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新
- 作品数:17 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宁南山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土壤干层水分动态及草粮轮作恢复效应被引量:39
- 2008年
- 以各类作物农田水分为对照,连续两年对宁南山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深层土壤水分以及10年生苜蓿地耕翻后轮作不同年份作物农田的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干层深度与厚度先增加后减小。3年生苜蓿干层深度为720cm,6年生干层最深可达1000cm以下,10年生干层深度为920cm,3—12年生苜蓿地0—700cm土层基本上均属于土壤干层范围。苜蓿地0—800cm土壤湿度随生长年限增加而降低,2004年测定的4、7年生和12年生苜蓿地0—7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30%、5.22%和5.01%;2005年测定的3、6年生和10年生苜蓿地0—800cm土层湿度分别为6.26%、5.60%和5.27%;而800~1000cm土层湿度在一定年限后有恢复趋势。300cm为苜蓿地降水下渗的最大临界深度,300cm以下土壤干层一旦形成,将长期存在,7—12年生苜蓿300~700cm土层湿度仅维持在4.0%左右。苜蓿地和农田的土壤干层厚度与湿度有较大差异,草粮轮作可使苜蓿土壤干层水分基本恢复到农田湿度,而且轮作年份越长,土壤各层次水分恢复效果越好,10年生苜蓿轮作18年后土壤水分基本恢复到农田状态。
- 刘沛松贾志宽李军任小龙李永平刘世新
- 关键词:土壤干层草粮轮作
- 宁南山区旱地苜蓿垄沟集水种植生物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2
- 2006年
- 皆对干旱半干旱旱作农业区降水资源严重短期的黄土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草后,以旱地苜蓿草田生物产量实现高效节水增产为目的,以径流农业原理与生产紧密结合,通过旱作农田采用垄沟微集水节水增产种植技术,选择不同垄沟比种植带型,构件沟垄相间的垄面产流区和沟内带状微集水种植区,使牧草作物在全年生长期对有限降雨量实行时间与空间的有效富集,其产生水分叠加效应,对其草田宏观水分生态循环及其提高抗旱调控能力相应水分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提高草田水分生态系统目标性调控能力,并总结出与之配套垄沟集雨种植带型,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旱地苜蓿对水分的满足率和水分生产效率。
- 李永平贾志宽刘世新韩青芳常克勤上官周平
- 关键词:旱作农田退耕还草节水增产
- 专用肥对紫花苜蓿的增产效应试验
- 2007年
- 通过在机井补充灌溉的三年生苜蓿地设专用肥基施量、肥效与水分生产效率(WUE)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苜蓿专用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较不施肥增产14.56%-50.46%,其中苜蓿专用肥较普通过磷酸钙在等量(40kg/667m^2)条件下,增产15.03%,净增收670.5元/hm^2,收益率提高14.71%,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5.1%。
- 王天宁刘世新赵强袁志珍吴进财
- 关键词:紫花苜蓿补充灌溉专用肥增产效应水分生产效率
- 宁夏半干旱偏旱区旱地引进苜蓿品种适应性及生态耗水状况被引量:2
- 2009年
- 2003-2005年对引进的15个苜蓿品种在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不同品种生长速度和地上生物产量不同,水分生产效率和耗水强度各有差异。第二年生长期耗水强度17.4-22.95 m^3/(hm^2.d),其中当年第一茬占全年65%-71%。第二年以后土壤水分出现亏缺状态,0-2 m土壤水分亏缺60.9-123.5 mm,平均87.8 mm,生产年度(包括非生长季节)同层土壤水分亏缺值高达121.9-165.5 mm,平均143.1 mm,生产年度土壤缺水系数为0.454-0.607。根据品种各综合性状指标生态适应性分析,对引进品种进行了种植区域界定,并按土壤水分逐年亏缺量下限频率(P=70%)推算,半干旱偏旱区旱地苜蓿适应当地多年降水资源的效益型生长年限不超过5年就需进行粮草轮作。
- 李永平刘世新贾志宽上官周平李明芳曹秀霞
- 关键词:退耕还草苜蓿品种水分亏缺草田轮作
- 起垄覆膜集水技术对苜蓿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结合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旱地牧草种植结构,针对紫花苜蓿生产中存在的管理粗放,土壤水分周期性严重亏缺而导致鲜草生产力低下等问题,通过布设多种集水带型比,系统测定了不同田间起垄覆膜集水技术在不同降水条件下对苜蓿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水种植能有效的调控农田水分分配机制,增加苜蓿生长期的水分供应量,使草田垄沟产流效率达到60%-84%,田间蓄墒率提高13.0%-18.9%,水分供应满足率提高11.30%-21.60%,同时该技术降低了苜蓿受干旱胁迫时的土壤水分亏缺度,采用集水种植土壤水分亏缺系数为0.1656-0.2892,而露地种植(CK)土壤水分亏缺系数为0.5364,有效的改善了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 李永平贾志宽刘世新上官周平
