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秀兰

作品数:118 被引量:1,25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5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9篇教育
  • 20篇高等教育
  • 15篇大学生
  • 15篇高校
  • 11篇社会
  • 8篇学术
  • 8篇就业
  • 7篇教育公平
  • 7篇教师
  • 7篇本科
  • 6篇学业
  • 6篇文化
  • 6篇城乡差异
  • 5篇学科
  • 5篇农村
  • 5篇女性
  • 5篇文化资本
  • 5篇教育改革
  • 4篇院校
  • 4篇弱势群体

机构

  • 114篇南京大学
  • 6篇南京特殊教育...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江苏省教育科...
  • 1篇浙江工商职业...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九江职业大学
  • 1篇韩国圆光大学
  • 1篇南京科技职业...

作者

  • 114篇余秀兰
  • 8篇龚雪
  • 6篇蔡翮飞
  • 5篇张红霞
  • 3篇宗晓华
  • 2篇孙荪
  • 2篇赵富春
  • 2篇吕林海
  • 2篇周菲
  • 2篇叶章娟
  • 2篇李文
  • 2篇牟宗鑫
  • 2篇王娜
  • 1篇倪娟
  • 1篇熊静
  • 1篇倪亚红
  • 1篇袁旦
  • 1篇龚放
  • 1篇戴艾芳
  • 1篇郑琼鸽

传媒

  • 15篇高等教育研究
  • 11篇江苏高教
  • 7篇教育发展研究
  • 4篇高教探索
  • 3篇南京师大学报...
  • 3篇上海高教研究
  • 3篇复旦教育论坛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江苏教育研究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教育学术月刊
  • 2篇研究生教育研...
  • 2篇重庆高教研究
  • 1篇人民论坛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高中与大学衔接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3
2015年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龚雪余秀兰
关键词:衔接
惯习滞后:低年级直博生学业不适的表现及形成机理
2023年
“直博”制度在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逐渐显著,然而低年级直博生在本博跨域阶段存在学业适应困难,一定程度上挫败了他们的学业发展信心。本文运用布迪厄的惯习滞后理论,探究低年级直博生学业不适的表现及其生成机理。研究发现,本博场域间评价标准与学习方式的严重脱节致使低年级直博生骤然体验到经验失灵的无措感,而惯习滞后矛盾、学术预演缺失、外部支持阙如等因素又给低年级直博生适应学术环境造成了掣肘。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夯实根基、优选人才以及引导适应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能为直博生抵抗惯习滞后、持续学术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欧阳宁凌伊余秀兰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女性就业:政策保护与现实歧视的困境及出路被引量:24
2014年
建国60多年来,我国保护女性就业的政策在不断完善与强化,但调查数据显示,现实中女性劳动不受保护和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所谓"保护越多女性就业越难"的状况。从制度的视角,历史地、比较地分析我国对女性的就业保护政策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福利制度的变迁,发现市场经济中用人单位对女性就业保护承担过多责任是主要原因。因而,解决女性就业问题的根本不在政府的居高临下的"保护",而在建立多元支持的社会福利制度。
余秀兰
关键词:女性就业社会政策歧视市场经济
贫穷限制了想象?寒门大学生社会认知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客观阶层差异为不同阶层创造各自的认知模式,并影响具体的社会认知表现。本研究试图关注寒门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以发现社会阶层如何影响其认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N大学21名寒门大学生作为样本,另访谈9名非寒门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情境主义社会认知,寒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消极倾向,社会环境感知中的“情境归因”“情绪感染”具有消极特征,人际关系策略中的“不信任感”可能是阶段性的;而社会环境感知中的“需要外部环境支持”“相信社会阶层可以流动”以及人际关系策略中的“高人际敏感度”体现他们相信或寄希望于社会阶层可以实现流动。贫穷限制想象具有阶层性、主观性及情境性。他们的社会认知有实现优化的可能。
蔡翮飞余秀兰刘小瑜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社会阶层社会认知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平等发展的体系建设思考被引量:7
2019年
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定困境,导致社会人群产生认知偏见。但高职教育事实上为学生提供了体面生活的机会、更多创业的可能、避免了失业和非技术就业,扶助弱势家庭子女实现代际的向上流动。故为了使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分流和社会再生产的需要,仍需完善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高职教育培养机制与培养目标,在横向上分类培养及提升、融合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在纵向上推动高职教育建立全周期开放学习与循环学习平台。
邹茜茜余秀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抑或职业教育:教育价值观视域下的选择被引量:19
2020年
本研究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探讨了人们的教育价值观、选择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意愿,以及教育价值观对选择教育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人们普遍重视教育的价值,并且重视教育的内在价值胜过其外在工具价值;人们更愿意选择普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人们越重视教育,就越倾向于选择普通教育,而且受教育水平在教育价值需求与教育类型选择意愿间起调节作用,受教育水平越高,两者的关系越强。职业教育实现从等级分层到等位分类的跨越,既要提升教育质量,也要彰显功能特色与价值,还要加大宣传以引导人们基于教育价值需求的理性选择。
余秀兰
关键词:教育价值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读大学无用:大学价值的时代遭遇
当下社会各界正对"读大学有无用"论题缠讼不休,使大学成为众矢之的.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网络论坛上近32.2万字的讨论帖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的价值在当下正遭遇种种危机,公众心中呈现出种种"...
龚雪余秀兰乔俊鸽
关键词:大学价值读书无用社会流动
高层次的教育并不一定带来好的收入和职业地位
2016年
曾经,“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是社会上流行的口号.教育是中国亿万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弟的一剂强心针.
余秀兰
关键词:教育家庭贫困
济困育人:新时代发展型资助的探索
2023年
随着我国绝对贫困的消除,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方式也要相应发生转变,由“济困”为目标的保障型资助转向以“济困育人”为目标的发展型资助。发展型资助是除传统的物质资助之外,通过项目、活动、日常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济困、育德、育能、育心,最终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国各地已经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型资助方式,但还需继续拓展与完善,使资助活动持续化、系统化、制度化,真正保障学生不因经济等困难而阻碍发展。
余秀兰
乡土化? 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4
2008年
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常有"乡土化"和"城市化"两种模式之争,而事实上两种模式都存在问题。走出困境,必须跨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多元的农村教育理念,追求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余秀兰
关键词:农村教育乡土化城市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