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燕

作品数:49 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环保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群落
  • 8篇底栖动物
  • 7篇大型底栖无脊...
  • 7篇底栖无脊椎动...
  • 7篇水质
  • 7篇浮游
  • 5篇水华
  • 5篇水源地
  • 5篇太湖
  • 5篇浮游动物
  • 4篇底栖动物群落
  • 4篇动物群
  • 4篇动物群落
  • 4篇饮用水源
  • 4篇饮用水源地
  • 4篇生态系统
  • 4篇钱塘江流域
  • 4篇群落结构
  • 4篇蓝藻
  • 3篇遥感

机构

  • 48篇浙江省环境监...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浙江万里学院
  • 3篇江苏省环境监...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杭州市环境监...
  • 1篇浙江天元生物...
  • 1篇杭州市环境保...
  • 1篇辽宁省环境监...
  • 1篇浙江省环境保...
  • 1篇浙江清华长三...

作者

  • 48篇于海燕
  • 13篇胡尊英
  • 12篇韩明春
  • 11篇周斌
  • 11篇王备新
  • 10篇徐杭英
  • 8篇俞建
  • 6篇晁爱敏
  • 6篇张自力
  • 6篇李共国
  • 6篇周胜利
  • 5篇张勇
  • 5篇俞建
  • 4篇邵卫伟
  • 4篇马勇
  • 3篇俞洁
  • 2篇刘东晓
  • 2篇陈凯
  • 2篇刘朔孺
  • 2篇顾卿

