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强

作品数:97 被引量:27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0篇甘薯
  • 28篇大蒜
  • 16篇抗性
  • 14篇药剂
  • 11篇抗性鉴定
  • 10篇线虫
  • 10篇茎线虫
  • 9篇抗性鉴定方法
  • 9篇斑病
  • 7篇毒病
  • 7篇药剂筛选
  • 7篇线虫病
  • 7篇茎线虫病
  • 7篇黑斑
  • 7篇甘薯病毒
  • 7篇甘薯茎线虫
  • 7篇病毒病
  • 7篇大蒜生长
  • 6篇毒力
  • 6篇毒力测定

机构

  • 55篇江苏徐淮地区...
  • 29篇江苏徐州甘薯...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徐州市农业科...

作者

  • 97篇赵永强
  • 61篇谢逸萍
  • 61篇孙厚俊
  • 49篇徐振
  • 42篇张成玲
  • 42篇杨冬静
  • 36篇樊继德
  • 35篇杨峰
  • 35篇陆信娟
  • 8篇史新敏
  • 7篇陈晓宇
  • 7篇陈晓宇
  • 6篇邢继英
  • 3篇王欣
  • 2篇曹清河
  • 2篇王波
  • 2篇唐君
  • 2篇张凤海
  • 2篇梁家荣
  • 2篇魏猛

