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43
- 2006年
- 目的评价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55侧)术前颈部触诊阴性,由彩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颈转移的患者(研究组)与57例(64侧)术前颈部触诊阳性由查体诊断为甲状腺癌颈转移患者(对照组)的病例资料,2组患者均接受过改良性颈清扫术,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前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彩超诊断颈转移的51例(55侧)患者术后病理49侧为颈转移,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89·1%;彩超检查可以发现41·2%的临床触诊漏诊的隐匿性转移。彩超发现65·5%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中颈最高(70·9%);病理发现75·5%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Ⅲ区最高(65·3%),彩超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术前彩超可以提高颈转移的诊断率;可以对转移淋巴结进行定位,为颈清扫的范围提供依据。
- 边学唐平章徐震纲温树信王建宏
- 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检查
- 术中放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2006年
-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局部复发是肿瘤外科医生面对的一道难题,控制局部及区域复发,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目地之一。术中放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与常规的体外放射治疗相比,能提高肿瘤切除后的局部控制率。现就近年来术中放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王建宏祁永发
- 关键词:NECK
- 36例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式及下咽部的一期修复与功能恢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与放射治疗科1967年6月~2000年1月收治的36例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1997年UICC分期:I期4例;II期4例;Ⅲ期9例;Ⅳ期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采用综合治疗(手术加放射)20例,根治性放疗10例,单纯手术3例,根治性放疗后挽救手术3例(2例颈部、1例颈部与下咽)。一期修复所用组织有胃、空肠、结肠、胸大肌、前臂皮瓣、残喉、胃网膜、颈阔肌皮瓣、斜方肌皮瓣等器官与皮瓣。结果:综合治疗、根治性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0%(8/20)、30%(3/10)。单纯手术3例3年内2例死亡,1例失随。挽救手术3例均3年内死亡。对原发灶24例手术治疗患者中留喉下咽后壁局部切除4例(16.7%);一期修复20例(83.3%),其中利用胃、空肠器官修复11例(55%),其它修复9例(45%)。一期修复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5%(3/20),修复有效率为85%(17/20),平均进食时间为2~3周。修复患者中局部复发3例。结论:综合治疗在下咽后壁鳞状细胞癌中疗效肯定,治疗的重点为下咽吞咽功能的恢复。手术一期重建下咽部,恢复患者吞咽功能,不增加患者预后的风险。胃、空肠代下咽是重要的修复手段。部分患者可选择局部切除,保留喉功能。
- 王建宏祁永发唐平章温树信张宗敏秦德兴
- 关键词:鳞状细胞外科手术一期修复预后
- 梨状窝癌手术前后放疗与喉功能保全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探讨梨状窝鳞状细胞癌(简称梨状窝癌)手术前或手术后放疗与喉功能保全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9月—2001年7月收治的梨状窝鳞状细胞癌134例。术前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简称R+S)100例,手术+术后放疗(简称S+R)34例。随访中位时间38.1个月。结果根据KaplanMeier方法统计R+S组与S+R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4.8%、5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和T4期患者在R+S组与S+R组喉功能保留情况分别为4/5、3/3,66.7%(32/48)、6/6,32.4%(12/37)、0(0/16)和0(0/10)、0/9,其中T3期喉功能保留率R+S组较高,与S+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喉功能保留与丧失在局部复发、生存率等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组和S+R组术后大体标本切缘阳性率为7.0%(7/100)和20.6%(7/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变量分析切缘阳性、临床N分期对预后呈明显相关(P值均<0.05)。结论计划性术前放疗与术后放疗在下咽梨状窝癌的治疗上具有相同疗效。声门旁间隙受侵的T3病例选择R+S治疗可以提高喉功能的保留率,不增加预后的风险。R+S治疗方式切缘阳性率低,对喉功能的保留提供可靠客观依据。临床N分期对预后影响很大,是综合治疗的难点。
- 王建宏祁永发唐平章徐震纲温树信刘明波
- 关键词:梨状窝癌手术前后手术后放疗声门旁间隙中位时间
- 声门下型喉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分析研究声门下型喉癌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探索该型喉癌最合适的外科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7年1月—2001年7月间收治的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不同T分期、N分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以及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应的生存率。结果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50.0%(12/24)。喉全切除术19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47.4%(9/19),其中T2、T3、T4期的生存率分别为1/1、6/11、2/7;喉部分切除术5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3/5,T2、T3期的生存率分别为3/4、0/1,其中2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切缘阳性。本组病例的淋巴结阳性率为33.3%(8/24),T2、T3、T4期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5、5/12、3/7。N0、N1、N2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16、1/4、1/4。病理证实阳性淋巴结的部位有Ⅱ区、ⅢⅣ区、气管食管沟、上纵隔、锁骨上窝。结论声门下型喉癌预后差,早期治疗效果好。喉全切除术仍是当前声门下型喉癌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仅一部分早期高选择患者可行喉部分切除术,并应考虑术后放疗。颈淋巴转移是预后很重要的相关因素。颈淋巴结阳性或者局部病灶晚期的声门下型喉癌患者应行包括Ⅱ~Ⅵ区、上纵隔的淋巴清扫。
- 温树信唐平章徐震纲祁永发张宗敏刘明波边学王建宏
- 关键词:外科治疗方法淋巴结阳性率喉全切除术早期治疗效果气管食管沟颈淋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