传媒

  • 6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3篇环境监控与预...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太湖富营养化调查及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综合利用TN、可溶性无机氮(DI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TP和浮游植物等指标,通过参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及浮游植物优势种法评价了南太湖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1)南太湖夹浦、新塘、小梅口、幻溇4个断面的TN质量浓度为1.80~2.53 mg/L,TP质量浓度为0.08~0.11 mg/L,DIN质量浓度为0.55~1.10 mg/L,Chl-a质量浓度为6.4~19.2μg/L。(2)夹浦、新塘和小梅口3个断面的综合营养状态均为轻度富营养,幻溇断面为中营养。南太湖综合营养状态水平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的趋势。(3)南太湖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演替过程为鱼腥藻(Anabeana)→微囊藻(Microcystis)→拟浮丝藻(Planktothricoides),但均属于蓝藻。因此,浮游植物优势种法评价的南太湖富营养化水平为重富营养化,但该方法由于不确定性较大,一般只作为参考。
晁爱敏于海燕周胜利张自力胡尊英
关键词:富营养化评价叶绿素A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的渤海海冰变化趋势及特征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卫星遥感数据的分辨率、采集频次、获取方式等特点,将MODIS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到渤海海冰遥感监测中。通过海冰在可见光和红外光波段的光谱存在特定差异的特性,对海冰发生面积进行提取。同时对渤海海冰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完整地监测到海冰从发生到极盛再到消退的全过程。同时,在海冰发生最为严重的时段,对辽东湾海域进行了密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在海冰监测中有着及时、准确的优势。
周斌张自力于海燕
关键词:MODIS海冰
基于底栖动物预测模型构建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河流健康被引量:16
2017年
提高生物完整性指数(integrity of biotic index,IBI;又称多参数指数multi-metric index,MMI)在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稳定性是水生态完整性评价和水环境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2004—2011年在浙江省多个河流采集的227个点位的底栖动物和水质理化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样点及其对应流域的自然预测因子(如地理形态学、气候学)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随机森林模型方法定量时间和空间尺度自然变量对生物群落的影响,构建基于预测模型控制自然因子影响方法和常规方法的MMI,并比较它们的表现力.结果表明:基于预测模型法和基于常规方法构建的MMI的核心组成参数存在差异,随机森林模型中自然预测因子对预测模型MMI构成生物参数的解释量介于11.4%~61.2%.预测模型方法提高了MMI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但其敏感性和响应性低于常规方法的MMI.最近距离方法表明,9个评价点位和1个严重受损点位的自然属性与参照点位的自然属性存在差异性.在计算参照点位自然属性代表性范围的基础上,采用预测模型方法控制自然变量可以提高MMI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同时降低评价结果出现Ⅰ型(将健康水体误判为受损水体)或者Ⅱ型(将受损水体误判为健康水体)错误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完整性指数评价稳定性和表现力提供方法支持.
陈凯于海燕张汲伟王备新陈求稳
关键词:自然梯度季风气候
浙江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库的建设与规范研究
近年来,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建议指导下,各省市相继展开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土壤样品库的建立是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样品库的建立不仅仅是样品本身的完整保存,其对应相关信息的完整、质量的保证也都有着...
周斌于海燕
关键词:土壤数据库
文献传递
浙江水源地河流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通径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明水源地河流浮游动物多样性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参数监测水质,2010–2014年间,我们于每年的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对浙江2个水源地河流采样站(H1站和H2站)展开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性调查,同时测定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H1站和H2站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387.4 ind./L和873.0ind./L,小型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丰度分别占92.8%(H1站)和91.5%(H2站)。两采样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优势种均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trigla)、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多元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氮磷比是轮虫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波动的限制因子,主要通过总磷含量对轮虫类H′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春季氮磷比是轮虫类H′指数发展的决策因子;秋季氮磷比可通过总氮含量对轮虫类H′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冬季氨氮、总氮含量分别是甲壳动物体积多样性指数(Hs)的决策因子和限制因子。夏季溶解氧含量是总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d)波动的限制因子,主要通过pH值对d指数产生较大的间接正向作用,作用机制表现为轮虫类H′指数随着夏季溶解氧含量的升高呈极显著上升(P <0.01),而甲壳动物Hs指数则显著下降(P <0.05)。水源地河流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浙江水源地生态学监测提供了可能性。
李共国李平徐杭英于海燕俞建
关键词:河流轮虫甲壳动物通径分析水源地
钱塘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和主要的水源地之一,流域内行政区域主要包括杭州市、衢州市、金华市、诸暨市(县级)和遂昌县,在浙江省可持续发展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系统分析了钱塘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将钱塘江流域划分为20个生态功能区,指出了各功能区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同时,在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为明确钱塘江流域生态保护重点、统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依据。
于海燕俞洁陈英旭胡尊英韩明春王飞儿
关键词: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区
浦阳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公众调查及分析
2019年
维持河流健康有助于实现河流开发与保护并重、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看,浦阳江目前已进入到从水质改善向生态恢复过渡的阶段转变期。这对浦阳江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片面强调污染防治向生态治河的综合性理念转变。公众调查结果发现,总体水质情况良好,上游段最优,其次为近郊段,城区段和郊区段一般。结合河岸景观质量、休闲娱乐适宜性、水质和水量等定性调查结果显示,浦阳江景观舒适度上游段较高,城区段和近郊段次之,郊区段一般。通过浦阳江流域公众调查,帮助公众明确自身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协调各相关利益群体的矛盾,确保环境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促进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为水流域资源优化管理与决策奠定基础。
魏铮周胜利于海燕周莹
关键词:公众参与水环境现状生态用水
中国淡水微囊藻的一个新记录种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微囊藻在全球范围内报道了约52种,中国记录报道的有22种。在对南太湖浮游植物调查中,发现我国微囊藻属的一个新记录种: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 botrys TEILING 1942)。对该种的形态及判断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同时与国内已记录报道的放射微囊藻作了全面比较。
晁爱敏于海燕魏铮徐杭英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方法优化研究
针对国内现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标准测试方法中存在的结果重现性不佳、误差较大等不足,在充分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最新修订方法(ISO11348-2007)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的优化改良,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新增了发光...
马勇于海燕
关键词:发光细菌
文献传递
杭州湘湖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藻株的分离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是一类具有固氮能力的丝状水华蓝藻,由于它可以产生拟柱孢藻毒素(Cylindrospermopsin,CYN)以及较强的入侵性,因此被广泛关注.在全球范围内,拟柱孢藻水华的暴发频率和范围显著增加.在中国,拟柱孢藻的分布呈现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扩散的特点.目前国内仅发现两株产CYN藻株,均为2012年分离自杭州湘湖的藻株.2020年9月从杭州湘湖分离到一新拟柱孢藻藻株,经形态学特征鉴定为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基因测序表明该藻株和2012年分离自湘湖的一株有毒拟柱孢藻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3个碱性的差异,和其他地区的拟柱孢藻的16S rRNA基因序列也表现出99.5%以上的相似性.通过对CYN合成基因片段的cyrA,cyrI和cyrJ的PCR检测,该藻株呈现阳性反应.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化学检测,该藻株产CYN毒素,产毒量为1258.6μg/g.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产CYN的藻株库,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其具有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研究再次验证了产CYN的拟柱孢藻的检测方法,包括DNA检测及HPLC化学检测.湘湖作为杭州萧山重要的饮用水备用水源,建议在今后的水环境监测和管理中引入拟柱孢藻和CYN监测.
晁爱敏于海燕肖鹏李仁辉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蓝藻水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