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晶

作品数:87 被引量:59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5篇药物
  • 13篇细胞
  • 11篇紫杉
  • 11篇紫杉醇
  • 10篇生物利用度
  • 10篇口服
  • 10篇化合物
  • 9篇口服生物利用...
  • 8篇组合物
  • 8篇抗癌
  • 8篇抗癌效果
  • 8篇方药
  • 8篇复方药
  • 8篇复方药物
  • 7篇雷公藤
  • 6篇丹参
  • 6篇单体化合物
  • 6篇蛋白
  • 6篇毒性
  • 6篇耐药

机构

  • 80篇中山大学
  • 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东省中医院
  • 5篇广州中大南沙...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7篇金晶
  • 33篇黄民
  • 20篇毕惠嫦
  • 18篇赵钟祥
  • 10篇黄芝瑛
  • 9篇钟国平
  • 8篇曾凡波
  • 7篇祝晨蔯
  • 6篇古练权
  • 6篇蔡大可
  • 6篇许实波
  • 6篇梅雪婷
  • 6篇许东晖
  • 5篇李佳
  • 5篇阮金兰
  • 4篇袁月梅
  • 4篇关翠雯
  • 4篇李嘉丽
  • 4篇林朝展
  • 3篇蔡亚玲

传媒

  • 10篇中国药理学通...
  • 9篇中国药师
  • 6篇医药导报
  • 6篇中草药
  • 6篇药学教育
  • 4篇药学学报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8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高分辨UPLC-TOF-MS探讨A549/DDP与A549细胞内源性小分子代谢差异被引量:2
2018年
背景与目的顺铂获得性耐药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中至关重要并且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肿瘤耐药细胞,并将其作为代谢组学研究对象,寻找差异代谢物,获得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以有效地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旨在通过代谢组学分析获取与顺铂耐药性相关的代谢物信息。方法培养NSCLC细胞A549与其顺铂获得性耐药细胞A549/DDP后进行代谢物提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两种细胞的内源性小分子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获取代谢差异物。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获得40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磷脂、脂肪酸、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结论 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可能由于细胞膜结构的改变以及相关代谢途径的变化而导致。
洪伟鹏赵永华曹霖曹迪赵钟祥金晶
关键词:肺肿瘤耐药性顺铂代谢组学
双氯芬酸钠贴剂绝对生物利用度和局部组织药物浓度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兔经皮给予双氯芬酸钠贴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和局部组织药物浓度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单剂量给予静脉给药和贴剂 ,采用反相HPLC测定血浆和局部组织中双氯芬酸钠的浓度。结果 :兔表皮给予双氯芬酸钠贴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 :AUC 2 2 .6 3(μg·h·ml-1) ,t1/2Ka0 .82h ,t1/2Ke8.5 1h ,tmax2 .5 3h ,Cmax1.6 4 (μg·ml-1) ,CL 0 .91(L·h-1) ,Ka 1.15 (h-1) ,Ke0 .12 (h-1) ;静脉给药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 4 3.85 (μg·h·ml-1) ,t1/2Ke0 .6 0h ,Cmax5 1.17(μg·ml-1) ,CL 0 .4 7(L·h-1) ,Ke1.16 (h-1)。求算得双氯芬酸钠贴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 1.6 % ,对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双单侧t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再对给予贴剂的兔皮肤、肌肉、血浆 3组之间进行LSD检验 ,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皮肤中的药物浓度是血浆的 36 .5倍。结论 :双氯芬酸钠贴剂的Cmax、AUC低于静脉给药 ,但具有达峰时间长和在体内时间长的特点 ,具有长效作用。贴剂的血药浓度较低 ,而局部血药浓度高 。
林佳亮王庭贤苏云驰曾凡波金晶王涛
关键词:药物浓度
一种用于检测紫杉醇亚细胞分布动力学的方法及模型建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紫杉醇亚细胞分布动力学的方法及模型建立,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进行细胞培养,对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点给药后收样,制备细胞亚结构提取物;对提取物进行蛋白定量和紫杉醇含量检测;最后通过分析紫杉醇含量和蛋白定量...
金晶黄民蔡珮蘅徐春草苟晓莉余伟邦洪伟鹏
文献传递
生物化学实验综合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16年
我国经济发展对医药行业有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以生物化学实验为方法,构建综合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我国药学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得以改变,以此建立复合型药学人才新型的培养方法,形成人才培养模式。
欧田苗吴琳娜毕惠嫦金晶李民
关键词:生物化学药学人才
白花前胡甲素及丙素经hCAR通路诱导UGT1A1的表达被引量:8
2013年
中药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具有宣散风热、降气化痰等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白花前胡甲素(PA)及白花前胡丙素(PC)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对外消旋体。
周许年毕惠嫦金晶邓蓉蓉应梦佳王永涛黄民
关键词: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丙素UGT1A1CAR
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110004638.9,申请日为2011年1月11日,名称为“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复方药物组...
蔡大可黄民金晶毕惠嫦古练权
文献传递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的改进被引量:8
2006年
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进行总结;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常接触到学科的前沿知识和融会相关学科内容;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工具,开展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结合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药物开发。
金晶许东晖梅雪婷许实波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进教学实践
毛冬青根中三萜苷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 Ar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对毛冬青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冬青根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和1个混合物:冬青素B-3-0-β-D-木糖苷(1)、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2)、长梗冬青苷(3)、泰国树脂酸-28-O-β-D-葡萄糖酯和冬青素B-28-O-β-D-葡萄糖苷的混合物(4),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赵钟祥金晶林朝展熊天琴罗华锋秦聪怡祝晨蔯
关键词:化学成分
菝葜多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对菝葜中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探讨多酚类化合物在菝葜药效发挥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TEAC法和DPPH法对菝葜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9个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单体(SCE1~9)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初步分析它们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构效关系。结果化合物SCE1~9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均能有效地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其中化合物SCE1的活性最强,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TEAC值为(3.11±0.04)mmol·L-1,在浓度50μmol·L-1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95.95±0.76)%。结论菝葜中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可能是菝葜根茎醋酸乙酯提取物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
赵钟祥金晶方伟阮金兰
关键词:菝葜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8
2005年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姜黄素利用酚羟基捕捉自由基,对辐射药物性肝损伤、氧化损伤起保护作用;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起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IL-2、IL-4、IL-8、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起抗炎作用,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开发姜黄素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许东晖王胜金晶梅雪婷许实波
关键词:姜黄素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抗病毒活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