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淑芬
- 作品数:53 被引量:561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假装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儿童的游戏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包括智力游戏、棋类游戏、户外游戏和假装游戏等(Hoffmann&Russ,2012)。近些年来,研究者热衷于探讨假装游戏(pretend...
- 袁萌邢淑芬
- 关键词:假装游戏儿童创造力
- 文献传递
- 青少年睡眠质量越差感受到的压力越大
- 2016年
- 睡眠存在问题的青少年,皮质醇水平较高
众所周知,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或睡眠存在问题将会影响到个体的认知和身体健康状况,而这可能是因为损害了控制应激的反应、
- 袁萌邢淑芬
- 关键词:睡眠质量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皮质醇
- 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被引量:107
- 2006年
- 社会比较直接影响人类的自我评价,对其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社会比较的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的相关研究;并从关注自我、关注比较目标和关注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的关系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对社会比较效应产生调节作用的各种不同因素;最后,从一种整合和信息的视角,阐述了产生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的心理机制——选择性通达(SA)模型。
- 邢淑芬俞国良
- 关键词:社会比较同化效应
- 表扬对儿童心理效应的调节与中介因素被引量:10
- 2011年
- 表扬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外在心理环境因素。能力和努力取向的表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表扬者的真诚程度、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性别等主体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和任务难度等外在环境或客观因素。同时,表扬通过影响儿童的成就目标取向、内隐智力理论和归因风格等中介因素对其心理发展起到不同的影响效应。文章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父母的表扬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
- 邢淑芬林崇德
- 关键词:中介
- 过犹不及——父母直升机教养与学龄儿童内化问题
- 以285名学龄儿童(147名男孩,Mage=11.93岁)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短期追踪研究,考察T1父母直升机教养具体维度与T2学龄儿童内化问题间的关系模式,揭示儿童性别和年龄在上述关系中的特异性。结果发现:...
- 赵晶晶王文慧邢淑芬
- 关键词:内化问题学龄儿童
- 催化剂模型:媒体暴力真的可以预测社会暴力?被引量:1
- 2016年
- 国内研究者熟知的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媒体暴力与社会暴力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008年,Ferguson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催化剂模型,认为媒体暴力与社会暴力之间是"零因果"的关系,媒体暴力只是扮演着犯罪行为的文体催化剂,而不是犯罪行为的触发器。首先,介绍了催化剂模型的理论观点和近年来相关的支持性实证研究;其次,分析了催化剂模型对一般攻击模型所持观点的种种质疑;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困境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邢淑芬蒋莹王丹旸林崇德
- 关键词:媒体暴力
- 幼儿社交行为准备对未来成功的影响
- 2016年
- 幼儿期社交行为准备不良的儿童极易经历学龄期的学业困难一项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的新研究表明,幼儿期社交行为发展落后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出社交退缩,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帮助和服务,并且更可能被停课或开除。这项研究以9000多名小学生为受试者,
- 马园园邢淑芬
- 关键词:社交退缩学龄期教育成果心理障碍身体缺陷司法介入
- 表扬对儿童动机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被引量:13
- 2007年
-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表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策略,近年来这一观点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质疑。研究发现:在成功完成任务后,接受能力和努力取向表扬的儿童均表现出积极的自我认知、较高的任务满意度和积极的情绪;但当儿童遇到挫折时,不同归因取向的表扬则对儿童产生了不同的长时效应。据此,教育者在表扬儿童时应注意:表扬应指向儿童的努力和策略运用而不是能力和个性特质;当儿童在简单任务上取得成功时,不要随便给予他们表扬;当儿童付出很大努力却依然遭遇失败时,应给予他们简单的信息反馈。
- 邢淑芬林崇德俞国良
- 关键词:儿童动机归因
- 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和心理机制
- 2016年
-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和暴力游戏的盛行,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依然存在激烈的争议,主要有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理论模型,即一般攻击模型和催化剂模型。
- 邢淑芬王丹旸林崇德
- 关键词:媒体暴力心理机制儿童暴力游戏新兴媒体因果关系
-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9
- 2016年
- 采用依恋Q-Set分类程序考察72名幼儿(M=17.51个月)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用《婴幼儿社会-情绪性评价量表》(ITSEA)同时评估了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包括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和能力域)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1)在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幼儿可以形成安全型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母子依恋的安全性高于祖孙依恋;(2)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存在着中等强度的相关,36%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水平不一致;(3)回归分析表明,与祖孙依恋的安全性相比,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对幼儿的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各领域具有更大的相对预测力,支持主导性假说;(4)拥有高安全性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幼儿,其外显行为域和内隐行为域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高安全性母子依恋或祖孙依恋不能补偿对方的低安全性依恋的消极影响。在失调域上,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存在着交互效应。
- 邢淑芬梁熙岳建宏王争艳
- 关键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