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娟

作品数:68 被引量:438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0篇卒中
  • 24篇缺血
  • 23篇溶栓
  • 21篇血性
  • 17篇血管
  • 17篇缺血性卒中
  • 14篇急性
  • 11篇急性缺血
  • 11篇急性缺血性
  • 10篇预后
  • 10篇静脉溶栓
  • 10篇急性缺血性卒...
  • 9篇脑血
  • 9篇脑血管
  • 8篇脑卒中
  • 8篇出血
  • 7篇血管病
  • 7篇脑血管病
  • 7篇静脉
  • 5篇动脉

机构

  • 68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脑重大疾...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天津市西青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8篇王春娟
  • 47篇王拥军
  • 38篇赵性泉
  • 38篇王伊龙
  • 25篇李子孝
  • 21篇王春雪
  • 19篇廖晓凌
  • 19篇刘丽萍
  • 14篇潘岳松
  • 7篇荆京
  • 6篇杨中华
  • 4篇姜勇
  • 4篇刘改芬
  • 4篇林金嬉
  • 4篇董可辉
  • 4篇薛连璧
  • 3篇李昊
  • 3篇王蓬莲
  • 3篇薛静
  • 3篇高培毅

传媒

  • 37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第一届华北地...
  • 1篇2014北京...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2015北京...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分型发展及各分型特点被引量:4
2010年
王春娟王拥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静脉溶栓后近期、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局情况,并探讨与溶栓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TIMS-China),回顾性选取发病4.5h内且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这些患者溶栓后2h、24h、90d的有效性、安全性结局情况及影响因素。主要安全性结局评价指标为溶栓后24~36h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及溶栓后90d患者死亡情况;主要有效性结局评价指标为溶栓后90d的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良好预后定义为mRS 0~1分,不良预后定义为mRS 2~6分。结果:共入选174例患者,结果显示溶栓后2h和24h症状改善(NIHSS减少≥1)的比例分别为54.60%和67.24%,而90d时mRS 0~1分的比例为79.89%。90d时病死率为1.15%,SICH的发生率根据不同定义,为0.57%~1.15%。结局良好组与结局不良组的基线情况比较,仅既往卒中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近期、远期的预后均较好,出血风险很低,有既往卒中史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廖晓凌王伊龙潘岳松王春娟赵性泉王拥军
关键词:溶栓预后
我国卒中医疗机构分级水平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明确我国接诊卒中患者的医疗机构卒中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及水平。方法 2012年对当时的中国卒中研究网络成员单位(China Stroke Research Network,CSRN)的554家单位进行了关于卒中医疗资源分布的调查。对每家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取该单位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设备资源情况、空间资源情况和组织管理情况。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参考欧洲卒中医疗资源调查(European stroke facilities survey)对高级卒中中心(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CSC)、初级卒中中心(primary stroke center,PSC)和卒中接诊最小机构(any hospital ward,AHW)的定义标准。结果在发放调查问卷的所有医疗机构中,有521家(94.0%)反馈了合格的调查问卷。按照欧洲卒中医疗资源调查标准,在反馈的医疗机构中有20家(3.8%)达到CSC标准,有179家(34.4%)达到PSC标准,有64家(12.3%)达到AHW标准,而有258家(49.5%)未达到上述任何一级可收治卒中医疗机构的标准。上述分别达到CSC、PSC、AHW和未符合标准的各级医疗机构中,在前一年收治卒中患者的数量分别为70 052例(8.8%)、334 834例(42.2%)、88 364例(11.1%)和299 806例(37.8%)。在未达到标准的机构中,有11家(4.3%)机构无法提供24 h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209家(81.0%)机构既不能提供卒中诊疗成型方案,也无法提供卒中患者接诊的标准化临床路径。结论在被调查的接诊急性卒中患者的医疗机构中,只有不足2/5的单位可提供较为理想的卒中诊疗资源。我国仅有一半的急性卒中患者在CSC和PSC就诊。
王春娟王春娟王伊龙李子孝赵性泉王伊龙
关键词:卒中医疗资源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与预后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后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情况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并对再通组与无再通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入选67例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5.2%,有再通组(37例)90 d随访获得生活自理(72.97%vs 43.33%,OR=3.5,P=0.014)及良好预后(64.86%vs 26.67%,OR=5.1,P=0.002)的比例均显著优于无再通组(30例),而两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也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与预后显著相关,桥接治疗是最佳选择。
廖晓凌王伊龙潘岳松王春娟陈胜云赵性泉王春雪刘丽萍王拥军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预后
中国卒中门诊建设规范被引量:74
2019年
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死和致残的疾病,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年龄标化的发病率为246.8/10万人,患病率为1114.8/10万人,现存卒中患者超过1100万,而其中仅缺血性卒中的年复发率就高达17.7%[1-3]。对于卒中患者而言,急性期的住院治疗尤为重要,这对于明确病因并制订个体化的二级预防策略很有帮助。但是卒中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更多的就诊时间是在门诊,因此门诊将承担大部分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与管理、二级预防用药指导、康复治疗、并发症管理等工作。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进行的脑血管病医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在接诊卒中患者的医疗机构中。
