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学梁

作品数:31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金融
  • 7篇行为金融
  • 7篇家庭
  • 5篇噪声交易
  • 5篇噪声交易者
  • 5篇资产
  • 5篇交易
  • 5篇交易者
  • 5篇股票
  • 4篇中国家庭
  • 4篇流动性
  • 4篇股票流动性
  • 3篇行为金融学
  • 3篇投资组合
  • 3篇资产投资
  • 3篇金融发展
  • 3篇金融学
  • 3篇家庭负债
  • 3篇股票市场
  • 3篇负债

机构

  • 29篇青岛大学
  • 7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青岛酒店管理...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30篇吕学梁
  • 6篇杨春鹏
  • 4篇吴卫星
  • 4篇姜伟
  • 3篇王连华
  • 2篇杨德平
  • 1篇张宗强
  • 1篇孙继国
  • 1篇李莉莉
  • 1篇黄蕊
  • 1篇张丽
  • 1篇李小林
  • 1篇李小刚
  • 1篇王霆
  • 1篇王美玲
  • 1篇孙雪莹

传媒

  • 9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科学决策
  • 2篇价值工程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上海金融
  • 1篇山东经济
  • 1篇南方金融
  • 1篇时代金融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经济与管理评...
  • 1篇金融经济学研...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收入差距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O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会显著降低居民幸福感,这种负向效应主要通过家庭消费进行传导的;农业户口、较低和较高两个收入阶层、教育水平较低的居民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抑制作用更强。
吴翠红吕学梁
关键词:收入差距居民幸福感
“不患寡患不均”——基于消费相对剥夺的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2023年
近年来,“负债消费”已经成为诸多中国家庭消费新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家庭部门杠杆率的攀升,这是否能够切实提高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值得深入探讨。通过使用2017年和2019年的CHFS混合截面数据,综合考察了家庭负债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消费相对剥夺和健康渠道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负债可以通过缓解消费相对剥夺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但因为负债恶化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幸福感的负向效应,这种正向效应被掩盖了;负债缓解消费相对剥夺提升幸福感的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享受型消费中,且主要是非住房负债发挥了作用。此外,该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财富水平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弱势群体”,且主要发生在非一线城市。研究拓展了负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分析,政府和有关金融机构应“扬长避短”,完善信贷产品供给结构和配套政策,发挥负债对于建设“幸福中国”的积极作用。
吕学梁马吉雨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被引量:19
2005年
与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企业经营灵活性的价值。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实物期权方法能够正确定价企业经营灵活性的价值,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吕学梁王连华
关键词:实物期权方法价值评估企业并购期权理论灵活性
金融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家庭投资组合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家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同时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变化的金融体系和环境会对家庭财富保值、增值,家庭投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现有的关于家庭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家庭投资的财...
吕学梁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投资组合
金融排斥水平测度及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了金融排斥指数的测度模型,并基于2009~2013年间省际数据对中国各省份的金融排斥程度、以及居民收入和金融排斥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排斥与城镇居民收入有关,而与农村居民收入无关。
孙雪莹吕学梁张宗强
关键词:金融排斥变异系数法
证券投资的非线性认知期望收益
2007年
在行为金融的假设框架下,基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分布和不确定风险厌恶特征,提出了刻画证券投资收益的非理性认知期望收益和非线性认知期望收益模型,研究了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对认知期望收益的影响。结果为,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和投资者对不确定投资的风险厌恶,投资者对证券投资收益的测算,不是传统金融理论所刻画的理性期望收益(基于历史数据决定或由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决定),而是由投资者的一些非理性特征来决定。
杨春鹏吕学梁杨德平姜伟
关键词:行为金融
投资心理与基于信息熵的认知风险被引量:3
2007年
以信息熵为基础,提出了理性投资者的认知风险度量模型和过度自信心理的投资者的认知风险度量模型。在已知认知概率分布的条件下,分析了投资者的认知风险,结果表明:理性投资者的认知风险具有一致性,而过度自信投资者的认知风险比理性投资者的认知风险小,并且过度自信程度和认知风险为负相关关系。
姜伟杨春鹏吕学梁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息熵过度自信
噪声交易与股票流动性关系的行为金融学解释被引量:6
2005年
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进展为传统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文章根据噪声交易者模型,考虑了噪声交易者的认知偏差和反应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价格冲击模型,对于噪声交易和股票流动的关系给出了一种新的行为金融学解释,并且通过设定参数进行模拟,具体描绘了噪声交易对于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吕学梁杨春鹏
关键词:噪声交易者股票流动性
中国城镇家庭资产配置及国际比较——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被引量:61
2013年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并将所得结果与国外研究进行了比较,本文得到两个主要结论:第一,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更多的投资于房产,而对基金投资的参与率和参与度相对较低;第二,中国家庭的股票投资参与率与年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家庭参与股票、基金等资产投资的参与率和投资参与度与财富呈现出"钟型"特征关系。
吴卫星吕学梁
金融发展对家庭投资组合的影响:基于区域差异的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文章通过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对微观个体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家庭投资组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家庭投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金融行业的影响有所不同,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对于家庭股票和基金投资产生较强的正向影响,而银行业发展对于家庭基金投资产生了一定的负向影响。
吕学梁吴卫星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PROBITTOBIT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