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向东

作品数:62 被引量:429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盖艾滋病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食源
  • 13篇食源性
  • 12篇流行病
  • 12篇流行病学
  • 12篇艾滋病
  • 11篇影响因素
  • 10篇源性疾病
  • 10篇食源性疾病
  • 9篇性行为
  • 9篇食品
  • 8篇膳食
  • 8篇食品安全
  • 8篇食物
  • 8篇男男性行为
  • 7篇慢性病
  • 7篇病毒
  • 6篇中毒
  • 6篇怒族
  • 6篇男男性行为人...
  • 5篇少数民族

机构

  • 60篇云南省疾病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云南中医药大...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贵州省疾病预...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重庆市疾病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云南省药物依...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德宏州疾病预...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西双版纳州疾...
  • 1篇建水县疾病预...
  • 1篇曲靖市疾病预...

作者

  • 60篇闵向东
  • 34篇刘志涛
  • 25篇张强
  • 21篇赵江
  • 12篇万蓉
  • 12篇李娟娟
  • 11篇万青青
  • 8篇杨彦玲
  • 8篇陆林
  • 7篇董海燕
  • 7篇苏玮玮
  • 6篇陈留萍
  • 6篇章任重
  • 6篇贾曼红
  • 6篇王珏
  • 5篇蔡同建
  • 5篇阮元
  • 4篇马艳玲
  • 4篇李佑芳
  • 4篇申莉梅

