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龙俊

作品数:51 被引量:72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小麦
  • 12篇栽培
  • 12篇高产
  • 7篇专用小麦
  • 7篇大麦
  • 6篇小麦高产
  • 5篇栽培技术
  • 5篇质量栽培
  • 5篇啤酒大麦
  • 5篇秋播
  • 5篇群体质量栽培
  • 4篇优质专用小麦
  • 4篇生产技术
  • 3篇弱筋小麦
  • 3篇生态
  • 3篇水稻
  • 3篇农业
  • 3篇品质区划
  • 3篇小麦生产
  • 3篇粳稻

机构

  • 23篇江苏省农林厅
  • 20篇江苏省作物栽...
  • 9篇扬州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技...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江苏省气象服...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农学院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 1篇江苏沿海地区...
  • 1篇盐城市农业局
  • 1篇兴化市农业技...
  • 1篇金坛市作物栽...

作者

  • 51篇王龙俊
  • 9篇束林华
  • 8篇蒋小忠
  • 7篇朱新开
  • 7篇陈维新
  • 7篇郭文善
  • 6篇陈震
  • 5篇潘永圣
  • 4篇李旭
  • 4篇唐明臻
  • 3篇杜永林
  • 3篇封超年
  • 3篇姜东
  • 2篇彭永欣
  • 2篇杨学明
  • 2篇丁艳锋
  • 2篇姚金保
  • 2篇杨力
  • 1篇周朝飞
  • 1篇张平平

传媒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耕作与栽培
  • 5篇当代农业
  • 4篇农家致富
  • 3篇江苏农村经济...
  • 2篇江苏农业研究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江苏农村经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科技与出版
  • 1篇大麦科学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江苏农学院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8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种植抗逆应变技术调整策略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分析江苏省稻麦周年生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秸秆全量还田应变技术、直播稻应变技术和稻田套播小麦应变技术;同时分析了不同地区稻麦生育期间常遇的不利气象条件及灾害,初步提出全省三大生态区稻麦周年种植防灾减灾技术,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提供依据。
王龙俊蒋小忠闵思桂倪艳云张佩
关键词:粳稻小麦周年
破土而出迎春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商机无限
2001年
小麦是我省第二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三分之一。 目前我国商品小麦已难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食品加工业以及对外贸易的要求。 小麦市场总体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小麦生产总量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优质专用小麦短缺。 立足江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瞄准市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是适应市场的正确选择。
王龙俊李旭
关键词:小麦生产优质专用小麦
小麦苗期、拔节期冻害诊断与防御补救措施被引量:10
2014年
从群体角度明确小麦苗期和拔节期冻害等级诊断指标,提出小麦播种前与播种后预防冻害的技术,并针对不同生育期冻害等级提出了相应的减灾补救措施,为江苏小麦高产、稳产、抗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李春燕朱新开王龙俊束林华蒋小忠郭文善
关键词:小麦冻害防御措施
建立优势产业基地 推进大豆产业升级——江苏优质专用大豆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江苏是我国大豆高产省份之一,也是优质蛋白专用大豆和鲜食菜用大豆的传统生产基地,曾是我国对日本、韩国及南亚国家出口毛豆的主要省份。但受“保粮抑豆”政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江苏省大豆面积不断下降,“九五”以来,全省大...
王龙俊杜永林黄银忠
关键词:经济作物大豆产业江苏省农业
文献传递
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被引量:23
1999年
针对晚茬麦面积扩大、产量较低的现状和生育特点,研究得出“两争两补”共 4 种高产栽培途径,即通过稻田套播、板茬直播、晚茬密播、地膜覆盖等配套技术的应用,实现晚茬小麦高产。
王龙俊陈维新郭文善朱新开
关键词:小麦晚茬栽培
2002年度江苏粮油市场行情探讨
2002年
江苏是我国粮油生产和消费大省、强省.调查分析后认为,江苏省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前两年结构调整的基础上,2002年度的种植将趋于稳定.加入WTO和放开粮食购销后,粮油市场将趋于活跃,因消费需求逐步扩大,粮油价格总体呈稳定和小幅波动的态势.
王龙俊潘永圣杜永林
关键词:优质化粮油市场
三麦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989年
我省三麦(小麦、元麦、大麦)的生育过程中,除了病虫草害外,还有干旱、霜冻、连续阴雨,干热风、雷雨冰雹等气象灾害。根据 80多年来的气象资料,我省三麦播种期间,秋旱和秋烂机率各为3年1遇;冬季或早春严重冻害机率为5年1遇;长江两岸春、秋季连续阴雨平均每年各出现1~2次;淮北地区成熟期的干热风几乎年年危害,严重机率为3年1遇;冰雹和烂麦场也时有发生,对三麦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近年来这类灾害有增多加重的趋势。如1986年秋播连续阴雨,使大面积三麦不能适时播种。1987年11月底罕见的强寒流袭击,气温骤降至-0.5℃左右,此后百日无雨雪,麦苗普遍遭受严重冻害,干冻死苗。
王龙俊
关键词:小麦大麦元麦气象灾害
三麦秋播关键措施
2004年
一、更新主导品种。重点在“复壮”近年来,江苏省各地涌现出许多小麦品种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更新推广一批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成为新形势下的主导品种,呵以充分发挥新品种在小麦高产优质高效中的作用。包括沿江沿海丘陵地区的宁麦9号、扬麦13、扬辐麦2号等;
王龙俊
关键词:秋播综合性状扬辐麦2号优质专用小麦沿江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被引量:256
2002年
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
何中虎林作楫王龙俊肖志敏万富世庄巧生
关键词:小麦品质区划基因型
晚播小麦中后期人工模拟渍水与补救措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探明小麦中后期渍水逆境的危害表现及补救措施的恢复效果,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选择典型冬小麦田块进行了人工渍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后期渍害对株高、干物重、根系和下层叶片均有明显不利影响,渍害发生越早,则株高下降越多,危害也越大,渍害发生越迟,则单株黄根与黑根数增加越多;渍水越早,对有效穗数影响越大,渍水越迟,对每穗粒数与粒重影响越大;渍害发生越早,追施复合肥或尿素的补救效果最好,渍害发生越迟,叶面喷施碧护调节剂的补救效果最好。
周友根沙安勤蒋小忠王龙俊王爱珺陈应志赵德亮
关键词:晚播小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