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82 被引量:665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营养
  • 15篇食源
  • 14篇中毒
  • 14篇膳食
  • 14篇食物
  • 14篇食源性
  • 12篇影响因素
  • 11篇源性疾病
  • 11篇食源性疾病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0篇食品
  • 10篇食物中毒
  • 10篇艾滋病
  • 9篇摄入
  • 9篇食品安全
  • 9篇儿童
  • 8篇慢性病
  • 8篇民族
  • 6篇膳食摄入

机构

  • 70篇云南省疾病预...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云南中医药大...
  • 5篇云南省农业科...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3篇江西省疾病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天门市疾病预...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西双版纳州疾...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德宏州...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作者

  • 81篇张强
  • 53篇刘志涛
  • 41篇赵江
  • 37篇万蓉
  • 29篇万青青
  • 28篇李娟娟
  • 24篇闵向东
  • 21篇阮元
  • 15篇余思洋
  • 14篇张兵
  • 13篇杜文雯
  • 13篇苏畅
  • 12篇王晓雯
  • 12篇翟凤英
  • 9篇彭敏
  • 7篇杨彦玲
  • 6篇贾曼红
  • 6篇刘爱东
  • 5篇梅静远
  • 5篇陆继云

传媒

  • 13篇卫生研究
  • 9篇职业与健康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中国食品卫生...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营养学报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分析调查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以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盘龙区26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通过询问调查和医学体检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用《中国男性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mmHg)》和《中国女性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mmHg)》进行高血压状况评价,计算高血压患病率.结果 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9%,男生2.2%,女生1.6%.收缩期高血压2人,患病率0.8%,舒张期高血压3人,患病率1.2%.舒张压正常高值血压3人,占1.2%,严重高血压2人,占66.7%.7-17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率2.1%,超重率11.7%,肥胖率10.0%.6-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率20.8%.结论 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状况不容忽视.学生高血压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赵江万蓉万青青张强刘志涛
关键词:患病率血压值高血压儿童青少年
云南省1989-2005年艾滋病流行分析被引量:128
2006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血清横断面调查和常规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采用Workbook模型对全省现存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人数进行估计。结果1989年首先在边境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HIV流行,截止2005年12月,全省共发现HIV感染者40157例,分布于全省16个地州的128个县(市),其中有4个州(市)进入高度流行期,12个州(市)进入中度流行期,估计实际存活感染者人数为9.2万。近3年注射吸毒人群HIV平均感染率为18.3%~22.6%,5个地区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40%;女性性工作者平均感染率为0~5.2%,嫖客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1.8%,67%的县区发现女性性工作者中存在HIV流行;男性性病患者HIV平均感染率为1.7%~2.6%,孕妇HIV平均感染率2003—2005年分别上升到0.37%、0.38%和0.36%,献血员的HIV感染率持续上升,仅昆明市2005年献血员HIV感染率达到0.127%。结论云南省艾滋病疫情地区范围继续扩大,HIV感染途径正发生明显改变,处于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广泛扩散的关键时期。
陆林贾曼红马艳玲陆继云杨莉卢冉张强梅静远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
2011—2012年云南省汉族、白族和傣族母乳成分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汉族、白族和傣族乳母母乳成分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云南大理州鹤庆县(白族相对集中)和西双版纳州(傣族相对集中)共抽取1053名哺乳期在0~9个月健康初次分娩的傣族(351人,33.3%)、白族(353人,33.5%)和汉族(349人,33.1%)乳母及其婴儿,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母乳样品,测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采用Z评分法对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汉族乳母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09±0.700)、(3.613±1.491)和(6.168±0.599)g/100 mL;傣族乳母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464±0.980)、(2.843±1.434)和(6.386±0.652)g/100 mL;白族乳母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67±0.724)、(3.791±1.643)和(6.190±0.669)g/100 mL。9月龄以下傣族、白族和汉族婴儿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3.80%(40/1053)、5.14%(54/1051)和2.39%(25/1045)。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乳母白天户外活动累计时间越多,乳母近1月内植物油摄入类型为橄榄油和芝麻油较花生油、大豆油其乳母母乳脂肪含量低;产后≥60天的乳母过去1个月吃过黄色水果、乳母近1月内摄入含碘盐总量越多其脂肪含量越高;乳母近1月内摄入含碘盐总量越多其乳母母乳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怀孕次数越多、乳母近1月内植物油摄入类型为橄榄油和芝麻油较花生油、大豆油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产女婴较男婴、乳母近1月内植物油摄入类型为橄榄油和芝麻油较花生油、大豆油其乳母蛋白质含量低,产后≥60天的乳母过去1个月吃过奶及其制品其乳母母乳蛋白质越高。结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1岁以下婴儿营养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云南省汉族、傣族、白族乳母母乳成分的因素很多,如婴
赵江万蓉刘志涛闵向东万青青张强阮元蔡同建
关键词:少数民族母乳影响因素
云南有毒蜜粉源区蜂蜜中的主要有毒生物碱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云南有毒蜜粉源区发生中毒事件的蜂蜜多采自中华蜜蜂蜂群,以中华蜜蜂和蜂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华蜜蜂采访有毒蜜粉源植物的行为观测和蜂蜜孢粉学检测,进行蜂蜜溯源分析。中华蜜蜂对昆明山海棠、南烛、草乌和曼陀罗植株的花朵均会表现出采访行为。在溯源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雷公藤甲素、阿托品和乌头碱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标准品,选用Symmetry C18,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1∶9,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为室温,测定中华蜜蜂蜂蜜样品中的主要天然有毒物质。结果表明:不同有毒蜜粉源区中华蜜蜂蜂蜜样品中含天然有毒物质的情况不同,雷公藤甲素为主要检出有毒物质,其在25~500 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107.28%~119.78%之间。研究有毒蜂蜜中的主要天然有毒物质,能为蜂蜜溯源、安全性评价和监测评估食用蜂蜜中毒提供参考。
