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蓓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2篇血液
  • 2篇氧浓度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丙泊酚
  • 1篇单用
  • 1篇低血压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元互动

机构

  • 15篇中南大学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深圳市蛇口人...

作者

  • 16篇孙蓓
  • 7篇蔡宏伟
  • 6篇李春玲
  • 5篇郭曲练
  • 4篇欧好
  • 3篇任飞
  • 2篇宋宗斌
  • 2篇王锷
  • 2篇王瑞珂
  • 2篇杨明施
  • 2篇钟涛
  • 2篇黄长盛
  • 2篇张丽娜
  • 2篇龚华
  • 1篇彭玥
  • 1篇孙辉平
  • 1篇张琦
  • 1篇陈江辉
  • 1篇孔富姣
  • 1篇李民

传媒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 1篇实用休克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在丙泊酚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探讨自噬在丙泊酚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20~25g的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CLP组)、丙泊酚干预组(PPF组)及丙泊酚联合自噬抑制剂干预组(3-MA组)。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PPF组于术后1h和6h用丙泊酚(50mg/kg,腹腔内注射)干预;3-MA组在丙泊酚干预之后0.5h加用3-MA (15mg/kg,腹腔内注射),S组和CLP组于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及肝脏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肝组织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beclin-1的表达;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 (interleukin6,IL-6)水平;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并取部分肝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与S组比较,CLP组肝组织LC3II/I和beclin-1表达升高(P<0.05),血清ALT及AST增加(P<0.01),肝组织中TNF-α及IL-6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P<0.01),肝组织发生明显形态学改变;与CLP组比较,PPF组肝组织LC3B和beclin-1表达升高(P <0.05),血清ALT及AST降低(P<0.01),肝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加(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与PPF组比较,3-MA组血清ALT及AST增加(P<0.01),肝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P<0.05),肝组织形态学损伤加重。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促进自噬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
孙蓓欧好王仟陆
关键词:丙泊酚急性肝损伤脓毒症自噬
不同浓度氧通气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CPB)前后予以不同的吸入氧浓度通气对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组:100%FiO2组(n=9);L组:50%FiO2组(n=9)。H组CPB前和CPB再灌注期开始后应用100%氧气机械通气,L组相应时间应用50%氧气机械通气,两组患者入ICU后均采用50%氧气机械通气。于CPB前、CPB后60min记录CO、CI、SV,同时抽取静脉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结果H组患者转流前后CO、C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L组患者CO、CI在CPB后60min明显高于CPB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后60min两组患者血浆SOD活性均下降,MDA产生增加,H组SOD消耗较多(P<0.05),MDA含量高于L组(P<0.05);CPB后60min两组患者的cTnT较CPB前均显著升高,H组显著高于L组。结论在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予以50%氧气通气,有利于减轻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心肌损伤。
李春玲蔡宏伟钟涛孙蓓龚华
关键词:体外循环氧浓度瓣膜置换术心功能
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流量对颈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不同灌注流量对颈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湘雅医院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共45例。分为G1,G2,G3组,灌注流量分别为(62±2),(72±2),(82±2)mL/(kg·min)。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CPB开始后10 min(T3),20 min(T4),40 min(T5),60 min(T6)及CPB结束后20 min(T7),利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测量,并记录灌注流量、颈总动脉管径(diameter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D)、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V)、颈总动脉血流量(flow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CCAF)、颈内动脉管径(diameter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D)、颈内动脉峰值流速(peak velocity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V)和颈内动脉血流量(flow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F)。用α稳态法在CPB期间转机前(P1)、CPB期间体温降至最低(P2)、CPB复温至35℃(P3)、CPB停止后20 min(P4)和2 h(P5)行血气分析,对比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乳酸水平。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患者拔管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3组患者Hb和乳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P2~P5各时间点的Hb水平均比P1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2和P3时Hb水平最低。P3~P5各时间点的乳酸水平均比P1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前患者左右两侧CCAD,CCAV,CCAF,ICAD,ICAV,ICA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间CCAV和CCA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比较:T2~T6的CCAV较T1明显下降(P<0.05);T7的CCAV较T3~T6明显回升(均P<0.05),但仍然明显低于T1(P<0.05)。T2~T5的CCAF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3时,G1组的ICAV低于G3组(P<0.05);在T4时,G1组的ICAV低于G2组,G2组的ICAV低
管玉蛟孙蓓宋宗斌蔡宏伟
关键词:体外循环灌注流量颈动脉超声心输出量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无痛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方法】拟行无痛纤支镜检术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I组患者予丙泊酚2mg/kg缓慢静脉注射;Ⅱ组先予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5ra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III组先予氯胺酮0.5mg/kg,5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前(T。)、操作前(T。)、操作时(T:)以及术毕(T。)的心率(HR)、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呼吸频率(RR)以及丙泊酚用药剂量、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I组,Ⅱ组HR,MAP,RR,SpO:于T。时间点均较T。明显下降(P〈O.05),Ⅲ组各参数于T1,T2,T。各时间点与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II组,Ⅲ组丙泊酚用药量较I组明显减少(P〈O.05),Ⅱ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Ⅲ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纤支镜检查术,麻醉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用药方式。