王拥军李子孝王春娟宋波方堃孙欣
关键词:卒中门诊管理规范
抗凝治疗可降低房颤患者首发卒中或TIA的严重程度
背景与目的:房颤可导致严重卒中的发生,华法林可降低房颤患者发生心源性栓塞的风险.为明确华法林是否可降低房颤患者首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时的严重程度,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方法:我们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CN...
王春娟王伊龙王春雪赵性泉刘丽萍李昊王拥军
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患者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康复技术的综合疾病管理模式的推广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医院以4∶1分为健康教育组(北京24所医院)和对照组(北京6所医院)。健康教育组采用在住院期间为患者举办健康教育会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出院后为患者发送健康教育短信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无上述干预措施。连续纳入该队列研究中出院时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患者发病1年内是否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及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2000例患者,年龄27~91岁,平均61.0±11.0岁,男性1499例(75.0%);给予健康教育患者1454例,未给予健康教育患者546例。1336例(66.8%)患者在发病1年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113例(5.7%)患者1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复发。健康教育(OR 1.298,95%CI 1.052~1.601,P=0.015)、年龄≤60岁(OR 1.242,95%CI 1.020~1.511,P=0.03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 1.254,95%CI 1.005~1.565,P=0.045)、有城镇职工医保(OR 1.382,95%CI 1.130~1.689,P=0.002)、冠心病(OR 1.520,95%CI 1.122~2.058,P=0.007)、出院时mRS≥2分(OR 1.257,95%CI 1.035~1.528,P=0.021)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持续性较好。年龄>60岁(HR 1.813,95%CI 1.216~2.702,P=0.003)、糖尿病(HR 1.888,95%CI 1.300~2.741,P=0.001)、缺血性卒中病史(HR 2.228,95%CI1.535~3.233,P<0.001)是1年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药物(HR 0.169,95%CI 0.068~0.420,P<0.001)、1年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HR 0.616,95%CI 0.421~0.903,P=0.013)可显著降低1年内缺血性�
张长青李子孝王春娟赵性泉王伊龙王拥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他汀类药物复发
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导致死亡病例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预测因素。方法报道1例3小时时间窗内行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情演变、溶栓治疗经过及临床预后,并结合文献对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
张心邈王春娟廖晓凌王伊龙赵性泉王拥军
文献传递
不同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对不同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宜静脉溶栓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患者。方法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从中选取所有完成了溶栓前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且血管成像提示有责任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对不同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入选122例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5.2%,而颈内动脉闭塞组为0%,基底动脉闭塞组为40%。大脑中动脉闭塞组90 d随访生活自理[53.9%vs 21.1%,P=0.007,比值比(odds ratio,OR)=5.68]及良好预后(42.7%vs 21.1%,P=0.041,OR=3.76)的比例均优于颈内动脉闭塞组,死亡率低于颈内动脉闭塞组(4.5%vs 47.4%,P<0.001,OR=0.03),而两组溶栓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1%vs 0%,P=0.962)。结论不同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有明显差异,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静脉溶栓开通率最高,疗效明显优于颈内动脉闭塞患者。
廖晓凌王伊龙潘岳松王春娟赵性泉王春雪刘丽萍王拥军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3h内rt-PA溶栓的成本效用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在当前中国医疗环境下,急性缺血性卒中3 h内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建立决策树与Markov模型相结合的模型,采用现有数据库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3 h内rt-PA溶栓治疗的效果、成本、健康效用及转移概率等模型参数。通过模型模拟,计算溶栓后短期(1年或2年)和长期(30年)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情况。结果溶栓治疗后1年ICER值为93 796元/健康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years,QALY),ICER<3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105 000元)/QALY。rt-PA治疗后30年ICER值为5953元/QALY,ICER<1个人均GDP(35 100元)/QALY,rt-PA治疗增加的成本完全值得。结论在我国当前国情背景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 h内rt-PA溶栓后短期和长期均具有经济性。
潘岳松王伊龙廖晓凌刘改芬姜勇王春娟张润华王拥军
关键词:成本效用分析溶栓卒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