陈顺安黄新球张强刘志涛赵世文万蓉王艳辉张学文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云南省2012年-2016年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6
目的了解2012-2016年云南食源性腹泻发病及其主要致病菌感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云南省2012-2016年11家医院监测到的1743例食源性腹泻病例数据,采集其生物样本并检验,分析其主要致病菌和影响因素.结...
赵江刘志涛张强万蓉万青青蔡同建
关键词:食源性腹泻致病菌影响因素
昆明市盘龙区2008-2009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2008-2009年昆明市盘龙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进一步做好盘龙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对盘龙区2008-2009年VCT求询者的人口学状况、主要危险行为及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25名求询者中,男性849人,女性1476人;平均年龄30.8岁;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1 628人(占70.0%),有注射毒品史者444人(占19.1%)。2 325名求询者中HIV阳性者77人,其中有注射毒品史52人(占67.5%),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19人(占24.7%)。结论应大力开展并完善VCT服务这一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关怀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扩大VCT的覆盖面,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万蓉张强李锐萍赵江王睿翊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年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贡山县460名6~80岁独龙族,通过询问调查和膳食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BMI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20016年云南贡山县6~14岁独龙族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6.1%,消瘦率为1.8%。18~80岁成人低体重率为5.9%。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过去12个月内吃过草鱼(β:-1.116,OR=0.328,95%CI:0.142~0.755)和茶叶(β:-0.899,OR=0.407,95%CI:0.184~0.902)较未吃过的更不容易患营养不良,过去12个月内吃过低脂脱脂液体奶(β:1.973,OR=7.192,95%CI:1.392~37.179)较未吃过者更容易患营养不良。结论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患病状况不容忽视。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进食奶类、鱼类和茶叶等食物。
赵江汤钦岚闵向东张强陈留萍阮元刘志涛
关键词:独龙族营养不良影响因素
云南省2008—2013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8—2013年学校食物中毒特点及发生规律,为探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采用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2014年学校每月食物中毒人次数进行预测。结果 2008—2013年云南省报告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93起、3 636人和2人,分别同期占总事件数、总中毒人数和总死亡人数的11.30%,25.89%和0.60%。食物中毒主要分布在乡(镇)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致病因素以有毒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主,各占总数的49.46%,32.26%。采用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2014年学校食物中毒趋势进行预测,学校食物中毒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中毒高峰为3,4,6和9月。结论应加强乡(镇)及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食堂卫生监督管理,开展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季节趋势模型对云南省学校食物中毒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预测。
刘志涛赵东丽万蓉王晓雯余思洋李娟娟张强赵江阮元
关键词:食物中毒公共卫生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云南省≥15岁怒族居民2016年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2016年云南省≥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在云南省怒族集聚地贡山县丙中洛乡抽取1个居(村)民委员会209户家庭236名≥15岁怒族居民,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个人的健康与行为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6年云南省≥15岁怒族居民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4.9%、12.4%、5.8%、7.3%和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业、家庭年收入、现在吸烟、医学体检、父亲患有高血压、母亲患有高血压、兄弟/姐妹患有高血压、兄弟/姐妹患有冠心病等9个变量与≥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有统计学关联(P<0.1),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后,家庭年收入为15 000~19 999元(OR=0.046,P=0.008)是2016年≥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云南省≥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不容忽视,家庭年收入状况是影响云南省≥15岁怒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
赵江赵江闵向东张强张强刘志涛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状况影响因素怒族
云南省2004年艾滋病流行分析被引量:89
200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采用哨点监测、专题流行病学调查、自愿匿名咨询检测和重点人群筛查等4种方法,收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资料和全省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2004年全省共监测各类高危和重点人群418630人,新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3486人,AIDS病人316人,死亡186人。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为20~30岁、汉族、男性静脉吸毒者,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德宏、红河、大理、昆明、临沧、曲靖、文山和保山等。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22.6%(2.9%~70.5%),5个州市静脉吸毒HIV感染率保持高水平;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1.7%(0~4.9%);孕产妇HIV感染率为0.38%(0~0.9%),玉溪、昭通首次在孕产妇中检出HIV感染者;暗娼HIV感染率平均为2.0%(0.77%~3.85%);高流行地区医院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为2.6%。结论云南省HIV流行已经静脉吸毒人群蔓延到全省125个县,并已造成性乱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三分之二的县(区)在暗娼中发现HIV流行,孕产妇HIV感染在增加,全省处于艾滋病广泛流行的严重威胁。
陆林贾曼红陆继云罗红兵张小波马艳玲付丽茹梅静远张强
关键词:HIV感染率哨点监测注射吸毒者暗娼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