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晓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病理
  • 12篇临床病理
  • 10篇免疫
  • 8篇临床病理分析
  • 8篇病理分析
  • 7篇肿瘤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6篇组织化学
  • 6篇细胞
  • 6篇小肠移植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预后
  • 5篇细胞淋巴瘤
  • 4篇免疫组化
  • 4篇病理学
  • 3篇大细胞
  • 3篇大细胞淋巴瘤
  • 3篇移植术

机构

  • 26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金湖县人民医...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27篇安晓静
  • 19篇石群立
  • 18篇马恒辉
  • 12篇周航波
  • 10篇吴波
  • 9篇周晓军
  • 7篇张正祥
  • 5篇章如松
  • 4篇李幼生
  • 4篇刘冲
  • 4篇李元新
  • 4篇马捷
  • 3篇徐艳
  • 2篇李南云
  • 2篇张龙江
  • 2篇杨杰
  • 2篇卢光明
  • 2篇姜锦贵
  • 2篇陆珍凤
  • 2篇汪春年

传媒

  • 6篇诊断学理论与...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E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收集5例PES患者资料,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第一抗体选用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D34、β-catenin、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调节蛋白(MyoD1)、结蛋白、HMB45、CK7及CK20,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5例PES中女1例,男4例;发病年龄19—4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会阴部2例,下腹部、髂前上棘和臀部各1例,均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单发肿块。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排列,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大部分由相对独特的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卵圆形,肿瘤中心常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5例瘤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4例表达CK、EMA,3例表达β—catenin、CD34,1例表达S-100蛋白;而SMA、MyoD1、结蛋白、HMB-45、CK7及CK20均阴性。结论根据PES组织学和病理学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汪春年安晓静石群立徐艳周晓军李南云周航波马恒辉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及预后特点。方法对13例原发性皮肤AL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随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3例原发性皮肤ALCL中,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为皮肤斑块、结节、肿块;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示CD30均(+),大多数CD3和/或CD43(+),部分EMA、GranB和perforin(+),ALK、CKpan、CD20、CD79a、HMB45、CD68、CD15和CD117(-)。13例均经外科手术切除局部病变,再辅助以化疗和∕或放疗;9例随访时间5~55个月,1例死亡。结论原发性皮肤ALCL是低度恶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本病应与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黑色素瘤、低分化腺癌等鉴别。
姜锦贵朱伦石群立周晓军安晓静杨杰马恒辉吴波
关键词: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预后
移植小肠黏膜的组织学观察五例
2012年
目的探讨移植小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规律,以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5例小肠移植受者术后324个肠黏膜活检样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5例移植后的肠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一致,均先后经历再灌注损伤、淋巴回流恢复、AR、肠功能改变等过程。术后0~3个月间3例发生移植肠黏膜活检病理学诊断为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AR4次,术后3~6个月2例发生IND级至1级AR3次,术后7~12个月2例发生中度(2级)AR4次,重度(3级)AR2次。AR的一般形态学改变包括移植肠黏膜结构改变、隐窝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等。结论小肠移植后肠黏膜活检是监测AR比较可靠的手段,连续动态地观察可以有效地监测术后AR的发生、发展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对于AR须进行综合性诊断,单一形态学改变不具备特异性。移植肠超微结构改变对判断黏膜屏障功能及确定病原微生物有帮助。
吴波李元新安晓静章如松马恒辉李幼生周晓军
关键词:小肠移植移植物排斥病理过程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粘膜形态的连续观察
通过对4例小肠移植后连续肠粘膜活检标本的动态观察,探讨移植肠形态学改变的规律,以期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吴波李元新安晓静章如松马恒辉李幼生周晓军
关键词: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肠粘膜形态急性排异反应
文献传递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2008年
2001年WH0出版的“造血和淋巴组织系统肿瘤分类”将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分为3种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NKTCL)、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其中,前两者为成熟NK细胞起源.后者属前体性NK细胞肿瘤。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后者其实起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而非EB病毒(EBV)相关且表达CD4、CD56、CD123及BRCA-2等pDC表型的非NK细胞肿瘤。结外NKTCL是最多见的NK细胞肿瘤.本文对NKTCL的临床病理学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张正祥安晓静石群立
关键词:病理学
C4d在人类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小肠移植排异反应中C4d沉积的部位和意义。方法对小肠移植患者的肠活检标本做C4d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4d阳性沉积情况与小肠移植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C4d以沉积在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滤泡生发中心为主。C4d的阳性表达率与小肠急性排异反应的病理评分具有相关性,且随着评分的升高而升高(P<0.05)。非排异反应阶段与可疑急性排异反应阶段则无差别(P>0.05)。此外,在正常对照组和克罗恩肠病组中不表达。结论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可能在小肠移植中也是存在的,不仅为病理医师提供了一项参考依据,更为临床医师治疗小肠移植急性排异反应补充了新的途径。
安晓静吴波周航波石群立马恒辉周晓军
关键词:小肠移植C4D排异反应
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IPT-like FD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肝脏IPT-like FDCT患者(40岁男性,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肝脏内有占位性病变)的肿瘤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行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ER)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肿瘤与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界限,中央可见坏死和出血。炎性背景较突出,主要包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肿瘤细胞呈束状、席纹状排列,更多的是散在分布于炎细胞间;瘤细胞呈短梭形,胞质丰富,淡伊红染色,核呈梭形或卵圆形,具有异型性且呈空泡状,可见核仁。免疫表型示,瘤细胞表达CD21、CD35和簇蛋白(clusterin),EBER原位杂交阳性。手术切除肿瘤后随访3个月,患者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IPT-like FDCT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
安晓静张正祥石群立吴波马捷周航波马恒辉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
指(趾)纤维骨性假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指(趾)纤维骨性假瘤(fibroosseous pseudotumor,F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指(趾)FP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9例FP男女比为7∶2,平均年龄为24.8岁,部位分别为指2例、掌2例、趾3例和足跟2例。临床上以局部肿胀或肿块伴疼痛为主。镜检:病变主要由增生的梭形细胞及散在的不规则骨组织构成且伴间质胶原化。梭形细胞形态较温和,偶见核分裂象。其中2例梭形细胞丰富,细胞肥胖,轻度异型性,核较大,卵圆形或梭形,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梭形细胞及骨母细胞表达vimentin,Ki-67<1%+,α-SMA、actin、S-100、desmin、CK和EMA均阴性。9例FP患者术后随访,一般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指(趾)FP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指(趾)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熟悉F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避免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志安晓静石群立陶自坚马恒辉章如松周晓军
关键词:纤维骨性假瘤病理学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被引量:5
2010年
肾源性系统性硬化症(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NSF)是发生在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注射MRI造影剂而引发的系统性硬化症,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下肢为首发。初发症状为皮肤红斑、僵硬,病情进展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最终因器官衰竭而死亡。皮肤活检示真皮层内大量胶原和纤维组织增生,确诊需结合临床病史与组织病理学综合考虑。其发生机制,目前还无较明确而有力的证实。文中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发生机制等进行综述。
安晓静刘冲石群立
关键词: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造影剂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异常表达B细胞相关抗体-CD79a
目的探讨CD79a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precursor 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中异常表达的意义和机理。方法对40例T-LBL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进行LAT、C...
石群立安晓静张正祥马捷汪春年
关键词:T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