结构损伤评估的准确性,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和方法,以整体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滞回耗能循环次数和楼层能量集中系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损伤评估的集对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将各待评定的样本值与分级标准形成对子,逐个比较其共有特性、相反特性及差异特性,从不同侧面刻画2个集合的联系与关系(即集对分析),从而比较准确地判别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的程度.并对4种不同型式的结构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王威马东辉苏经宇何浩祥郭小东王志涛
关键词:联系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能力谱方法
一种为避难场所提供食物烹煮的加热保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避难场所提供食物烹煮的加热保温装置,属于灾害应急设施领域。该保温炊具为一种应急大锅,利用加热保温装置作为避难场所临时炊具,通过电能源加热和恒温焖熟的方式提升了食物的制作效率,可以不借助于产生明火的各类燃...
王丽华王志涛郭小东王威韩旭
文献传递
残损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影响及加固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作为我国重要文物木结构古建筑普遍存在残损问题,研究残损对木结构古建筑力学性能的影响将为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根据现场应力波检测结果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木结构开裂、糟朽、梁柱脱榫和木结构架歪闪等残损对木结构古建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王耀国郭小东苏经宇宋晓胜黄瑞乾
关键词:文物残损木结构古建筑受力性能
空间句法在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中的应用
2023年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在城市中的体现,街巷空间是展示街区历史风貌最直观的界面之一。现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城市街巷空间进行量化评价,以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借助轴线整合度、选择度、协同度和公共设施POI点分布分析,揭示其街巷空间的内在特征并推动对街区风貌的维护,研究结果为天津市五大道历史街区改造提供引导。
姜亚楠马东辉费智涛郭小东
关键词:空间句法历史街区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结构节点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结构节点,双槽钢梁通过梁端封板,与异形柱连接,形成无焊缝全螺栓的连接形式;对无焊缝全螺栓节点施加预应力钢索,形成预应力自复位震后易修复节点。采用预应力自复位节点形式,实现了震后节点的自复位,...
高娇娇苏经宇王威郭小东杨夏桑兆龙
文献传递
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典型震害分析与保护对策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加强对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的保护,根据对近年来震害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归纳,对木结构传统建筑的瓦件滑落、屋脊折断、屋面下沉、屋顶装饰件缺失、节点拔榫、柱底侧移、填充墙破损等典型震害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传统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其部分构件连接较差、缺乏及时保养与加固、木构架与砖石墙体间变形不协调以及砖石材料本身抗震性能差等原因,是造成中国木结构传统建筑震害的主要原因。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为提高木结构传统建筑的抗震性能,应当通过日常管理排除病害隐患,对薄弱结构应当及时加固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宋晓胜苏经宇郭小东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地震
地下管线可靠性分析的FTA-SPA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地下管线常受到人为因素、应力、腐蚀介质与杂质的影响,致使管线发生失效,严重影响了地下管线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文在地下管线失效故障树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集对分析方法,从同、异、反3个方面反映了地下管线系统的可靠(完全正常地运行)、可靠与不可靠的模糊中介过渡(局部的暂时的轻微的故障,可简称为异常)、不可靠(失效,或简称为反常)。通过有关联系数的运算与分析,形成了基于FTA-SPA的地下管线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应用表明,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避免了信息丢失等问题,丰富了系统评价信息,简单实用,为地下管线系统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王威田杰郭小东王志涛
关键词:地下管线
基于GC-PCP耦合模型的村镇地震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村镇风险评价过程中系统指标对地震风险影响的非线性特征、指标间的信息重叠和"信息部分完全"的问题,提出了用基于非线性变换的灰色关联度(GC)-主成分投影(PCP)耦合模型的村镇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和比较村镇地震灾害风险。首先对各指标进行非线性变换和无量纲化,其次建立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最后利用主成分投影方法计算得到各村镇的地震灾害风险值,依据风险等级标准可得到研究区域各村镇的地震灾害风险等级水平,并进行了排序。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模型构建容易,计算简便,应用于村镇地震灾害风险评价中是可行的。
刘朝峰郭小东刘岩王威刘晓然
关键词:地震灾害主成分投影法
农村房屋震害特点及减灾对策浅析被引量:3
2011年
对我国农村房屋震害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了我国农村房屋地震灾害特点并分析了其震害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
王志涛郭小东李葱葱
关键词:村镇震害减灾
一种石窟寺及石刻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寺及石刻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方法。其包括:S1)基础数据整理,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震信息数据,场地勘探数据,文物本体调查数据,维护资料数据等;S2)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包括风险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风...
郭小东方士东王志涛朱睿费智涛余友刚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