- 关键词:水分亏缺水分供应旱地
- 宁南旱区不同草粮轮作方式中前茬对春小麦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2003-2005年在宁南旱区将10年生苜蓿耕翻后进行了9种轮作方式的试验,研究不同轮作方式中前茬对第三年春小麦产量、土壤养分、pH值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方式下的第三年春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pH值、酶活性各指标间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0-6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下降,降幅分别为0.05-2.24 g/kg,0.019-0.325 g/kg,0.118-12.280 mg/kg和8.87-166.88 mg/kg,pH值下降0.03-0.31。前一二年轮作作物对水肥料的消耗有叠加效应,且随耕作年限递减。轮作第一年作物对养分的消耗是主要的,而且作物种类不同,消耗量不同。第一年为春小麦的轮作方式对土壤氮素和磷素消耗最少,为谷子时次之,为马铃薯时最多。谷子是喜钾作物,前茬有谷子参与时对土壤速效钾消耗最多,有马铃薯时次之,有春小麦时最少。3种类型作物搭配组合的轮作方式,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降低最多。轮作方式中马铃薯和谷子产量高,耗水量大,导致土壤盐碱性保持较高水平。作物连作导致土壤脲酶活性降幅较大,马铃薯连作使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禾本科作物连作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
- 刘沛松贾志宽李军杨宝平刘世新李永平
- 关键词:宁南旱区草粮轮作春小麦
- 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旱地苜蓿垄沟集水种植产流蓄水耗水特征及水肥调控效果
- <正>本文结合宁夏半干旱偏旱区气候特点和旱地苜蓿生产现状,应用农田径流原理,以农田大垄沟集水种植技术的创新和耕作栽培技术的改变,选择不同垄沟比集水种植带型比,布设题试验, 系统研究旱地紫花苜蓿耗水规律、不同阶段土壤水分动...
- 李永平贾志宽刘世新景继海韩青芳上官周平
- 关键词:耗水量水分亏缺
- 文献传递
- 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对固原市农业综合生产力要素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固原市农业生产现状,对固原市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前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后总投入要素增长对于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由5.521增长到6.536,说明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项目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促进作用,固原市未来要继续大力实施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实施生态修复与重建,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优化结构调整,突出区位特色产业,发展节水型农牧业,拓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 范克钧李永平王秀琴王天宁刘世新
- 关键词:生态经济综合生产力生产函数
- 宁南旱作农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宁南旱作农区是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如何在干旱条件下提高苜蓿产草量,成为农业生态经济研究的战略课题。通过对苜蓿施肥梯度、施肥模式的试验研究,在宁南地区当年生苜蓿地以过磷酸钙500 kg/hm2,尿素43 48 kg/hm2 作为底肥施入效果最佳;多年生苜蓿则以过磷酸钙300 kg/hm2、尿素60 kg/hm2 施入效果最佳。
- 孙兆敏贾志宽韩清芳刘世新丁瑞霞
- 关键词:宁南旱区苜蓿施肥模式
- 垄沟集水种植对土壤有效蓄水量及谷子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2
- 2007年
- 以谷子为供试材料,在半干旱偏旱区研究了不同垄沟集水带型对土壤有效蓄水量、不同生育阶段生长量、生长速率和植株光合系统各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水种植方式蓄水作用效果明显,其中以垄沟比60:60带型效果最好;谷子垄沟集水种植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值均较露地种植对照(CK)高,平均穗长、小穗数和穗粒重分别较对照增加3.9~5.4cm、9.8~16.8个和5.20~5.25g;垄沟集水种植谷子的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Rs)和水分生产效率(WUE)值分别较露地种植(CK)提高31.83%,42.62%,24.50%和9.6%。
- 李永平刘世新贾志宽聂俊峰曹秀霞李明芳
- 关键词:旱地谷子蓄水量生长量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