传媒

  • 13篇江西农业学报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1篇广西农学报
  • 8篇湖南农业科学
  • 6篇江苏农业学报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长江蔬菜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蔬菜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公共植保与绿...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防治甘薯根腐病的生物源药剂筛选
制甘薯根腐病的为害,笔者选择了12种生物源杀菌剂进行室内筛选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几种生物源杀菌剂的室内抑菌毒力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生物源杀菌剂中,抑菌效果差异明显,本试验选择了中生菌素、四霉素、乙蒜素、嘧啶...
赵永强孙厚俊谢逸萍陈晓宇
关键词:甘薯根腐病菌种筛选抑菌效果
江苏省葱蒜类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被引量:7
2020年
葱蒜类蔬菜是江苏省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从种植规模、技术、品牌创建及科技支撑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省葱蒜类蔬菜产业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资源创新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创新、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精深加工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樊继德陆信娟刘灿玉赵永强张碧薇杨海峰杨峰
关键词:葱蒜类蔬菜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甘薯光合、酶活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对徐薯22、徐508、徐薯25、徐薯18、商薯19等5个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盐胁迫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产量和干率均有所下降,产量的下降幅度在22.87%~56.35%,干率的下降幅度在2.33%~7.2%;当用20%盐水浇灌时,所有品种均不能生长。对盐胁迫后甘薯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甘薯苗期影响较大,但对甘薯中期和后期影响不大;对P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在受到盐胁迫时,多数品种的POD活性是不升高的,甘薯品种对盐胁迫有自我保护。从品种的耐受度、产量、POD活性值等多因素结果表明,徐薯22和徐薯18对盐有较好的耐受性。
谢逸萍马代夫王欣孙厚俊唐忠厚赵永强
关键词:甘薯盐胁迫光合作用过氧化物酶活性
甘薯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资源鉴定
甘薯茎线虫病是我国北方薯区重要病害,选育甘薯抗茎线虫品种是防治茎线虫病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本所历年在田间及室内甘薯对甘薯茎线虫病抗性鉴定结果,分析了甘薯育种工作中甘薯抗茎线虫品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为甘薯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谢逸萍
关键词:抗性资源鉴定
文献传递
甘薯根腐病病原分子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组织分离法对江苏徐州市的甘薯根腐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两年共获得了30株病原菌;经PCR扩增,获得了4个致病菌rDNA-ITS片段,序列大小为535~568bp,核苷酸一致率为88%~100%;结合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测定结果,将这4株致病菌鉴定为尖孢镰孢菌和茄病镰孢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甘薯根腐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室内抑制效果居前2位,1μg/m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4.70%和72.26%,其EC50分别为0.0095μg/mL和0.0001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栽种40d时,咪鲜胺锰盐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收获时,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效最好。
张成玲孙厚俊赵永强杨冬静徐振马居奎谢逸萍
关键词:甘薯根腐病菌分子鉴定
温度对大蒜花形态建成和花粉活力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温度对大蒜不育机制的影响,本研究以2个薹蒜品种成县汉中蒜及荷兰大蒜NL-3为试验材料,利用压片法和亚历山大染色法,比较常温(平均温度23℃)和低温(平均温度17℃)下2个大蒜品种花芽分化过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和花粉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2个大蒜品种的花芽分化进程比常温处理延长9~10 d。不同温度下,2个大蒜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比例和成熟花粉活力存在较大差异;低温下,NL-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的比例和成熟花粉的活力分别由常温下的5.47%和4.01%提升为29.65%和26.17%,差异显著;而低温处理不能显著提升成县汉中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的比例和成熟花粉的活力。总之,不同大蒜品种雄配子体对温度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荷兰大蒜NL-3雄配子体对温度更为敏感,是育性保持和恢复的潜力品种。
葛洁杨峰陆信娟赵永强刘灿玉张碧薇杨青青樊继德
关键词:大蒜温度花芽分化减数分裂雄配子体
6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甘薯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甘薯根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薯根腐病菌对中生菌素、四霉素和乙蒜素的敏感性较高,EC50和EC90较低,其EC50和EC90分别为423.8004、287.04564、41.0421 mg/L和2604.89253、294.10576、115.3419 mg/L。根据供试杀菌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推测,认为四霉素和中生菌素在甘薯根腐病防治中具有较高的潜力。
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邢继英谢逸萍
关键词:甘薯根腐病毒力测定
甘薯病毒复合体(SPVD)嫁接对不同品种甘薯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明确SPVD造成甘薯减产的机理与薯苗内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病毒嫁接方法对6种甘薯品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嫁接SPVD病毒后各参试甘薯品种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徐紫3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叶绿素降低对甘薯产量造成的影响较大。甘薯品种徐050801处理组与对照组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对SPVD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谢逸萍
关键词:甘薯病毒病叶绿素含量
甘薯紫纹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对甘薯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该病原菌生长的碳源为淀粉,氮源为硝酸钾,pH为10,菌落直径分别为9.50,8.04,7.52 cm,菌丝在光照、黑暗、光暗交替下均能生长,其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菌落直径为7.54 cm,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5种杀菌剂对甘薯紫纹羽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甘薯紫纹羽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97.6%甲基立枯磷和97%氟酰胺效果最佳,EC50值分别为0.28和0.45;87.6%拌种灵的抑制作用其次,EC50值为5.50;96.3%苯醚甲环唑和97%甲基托布津抑制作用相对较差,EC50值分别为17.32和19.12。
杨冬静孙厚俊赵永强徐振谢逸萍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不同地膜覆盖对大蒜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以‘徐蒜917’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地膜(红、绿、银、黑、白黑、银黑、透明膜)覆盖对大蒜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透明膜,银膜覆盖可促进大蒜生长,尤其可显著增加大蒜株幅、假茎粗、叶长及叶宽;黑膜覆盖的大蒜株幅和叶长亦显著高于透明膜;红、绿及银黑膜覆盖显著增加了大蒜叶片和叶宽;而白黑膜覆盖与透明膜覆盖的大蒜生长差异不显著,甚至略低于透明膜。此外,有色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大蒜根系活力和叶绿素a/b比值。银膜产量最高,黑膜次之;红、绿及银黑膜处理产量仍略高于透明膜,但差异不显著;而白黑膜产量较透明膜产量显著下降。因此,覆盖银膜或许可替代透明膜,成为一种栽培大蒜的新模式。
刘灿玉陆信娟樊继德赵永强杨峰
关键词:大蒜地膜覆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