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玲
- 作品数:24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概念隐喻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实证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隐喻认知是学习语言的必然途径。以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数据表明基于隐喻的词汇教学模式是提高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
- 罗红玲杨凯伶
- 关键词:认知隐喻英语词汇教学
- 认知隐喻理论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材建构被引量:1
- 2016年
- 认知隐喻观认为语言的生成与理解与概念隐喻及其映射机制密切相关,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这为培养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新的内容与目标。本文在探讨了隐喻纳入教材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以培养隐喻能力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材建构需要考虑教材结构编排、教材所涵盖的隐喻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活动与练习设计以及隐喻的类型、难度、密度分布等问题,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个理论及其操作框架。
- 罗红玲
-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能力教材建构
-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材价值取向呈现研究
- 2021年
- 从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出发,对大学英语教材中价值取向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教材呈现的价值观内容符合大学英语课程预设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但仍存在价值观内容比例不均、价值观部分内容有所缺失、价值观内容呈现方式无规律的问题。基于分析结果,该研究提出了教材编写与教材使用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 罗红玲赵本喜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 第二语言概念能力研究述评
- 2017年
- 二语学习者如何运用目的语识解世界、表达经验的问题需要从语言的概念层面来探讨。二语概念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二语学习者言语产出中的隐性不地道表达偏误。本文简要评述了二语习得领域中主要的语言概念能力理论与假说。从语言概念能力的本质界定、动态发展以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语概念能力这一新兴课题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 罗红玲
- 关键词:交际能力习得
- 基于隐喻能力的大学英语词汇深度习得
- 2012年
- 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习得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文章阐明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必要性,提出培养隐喻能力的可行性措施,以促进学生词汇深度习得。
- 罗红玲王凯
- 关键词:隐喻隐喻能力
- 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与教学被引量:4
- 2007年
- 少数民族英语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遇到语言思维、社会环境和情感心理等障碍。本文分析了目前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出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罗红玲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
- 复杂动态系统视域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组织观被引量:1
- 2018年
-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动态适应系统。作为其子系统之一的语言课堂教学也具有复杂的特征:语言课堂教学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非线性、自组织性以及初始敏感性等特征。从复杂动态系统视角来考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生角色、教学手段以及课堂内外的界定与认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罗红玲
-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组织
- 新时代增强大学英语教材育人功能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对目前高校广泛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文本梳理和分析,发现大学英语教材在发挥育人功能方面存在着英美文化偏好严重、人文思想内容弱化、中国文化缺位、教材建设重量不重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合理配置多元文化知识、凸显人文内涵、增补中国元素以及夯实教材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增强大学英语教材的育人功能,从而有效促进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
- 罗红玲
-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英语教材育人功能
- “一带一路”相关图书海外出版发行分析——兼谈对“一带一路”主题图书走出去的启示被引量:5
- 2018年
- 2013年以来,我国图书出版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出了大批主题图书。分析"一带一路"主要相关图书在海外的出版发行情况,结果显示,国外发行数量远不及国内;选题内容偏窄;国外发行的大部分著作仍然是中文版本,严重限制了阅读受众面。中国主题图书要想更好走出去,必须重视海外市场需求分析与舆情监测分析,引领把握外语类"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话语权,大力加强对作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罗红玲
- 多义现象的认知共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多义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多义现象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对应多义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认知共性与个性同样也存在于多义想象之中。这些异同可以分别从认知、文化及语言角度来加以解释。
- 罗红玲
- 关键词:多义现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