传媒

  • 6篇职业与健康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卫生研究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应用预防医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2013年至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分析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2 519起,发病18 681例,死亡257例,病死率1.38%.食源性疾病暴发好发于三季度.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家庭和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单位集体食堂.主要致病因素植物性,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38.89%)、蜡样芽孢杆菌(38.89%)、金黄色葡萄球菌(11.11%)、致泻大肠埃希氏菌(5.56%)和变形杆菌(5.56%).结论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和植物性,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单位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避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赵江闵向东闵向东张强万蓉刘志涛
关键词:病死率流行病学
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景颇族18岁以上居民的膳食质量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利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景颇族18岁以上居民的膳食质量,以期为下一步开展营养干预工作和相关慢性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罕镇的18岁以上景颇族居民开展膳食调查,采用膳食平衡指数DBI-16评价膳食质量。结果 共调查591名景颇族居民,其中男性221人,女性370人。居民膳食摄入不足与摄入过量并存,中、高度摄入不足人群所占比例高于摄入过量人群。男性摄入不足和摄入失衡程度高于女性;65~79岁组人群摄入不足和摄入失衡程度高于18~49岁组人群,但65~79岁组人群摄入失衡程度与其他年龄组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上学人群摄入不足程度高于初中教育水平人群;家庭人均年收入≥10 000元人群摄入过量程度较高,但与其他收入组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摄入不足的食物主要是奶类、水产品、蔬菜、水果、蛋类以及豆类,其中以奶类物摄入不足的情况最为严重;畜禽肉类、烹调油、谷类以及盐均一定比例的人群存在摄入过量,其中以畜禽肉类和烹调油的比例较高。结论 景颇族18岁以上居民存在膳食失衡,且以摄入不足为主。建议今后加强对景颇族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健康指导,以提高少数民族居民营养健康素养。
胡文敏刀保清茶学康张强闵向东刘志涛
关键词:景颇族膳食质量
云南省2016年≥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5
目的分析2016年云南省≥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怒族集聚地贡山县丙中洛镇抽取1个村民委员会209户家庭236名≥15岁怒族居民,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个人的健康与行为生活方...
赵江闵向东汤钦岚张强刘志涛蔡同建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状况影响因素怒族
2014—2020年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2014—2020年报告的农村集体聚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及原因食品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0年云南省共发生农村集体聚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4起,发病人数为4526人,死亡人数为15人,罹患率为12.3%,病死率为0.3%;5—10月发病人数最多,报告发病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居首位,未见明显地区聚集性;男女性别比为0.85∶1,20~<60岁组发病人数、住院人数及死亡人数均最多;原因食品分类中排在首位的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罹患率最高,为58.1%,酒类病死率最高,为23.7%。结论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建议针对高发食品种类、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进行重点防控和监管。
董海燕闵向东朱晓胡文敏宁忻李娟娟刘志涛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廉政风险防控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介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为疾控机构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以云南省实际工作为依据,阐述现状,分析问题,提出防控重点。结果从目标要求、方法步骤、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点等几个方面,介绍疾控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的目标任务、组织机构、工作内容、预期产出等,归纳疾控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的基础、关键、根本、手段。结论疾控机构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风险点排查是基础,风险等级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根本,监督管理是手段。
胡培闵向东谌振宇王有林苏刚李雄
关键词:疾控机构廉政风险
八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不同性角色高危行为及HIV梅毒生殖器疱疹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52
2012年
目的了解中国八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不同性角色的人口学、性行为特点,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Ⅱ型生殖器单纯疱疹(HSV-2)的感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法招募MSM,使用统一的问卷调查人口学、行为学信息,并采集静脉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χ2检验对比不同性角色的一般情况、性行为特征以及HIV、梅毒、HSV-2感染率,使用SPSS Statistic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MSM 3 509人,其中262人过去6个月未发生过肛交性行为,20人未回答性角色情况,实际将符合条件的3 227名MSM纳入分析。按过去6个月肛交中性行为角色分为3组,仅有主动插入行为(简称1号);仅有被动插入行为(简称0号);既有主动插入,又有被动插入行为(简称0.5号)。1号组983人(30.5%),0号组621人(19.2%),0.5号组1 623人(50.3%)。三组在最近6个月的男性性伴人数、安全套使用频率、与男性买卖性史、与女性有性交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最近一次肛交安全套使用率、毒品使用史、包皮环切史方面,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P=0.348,P=0.105)。0号组HIV感染率为12.2%(95%CI:9.7%~14.8%),0.5号组10.3%(95%CI:8.8%~11.8%),1号组最低为4.4%(95%CI:3.1%~5.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的感染率1号、0.5号、0号三组比较接近(10.0%、10.6%、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HSV-2感染率0号组最低(8.1%),1号组居中(10.5%),0.5号组最高(11.8%),三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MSM不同性角色人群在行为学特征上的差异,使其在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上不同,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王珏徐杰斗智阮玉华闵向东李凡张灵麟刘伟申莉梅庄鸣华冯连贵吴尊友重点人群减少艾滋病感染预防技术研究分题二课题组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感染率
云南省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评价
许燕杨祖顺杨庆文赵世文国译丹裴晓燕杨大进闵向东邹颜秋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是世界性难题,全球每年有多达6亿人感染食源性疾病,约造成42万人死亡,其中70%因致病菌污染食物所致。云南省因其地理气候特殊和多民族饮食习俗,食源性疾病报告数一直高居全国首位,每年约441万人次感染细菌性...
关键词:
关键词: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库
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指纹图谱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对2013年至2016年从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322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通过聚类比较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建立指纹图谱库.结果 322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主要包括A、B、C、D、E、F、G群等7个群,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血清型,占11.4%(37/322).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根据电泳产生条带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分为102个不同的PFGE带型.按照90%的相似度,这些PFGE带型可以分为39个大小不一的聚类群,呈现多样性.结论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分子分型复杂,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
赵江赵江闵向东闵向东蔡同建杨祖顺杨祖顺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食源性致病菌
怒族居民慢性病知晓率及控制率及其与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分析
目的分析怒族居个人健康状况及慢性病的相关生活方式和行为,了解15岁及以上怒族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知晓及控制情况,为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
赵江张强汤钦岚闵向东蔡同建刘志涛
关键词:慢性病行为生活方式知晓率控制率少数民族
2015—2019年云南省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2015—2019年云南省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云南省报告的有毒植物中毒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时间、地区和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有毒植物中毒事件774起,发病人数为4815例,死亡人数为60例。第四季度中毒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多,分别占全年总数的32.6%和40.0%,第二季度发病人数较多,占35.3%,第三、四季度病死率较高;有毒植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较多的州(市)为楚雄州、文山州、昆明市、保山市和大理州,占65.0%;家庭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68.5%、45.1%和88.3%;引起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食物前5位依次为菜豆(35.7%)、乌头(31.4%)、油桐(3.2%)、蓖麻籽(3.0%)和曼陀罗(2.1%)。结论2015—2019年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云南省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在高发地区和高发季节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广泛宣传有毒植物中毒的预防知识,有效地减少云南省中毒事件的发生。
刘志涛赵江李娟娟董海燕胡文敏宁忻陈留萍朱晓闵向东
关键词:有毒植物流行病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