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子孝

作品数:197 被引量:1,272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2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8篇卒中
  • 42篇缺血
  • 40篇血性
  • 33篇血管
  • 29篇缺血性卒中
  • 24篇脑血
  • 24篇脑血管
  • 22篇血管病
  • 21篇脑血管病
  • 20篇急性
  • 17篇动脉
  • 17篇急性缺血
  • 17篇急性缺血性
  • 16篇磁共振
  • 14篇脑卒中
  • 13篇成像
  • 12篇细胞
  • 11篇影像
  • 9篇甲基化
  • 8篇贫血

机构

  • 18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北京脑科学与...
  • 1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3篇北京脑重大疾...
  • 1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北京市神经外...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潍坊医学院附...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潍坊医学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电力医院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96篇李子孝
  • 107篇王拥军
  • 58篇王伊龙
  • 56篇赵性泉
  • 26篇王春雪
  • 25篇王春娟
  • 15篇荆京
  • 14篇姜勇
  • 13篇江涛
  • 13篇董可辉
  • 13篇刘丽萍
  • 12篇潘岳松
  • 12篇胡匡祜
  • 11篇戴建平
  • 10篇李少武
  • 10篇左丽君
  • 9篇刘改芬
  • 9篇刘涛
  • 8篇张圣明
  • 8篇王树庆

