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念

作品数:68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23篇肝炎
  • 14篇乙型
  • 12篇病毒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淋巴
  • 10篇树突
  • 9篇淋巴细胞
  • 9篇慢性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8篇发热
  • 7篇亚群
  • 7篇外周
  • 7篇外周血
  • 7篇细胞亚群
  • 7篇淋巴细胞亚群
  • 7篇TOLL样受...
  • 6篇血小板
  • 6篇血小板减少

机构

  • 66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明基医院

作者

  • 68篇陈念
  • 52篇李军
  • 35篇韩亚萍
  • 34篇刘源
  • 33篇董莉
  • 31篇黄祖瑚
  • 26篇孔练花
  • 13篇蔡洁
  • 13篇金柯
  • 9篇赵晓玲
  • 8篇李爽
  • 8篇万玉峰
  • 8篇蒋龙凤
  • 7篇严友德
  • 6篇周东辉
  • 6篇翁亚丽
  • 6篇刘智慧
  • 4篇王瑞云
  • 4篇张永祥
  • 4篇沈艳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全...
  • 5篇江苏医药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检验医学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单细胞悬液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比较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肝脏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方法分别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例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3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作肝脏穿刺活检,用单细胞制备仪或物理研磨方法将肝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肝组织中淋巴细胞经4种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FCM)上作四色荧光分析,并与外周血测定结果比较。结果单细胞制备仪和物理研磨方法制备的肝组织单细胞悬液,细胞成活率分别为92.4%和91.5%;检测肝组织单细胞悬液中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对照组和慢性肝病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IH组和CH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检测,HCC组和CH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组织和外周血相应项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2种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能满足FCM检测的特殊需要;肝脏组织中淋巴细胞与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韩亚萍刘源李军陈念董莉蔡洁黄祖瑚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单细胞悬液肝脏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病人免疫功能的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34例重型肝炎进行PE治疗,血浆分离器采用EC-4A型,在病人治疗前后检测生化、凝血指标.同时即刻用流式细胞...
刘源李军韩亚萍陈念严有德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肝炎血浆分离器淋巴细胞亚群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低下
目的研究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nocyte origin dendric cells,moDC)的 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的表达, 探讨 ...
万玉峰孔练花韩亚萍李军董莉刘源陈念黄祖瑚
文献传递
一种耳部治疗用针灸针
一种耳部治疗用针灸针,包括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接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该耳部治疗用针灸针可以通过旋转第一套筒来调节针灸针扎入患者皮肤的深度,避免了针灸针穿透患者...
赵晓玲董莉张朝晖陈念高晓露刘智慧
文献传递
肝病患者的肝组织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比较
目的探讨肝脏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方法分别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例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3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作肝脏穿刺...
韩亚萍刘源李军陈念董莉蔡洁黄祖瑚
文献传递
以无菌性脑膜炎为突出症状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
目的:研究以无菌性脑膜炎为突出症状的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因,提高医务工作者对伴有这种罕见症状的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一例无菌性脑膜炎为突出症状的坏死性淋巴结...
徐菱遥陈念李军金柯
关键词:无菌性脑膜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血浆置换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34例重型肝炎进行PE治疗,血浆分离器采用EC-4A型,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生化、凝血指标。同时即刻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重型肝炎患者PE治疗后ALT、AST、TBil和DBil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外周血CD3+细胞、CD3+CD4+细胞和CD3-CD19+细胞比率明显降低,CD3-CD56+细胞比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采用新型EC-4A型血浆分离器的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明显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但对患者部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近期比值有影响。
刘源李军韩亚萍陈念严有德蔡洁董莉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肝炎淋巴细胞亚群
人树突状细胞中Toll样受体的表达
目的: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动态定量分析健康成人DC表达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的种类,探讨TLR表达水平与DC成熟...
韩亚萍李军孔练花刘源陈念万玉峰黄祖瑚
文献传递
106例FUO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n,FUO)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 月到2006年5月收治的106例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病例。结果:106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最终确...
蔡洁陈念王瑞云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与不同临床感染状态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的特异性CTL,研究急性肝炎急性期和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T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表位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收集HLA—A0201阳性的5例急性肝炎急性期和6例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I,ISPOT)测定针对HBV聚合酶区(P01575—583)、包膜区(Env348—357)和核心区(Core18—27)3个CD8^+T淋巴细胞表位肽特异性CTL的数量和功能。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经P01575583、Env348—357和Core18—27三条抗原肽刺激,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患者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分别为110±13、165±17和185±20;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组SFC分别为22±4、23±5和3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9、15.2和8.0,均P〈0.05)。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患者各抗原肽特异性CTL的应答能力P01575—583〈Env348—357〈Corel8-27,其中P01575—583和Core18-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P〈0.05),而Env348—357和Core18—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特异性HLA-2402限制性Corell7-125刺激也出现SFC增加,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感染者HBV特异性CTL应答水平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多克隆CTL数量和功能低下。
万玉峰韩亚萍李军孔练花李爽董莉陈念刘源黄祖瑚
关键词:HLA抗原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