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通涛

作品数:59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语言文字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2篇汉语
  • 22篇教学
  • 18篇汉语教学
  • 15篇对外汉语
  • 13篇文化
  • 11篇语言
  • 9篇教育
  • 7篇国别
  • 7篇汉语国际
  • 6篇语言学
  • 6篇华文教育
  • 6篇交际
  • 6篇交际能力
  • 5篇资源共享
  • 5篇两岸
  • 4篇对外汉语教学
  • 4篇三网合一
  • 4篇文化传播
  • 4篇文化交流
  • 4篇国际教育

机构

  • 59篇厦门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59篇郑通涛
  • 9篇陈荣岚
  • 9篇方环海
  • 7篇曾小燕
  • 4篇蒋有经
  • 4篇蔡武
  • 2篇陈婷婷
  • 1篇郭旭
  • 1篇罗红玲
  • 1篇张姜知
  • 1篇李雅
  • 1篇魏智慧
  • 1篇张涵
  • 1篇陶陶

传媒

  • 28篇海外华文教育
  • 7篇国际汉语学报
  • 5篇海外华文教育...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台湾研究
  • 1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对外汉语研究
  • 1篇第十届(沈阳...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需求”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被引量:7
2017年
伴随着汉语教学的国际化进程,国际汉语教学的多样化趋势愈加凸显,需要我们着力开拓国际汉语教学的思路,实现不同教学目标、满足教学对象的不同"需求"。"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第八届年会"紧密结合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需求",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挖掘了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多元特征,展示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态势。
郑通涛陈荣岚方环海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以“四个自信”为引领,推进汉语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结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60多年来对外办学的经历与体会,阐述如何以"四个自信"为引领,在海外华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传递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多元文明交流融合中激发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在思考分析世界对中国的阐释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之基础上,就如何推进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道路、展示好中国形象等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郑通涛
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依据Swales提出的CARS语篇分析模式,对我国十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部分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随机抽样的100篇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总体上引言结构完整性较差;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使用语步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学硕组、专硕组)和各研究方向(汉语语言要素研究,汉语教学、教材、教师研究,二语习得与测试研究,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引言必要步骤使用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据此对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凤琴郑通涛
关键词:论文引言
可供性理论与汉语国别化教材研发
2017年
目前汉语教材开发和推广虽然呈现立体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出版特色初步形成,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材编写理念不适应国外需要、缺乏适用于外国当地汉语教学的教材、缺乏一支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专业化国际汉语教材编写队伍、非英语语种教材奇缺等。
曾小燕郑通涛
认知技能和汉语教学——以美国教学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因教学对象的国别和区域不同,具有认知上的不同。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教学对象而言,汉语是一种异质文化,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美国的汉语教育才刚刚发展十年左右,汉语对美国学生来说是非常新和从小没接...
Marilyn Guerrera郑通涛
关键词:语言认知
文献传递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下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
2017年
内容简介:外来词是语言接触中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是语言在难以承载新生事物实际意义的情况下,从外语中“借”来的或衍生出的词语。汉、英、日词汇相互间的借用现象更是长期的、频繁的、复杂的,对此现象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存在问题颇多,如现代汉语外来词术语使用混乱,定义存在分歧,内涵及外延不明等。关于现代汉语外来词借用的方式及其特点,现代汉语外来词引进高低潮时期的划分问题,影响外来词系统借用的复杂因素,交际主体在外来词借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现代汉语外来词系统存在的借用演变途径等诸多方面,学术界更是鲜有建树。
曾小燕郑通涛
关键词:华文教育文化交流汉语教学
塔吉克斯坦汉语教学与传播的历史思考与未来机遇被引量:1
2019年
塔吉克斯坦汉语教学研究是汉语国际传播国别化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山水相连,是友好近邻,而汉语教学却起步晚、发展慢。汉语教学从1997年起步到2009年孔子学院的参与进入发展阶段,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汉语在塔吉克斯坦的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开展汉语教学,实施文化交流活动,与中资企业有效合作,培养高层次国际人才,实现"民心相通"成为汉语传播的新向路。
李雅郑通涛
交际场景导向和认知学习——以美国教学为例
2016年
语言交际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家庭,学校,社会各行各业,并且带来了多样化的变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语言沟通和交际在教学形式和国别化区域化下的不同场景交际的变化带给课堂上的动态教学很大的变化。这种交际场景教学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交际在汉语教学中作用,而这与语言交际理论的许多主张是一致的。语言交际理论为交际场景和汉语教学提供了很有力的认知理论支持。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语言学研究的中心开始从语言结构转变为语言输出功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Hymes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交际能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现行的交际语言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吕必松先生也曾提出实践性原则,他主张教学中不能做过的理论解释,语言技能或者交际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靠实践,教学中体现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以交际为场景的对话练习。本文尝试将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与认知学习汉语教学的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观察其在交际场景下汉语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以证实语言交际理论和认知学习汉语语教学的动态作用。
Marilyn Guerrera郑通涛
关键词:交际场景语言交际汉语教学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
2017年
内容简介: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复杂理论尤其是涌现理论的相关理念,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语言类型特征的系统涌现模式。我们首先将语言视作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并立足语言交际行为过程,以意义表达和理解为核心,从话语使用的典型模式、意义构建时的互动合作模式以及意义来源的具身体验模式三个层面对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系统涌现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以此希望打通语言类型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分野,并促进学界从语言运转过程对语言类型特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本文还利用此分析框架,通过对比汉语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与汉语本族语语料库,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视角下的动态汉语交际类型特征进行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魏智慧郑通涛
关键词:华文教育文化交流汉语教学
认知技能和汉语教学——以美国教学为例
2015年
对外汉语教学因教学对象的国别和区域不同,具有认知上的不同。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教学对象而言,汉语是一种异质文化,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美国的汉语教育才刚刚发展十年左右,汉语对美国学生来说是非常新和从小没接触过的,学校汉语教育目前开始普遍在高中设班,本文从认知技能和汉语教学对比的角度,分别对美国高中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文化差异进行整理和分析,配合美国ACTFL的5Cs标准,实施国别化教学理论策略应用和评估,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有效修正学生的错误,培养学习者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案,通过语言认知、认知技能和汉语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并通过整合和分析来开展汉语教学。课程的设计必须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喜好,使老师的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增进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美国汉语老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解决学生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排除认知障碍去解决学习问题。让学生能喜欢学习汉语,认识汉语和文化,进而终生学习语言和降低因为文化和语言产生的摩擦隔阂。只有在国别化和区域化的汉语特色中认清和走出自己的差异性和文化特色,降低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认知负担,才能吸引更多人真正学习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Marilyn Guerrera郑通涛
关键词:语言认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