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祖瑚

作品数:167 被引量:790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1篇肝炎
  • 56篇乙型
  • 56篇病毒
  • 51篇乙型肝炎
  • 51篇细胞
  • 35篇肝炎病毒
  • 31篇抗原
  • 28篇疫苗
  • 27篇免疫
  • 24篇慢性
  • 2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2篇核心抗原
  • 19篇丙型
  • 19篇丙型肝炎
  • 17篇核酸疫苗
  • 15篇淋巴
  • 14篇树突
  • 14篇基因
  • 13篇树突状
  • 13篇树突状细胞

机构

  • 138篇江苏省人民医...
  • 24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马萨诸塞大学
  • 8篇南京红十字血...
  • 5篇南京医学院第...
  • 4篇解放军第81...
  • 4篇南京医学院
  • 4篇解放军第30...
  • 4篇无锡市传染病...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常州第三人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6篇黄祖瑚
  • 79篇李军
  • 55篇韩亚萍
  • 32篇刘源
  • 31篇陈念
  • 22篇孔练花
  • 21篇邢益平
  • 18篇董莉
  • 16篇蔡洁
  • 13篇卢山
  • 13篇刘婷
  • 12篇唐保元
  • 11篇张永祥
  • 11篇王学浩
  • 10篇周东辉
  • 10篇金柯
  • 10篇杨永林
  • 9篇万玉峰
  • 8篇严友德
  • 8篇王世霞

传媒

  • 2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江苏医药
  • 13篇中华传染病杂...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南京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医学会全...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18篇2007
  • 14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10篇2002
  • 18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分析
<正>目的研究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输入性疟疾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
周宜庆金柯徐菱遥蒋龙凤孔练花韩亚萍黄祖瑚李军
文献传递
谈谈“抗菌药物导向计划” (提纲)
黄祖瑚
有偿供血员、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HCV基因分型被引量:8
1995年
为了解本地区HCV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作者对采自66例有偿供血员、87例输血后丙型肝炎、15例散发性丙型肝炎和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共177份HCVRNA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CV基因亚型分析。结果发现除2例输血后丙肝患者系HCV-Ⅲ感染外,其余被检者均为HCV-Ⅱ感染。
黄祖瑚周东辉查文章唐保元孙南雄
关键词:丙型肝炎基因亚型
江苏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张永祥孙南雄黄祖瑚杜绍财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HCV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程度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筛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联合检测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淋巴细胞亚群、血清酶学及血细胞计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建立SFTS疾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方法。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SFTS患者24例,诊断标准参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症组(16例)和重症组(8例),32名健康对照者均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者及SFTS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淋巴细胞以及CD3-CD16+CD56+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BA)技术定量检测血清中Th1/Th2/Th17细胞因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动态检测SFTS患者外周血中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载量,同时检测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酶学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多指标联合模型及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FTS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单一指标的ROC分析发现SFTSVRNA、CD3、CD4、CD8、CD56、AST、乳酸脱氢酶(LDH)、CK、白细胞介素石(IL-6)和IL—10对SFrS早期预测疾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3、0.84、0.90、0.75、0.94、0.73、0.78、0.87、0.74和0.77,其中SFTSV载量、CD3+、CIM+、NK细胞和CK的cut—off值分别为6.19log 10拷贝/ml、57.51%、19.47%、15.71%和696.45U/L。用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对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SFTSVRNA/cD3/cD4/cD8/cD56、SFTSVRNA/AST/LDH/CK、SFTSVRNA/IL-6/IL-10联合指标模型的预测价值有所提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5%CI:0.00~1.00)、0.87(95%CI:0.75~0.99)、0.83(95%CI:0.70~0.97),敏感度分�
韩亚萍陈念金柯李军蒋龙凤杜兴冉蔡洁董莉周宜庆黄祖瑚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杀伤细胞疾病严重程度
肝癌组织Survivin和p-Akt及E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磷酸化Akt(p-Akt)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5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8例正常癌旁组织中Survivin、P-Akt和ER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Akt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urvivin和p-Akt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呈阳性相关(P<0.05),且两者之间的表达也呈阳性相关(r=0.736,P<0.01),而ER在两种组织中表达相仿,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转移、Survivin和p-Akt阳性表达可作为肝癌复发的风险因子。结论:Survivin和p-Akt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Survivin和p-Akt高表达者预后差,可作为肝癌预后的预测因子。
郭人花王同杉陈晓峰黄祖瑚束永前
关键词:存活素AKT磷酸化
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单细胞悬液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比较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肝脏组织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方法分别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例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3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作肝脏穿刺活检,用单细胞制备仪或物理研磨方法将肝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肝组织中淋巴细胞经4种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FCM)上作四色荧光分析,并与外周血测定结果比较。结果单细胞制备仪和物理研磨方法制备的肝组织单细胞悬液,细胞成活率分别为92.4%和91.5%;检测肝组织单细胞悬液中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对照组和慢性肝病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IH组和CH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检测,HCC组和CH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组织和外周血相应项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2种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能满足FCM检测的特殊需要;肝脏组织中淋巴细胞与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韩亚萍刘源李军陈念董莉蔡洁黄祖瑚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单细胞悬液肝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 T细胞亚群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30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 CD3+ CD4 +细胞降低 ,淋巴细胞 CD4 + / CD8+比值下降。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存在辅助性 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 T细胞和细胞毒性
刘源韩亚萍李军黄祖瑚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
Flt3配体免疫佐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Flt3配体(FL)是近年来发现的早期造血细胞生长因子,能在体内、体外扩增树突状细胞(DC),特别对DC1亚群的扩增作用更为明显。大量的研究证实了FL能有效提高HIV、HCV、HBV和肿瘤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展示了FL在治疗性疫苗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发现FL不仅有单纯的免疫增强作用,其也能诱导免疫耐受,显示了FL生物学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杨永林黄祖瑚
关键词:FLT3配体佐剂疫苗树突状细胞
HBV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的体外扩增和功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HBV多肽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并进行自体扩增,检测其扩增后的多肽特异和IFN-分泌功能。方法:酶联免疫斑点法筛选HBV自然感染献血个体,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刺激并分选IFN-γ分泌细胞,并进行自体细胞体外扩增,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后细胞的CD4、CD8表型,多肽负载自体淋巴瘤细胞系(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LCLs)细胞检测其多肽特异性和IFN-γ分泌能力。结果:经过4周体外自体扩增,HBV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扩增数量达1000多倍,CD4和CD8比例变化不显著,4周扩增后的T淋巴细胞能有效识别HBV特异性多肽并分泌IFN-γ。结论:HBV多肽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能在体外有效扩增并保持功能表型不变。
杨永林黄祖瑚蔡洁马贵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ELISA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