王瑞珂李春玲钟涛张丽娜孙蓓郭曲练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
控制通气氧浓度对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CPB)前后予以不同浓度氧通气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8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组:100%FiO2组(n=9);L组:50%FiO2组(n=9)。H组CPB前和CPB再灌注期开始后应用100%氧气机械通气,L组相应时间应用50%氧气机械通气。于CPB前、CPB后1 h、CPB后6 h同步抽取桡动脉血、肺动脉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并根据公式计算出氧分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者PaO2/FiO2在CPB后1 h均较CPB前明显降低(P<0.05),CPB后6 h时,L组的氧合指数恢复至CPB前水平,但H组仍明显低于CPB前(P<0.05),且低于同时点的L组(P<0.05)。在CPB后1 h,H组患者的RI、Qs/Qt明显高于CPB前(P<0.05),且高于同时间点的L组患者(RI:P<0.05,Qs/Qt:P<0.01)。CPB后1h两组患者血浆SOD活性均下降,MDA产生增加,H组SOD消耗较多(P<0.05),MDA含量高于L组(P<0.05)。【结论】在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予以50%氧气通气,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损伤,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
李春玲孙蓓蔡宏伟任飞白念岳龚华
关键词:体外循环
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在窒息家兔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单独使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以及联合用药对冠脉灌注压(Coronary Perfusion Pressure,CPP)以及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的影响,比较不同血管升压药物对窒息型心跳停搏家兔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40只家兔均在呼气末夹闭气管8 min,制作窒息型心跳停搏模型后,开始心肺复苏。家兔分为4组,分别予生理盐水、肾上腺素(45μg/kg)、血管加压素(0.8 U/kg)和联合用药(肾上腺素45μg/kg+血管加压素0.8 U/kg)。【结果】ROSC家兔在复苏期间的CPP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组(P<0.01)。联合用药组的CPP在DA1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另3组(P<0.01);ROSC率及2 h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血管加压素组(P<0.05)。在存活家兔中,肾上腺素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使用的肾上腺素平均剂量均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结论】有效提高CPP对自主循环恢复意义重大。在窒息型心跳停搏家兔心肺复苏期间,联合使用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能显著提高冠脉灌注压和复苏成功率;且有效减少肾上腺素的用量,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欧好杨明施孙蓓彭玥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窒息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类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单用与联用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单用与联用血液灌流(H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CVVH+HP组治疗42次,CVVH组治疗45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PaO2/Fi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均〈0.05),LPS、TNF-α、IL-1、CRP、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VVH+HP组疗效优于CVVH组(P均〈0.05)。CVVH+HP组与CVVH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0%和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CVVH联用HP较单用CVVH能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赵双平邬娇艾宇航孙蓓徐道妙郭曲练
关键词: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腰椎手术病人胃黏膜pH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腰椎手术病人胃黏膜pH的影响。【方法】20例腰椎骨折椎板减压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0例:一组单纯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另一组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联合组)。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55-60mmHg,80min后停止降压。联合组在麻醉诱导后以50ml/h的速率输入6%HES(贺斯)15ml/kg,手术开始前完成血液稀释,术中降压同对照组。联合组于诱导后动脉王管完成时(AHH前,T0,基础值)、手术开始即刻(AHH后,降压前,T1)、降压后80min(T2)、停降压后60min(T3),对照组于相应时间点,测定动脉血pH(pHa)、动脉血CO2(PaCO2)、动脉乳酸(Lac)、PiCO2与PaCO2之差[P(i-a)CO2]、胃黏膜pH(pHi)。两组病人术后均进行随访。【结果】本研究中pHa、Lac在两组间及各组内的差异无显著性。与T0点相比,对照组在T2点胃pHi明显下降(P〈0.05),P(i-a)CO2明显升高(P〈0.05);在T3点均回复到基础水平。胃pHi及P(i-a)CO2在联合组不同时点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T2点时胃pHi、P(i-a)CO2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两组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维持MAP在55-60mmHg水平80min,没有影响胃黏膜的酸碱平衡,可认为能维持胃黏膜的灌注及氧合。
孙蓓蔡宏伟任飞焦赫娜孙辉平
关键词:氢离子浓度血液稀释
硬膜外持续泵注罗哌卡因阻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持续泵注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拟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0.75%罗哌卡因组持续泵入给药组(A组)和0.75%罗哌卡因组间断给药组(B组)。两组均在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并给予实验量后,A组(30例)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2mL,然后以6mL/h的速度用微泵持续输入;B组(30例)注入0.75%罗哌卡因15mL,在80min后时追加6mL。分别测定麻醉前及硬膜外给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首次注药后至手术结束时针刺皮肤测阻滞平面,同时记录改良Bromage评分,术中肌松质量由手术者评定(手术者为同一组人),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记录术中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B组在90min左右时血压出现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麻黄素使用病例数较少(P<0.05)。两组间皮肤阻滞平面、Bromage评分和术中肌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泵入罗哌卡因的给药方法既可以达到间断给药法同样的麻醉效果,又避免了间断法造成血压大幅波动的缺点,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给药方法。
李民蔡宏伟任飞陈江辉孙蓓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多元互动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麻醉设备学教学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本研究围绕多元互动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结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学专业麻醉设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详细展示了麻醉设备学课前互动教学准备工作、线上课堂中的互动教学、课堂外互动教学的延展和互动教学的评估反馈机制整个实施流程。通过建立"主持人—嘉宾—观众"模式,实现线上直播效果最大化;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360度具象化讲解,打通线上教学中上线不上课、学生无思考等痛点、堵点,推进线上教学质量、效率双提升。在后续教学实践中,还需在教师人才素质提升、高效人才团队搭建,以及教学实际应用价值评估体系建设等问题上持续改进。
宋宗斌孙蓓张艺莹王锷郭曲练黄长盛
关键词:多元互动线上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