传媒

  • 89篇中国卒中杂志
  • 4篇中国卫生质量...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第一届华北地...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2015北京...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Acta B...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29篇2023
  • 28篇2022
  • 17篇2021
  • 26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8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月中国国家卒中登记Ⅱ数据库连续纳入的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压水平、住院期间是否进行手术治疗、住院医疗花费、出院时NIHSS和mRS评分。发病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mRS。根据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和无DVT组,比较2组间基线资料和随访时预后不良(mRS≥3分)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DVT对患者出院时和12个月时功能预后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亚组中DVT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脑出血患者3020例,住院期间发生DVT者22例,无DVT者2998例。出院时不良预后患者1365例(45.2%),发病12个月不良预后患者905例(30.0%)。l ogi sti c回归分析发现,下肢DVT是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及长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时OR 4.157,95%CI 1.530~11.296,P=0.0052;12个月时OR 2.894,95%CI 1.027~8.155,P=0.0444)。在>60岁的患者人群中,下肢DVT是出院时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575,95%CI 1.299~16.115,P=0.0179)。结论下肢DVT增加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和长期的不良预后率,尤其在高龄患者中更应引起关注。
宋新杰王安心李子孝赵性泉
关键词:脑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预后
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患者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康复技术的综合疾病管理模式的推广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医院以4∶1分为健康教育组(北京24所医院)和对照组(北京6所医院)。健康教育组采用在住院期间为患者举办健康教育会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出院后为患者发送健康教育短信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无上述干预措施。连续纳入该队列研究中出院时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患者发病1年内是否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及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他汀类药物服用持续性对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2000例患者,年龄27~91岁,平均61.0±11.0岁,男性1499例(75.0%);给予健康教育患者1454例,未给予健康教育患者546例。1336例(66.8%)患者在发病1年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113例(5.7%)患者1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复发。健康教育(OR 1.298,95%CI 1.052~1.601,P=0.015)、年龄≤60岁(OR 1.242,95%CI 1.020~1.511,P=0.03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 1.254,95%CI 1.005~1.565,P=0.045)、有城镇职工医保(OR 1.382,95%CI 1.130~1.689,P=0.002)、冠心病(OR 1.520,95%CI 1.122~2.058,P=0.007)、出院时mRS≥2分(OR 1.257,95%CI 1.035~1.528,P=0.021)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持续性较好。年龄>60岁(HR 1.813,95%CI 1.216~2.702,P=0.003)、糖尿病(HR 1.888,95%CI 1.300~2.741,P=0.001)、缺血性卒中病史(HR 2.228,95%CI1.535~3.233,P<0.001)是1年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而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药物(HR 0.169,95%CI 0.068~0.420,P<0.001)、1年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HR 0.616,95%CI 0.421~0.903,P=0.013)可显著降低1年内缺血性�
张长青李子孝王春娟赵性泉王伊龙王拥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他汀类药物复发
脑胶质瘤术前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分级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参数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DTI、ADC和FA参数图,测量瘤实体感兴趣区的ADC和FA值,并与WHO分级进行比较。结果104例幕上脑胶质瘤患者中:WHOⅡ级58例,Ⅲ级25例,Ⅳ级21例。Ⅳ级的ADC值(0.81±0.20)×10-3mm2/s显著低于Ⅲ级(1.05±0.30)×10-3mm2/s或Ⅱ级(1.26±0.32)×10-3mm2/s(P=0.008,P<0.001),WHOⅢ级ADC值显著低于Ⅱ级(P=0.003)。WHOⅣ级FA值0.18±0.06显著高于Ⅱ级(0.15±0.06)(P=0.046),Ⅳ级与Ⅲ级(0.15±0.10)、Ⅱ级与Ⅲ级间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TI获得的脑胶质瘤实体区ADC和FA的值能在术前区分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将有助于术前优化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对预后的判断。
李子孝戴建平江涛李少武李桂林王拥军
关键词:脑肿瘤诊断显像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人工智能干预性临床试验报告指南:CONSORT-AI扩展被引量:18
2020年
《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2010声明提供了报告随机试验的最低准则。它的广泛使用有助于保证评估新的干预措施的透明性。最近,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干预需要经过严格的前瞻性评估,以明确其对健康的影响。《人工智能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SORT-AI)是一个新的临床试验报告指南,用以评估具有AI成分的干预。它是与《人工智能干预试验方案报告标准》(Standard ProtocolItems:Recommendations forI nterventional Trials-Artificial Intelligence,SPIRIT-AI)同步编制的。这两项指南的编制通过分阶段的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等过程达成共识,产生29项候选条目。由国际多方利益相关者小组在两阶段德尔菲调查(103个利益相关者)中对这些条目进行了咨询,并在共识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31个利益相关者),通过34个试点参与进行改进和优化。CONSORT-AI扩展包括14项新条目,这些新条目对于AI干预非常重要,除了2010年CONSORT声明的核心条目之外,试验报告还应常规包含这些内容。CONSORT-AI建议研究人员提供关于AI干预的清晰描述,包括使用AI所需的说明和技能、AI干预集成环境的设置、输入和输出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人-AI交互和错误案例分析。CONSORT-AI将有助于提高AI干预临床试验方案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也有助于编辑、同行评审以及普通读者理解、解释和严格评估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偏倚风险。
李子孝熊云云(译)丁玲玲(译)王春雪(译)王春雪赵性泉WANG Chun-Juan王拥军CRUZ RIVERA SMOHER D
关键词:人工智能临床干预
基底节区轻型卒中患者认知障碍与白质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索基底节区轻型卒中患者在发病2周内认知障碍与白质纤维完整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底节区轻型卒中患者,根据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以< 1.5SD为标准,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组(minor stroke with ...
左丽君李子孝王伊龙张巍王拥军
关键词:基底节区扩散张量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社会学因素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 探寻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社会学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提高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在全国219家医疗机构,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25018例,对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药物依从性进行随访。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2013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公报数据中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非文盲率作为研究指标。分析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的药物依从性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16489名AIS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47.0%、44.5%和34.9%。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与区县的GDP、人均GDP与无显著差异;而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P<0.001);与非文盲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提高。
姜悦王晨姜勇潘岳松李子孝
关键词:卒中服药依从性都市化
脑卒中的病因分类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脑卒中的病因分类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待处理图像分别进行病灶分割处理及脑部分区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病灶分割结果以及脑部分区结果,所述待处理图像包括以弥散加权成像方式得到的目标对象的脑部图像;根据...
王拥军李子孝赵性泉丁玲玲董可辉荆京谢雪微吴振洲付鹤张善思曾韦胜刘盼
文献传递
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疗效率改进模式--一种持续高效的脑血管病医师继续教育方式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SAH)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模式对脑血管病医师的继续教育作用及其成效分析。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2013年7月开始对脑血管病医师进行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aSAH治疗效率持续改进模式教育,评价2013年1月-6月与2017年7月-12月两个时间段脑血管病医师对aSAH患者发病72 h内介入栓塞或外科夹闭术治疗率变化及患者到院距接受治疗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通过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aSAH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模式的继续教育制度,脑血管病医师对aSAH患者的治疗效率有显著改善[患者发病72h治疗率:83.6%vs 55.3%,P<0.001;患者到院距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45.0±31.3)h vs(78.6±51.8)h,P<0.001]。结论基于病历会商制度的aSAH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模式是一种持续高效的脑血管病医师继续教育方式。
王春娟李子孝董可辉刘丽萍赵性泉陈胜云张东刘爱华王拥军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续教育
不同等级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tue ischemic stroke,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差异,以期探讨改善药物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全国219家医疗机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25 018例,在发病后3、6及12个月对患者药物依从性及预后进行随访。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药物依从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16 489例AIS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经多因素分析,二级医院就诊的卒中患者6个月药物总体依从性优于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校正OR为1.185(95%CI:1.030~1.363),3个月和1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级医院在维持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姜悦王晨李子孝杨晓萌潘岳松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药物依从性
中国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脑卒中/TIA住院治疗的比较: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和加拿大卒中登记研究的结果
目的:旨在比较中国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脑卒中/TIA患者的基线特征、卒中治疗和住院结局的差异.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地区的11个研究中心连续收集了1775例急性脑卒中及TIA病人.
刘改芬Silver Frank LKapral Moira K王拥军房继明王伊龙赵性泉王春雪周永潘岳松宋彦丽李子孝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