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玉

作品数:86 被引量:287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4篇病毒
  • 22篇犬病
  • 22篇伪狂犬病
  • 22篇狂犬
  • 17篇圆环病毒
  • 17篇基因
  • 15篇猪细小病毒
  • 15篇细小病毒
  • 14篇疫苗
  • 14篇克隆
  • 13篇伪狂犬病病毒
  • 13篇狂犬病病毒
  • 12篇传染
  • 11篇猪圆环病毒
  • 11篇免疫
  • 11篇ORF2基因
  • 11篇VP2基因
  • 10篇猪传染性胃肠...
  • 10篇胃肠炎
  • 10篇胃肠炎病毒

机构

  • 86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四川省畜牧科...
  • 3篇动物疫病与人...
  • 2篇东莞出入境检...
  • 2篇重庆市畜牧科...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成都正大有限...

作者

  • 86篇王小玉
  • 82篇郭万柱
  • 68篇徐志文
  • 42篇王印
  • 36篇朱玲
  • 17篇王新
  • 14篇殷华平
  • 14篇韩国全
  • 12篇宋振辉
  • 11篇陈弟诗
  • 11篇颜其贵
  • 11篇陈杨
  • 10篇孙志勇
  • 9篇林华
  • 8篇汪铭书
  • 7篇张博
  • 6篇曾智勇
  • 6篇李雯
  • 6篇罗燕
  • 5篇周婷

传媒

  • 14篇中国兽医学报
  • 10篇畜牧兽医学报
  • 8篇中国兽医科学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动物医学进展
  • 4篇猪业科学
  • 3篇2007年中...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首届中国兽药...
  • 2篇中国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四川畜牧兽医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0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细小病毒SC1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PPA-NS1-ELISA的初步建立被引量:4
2007年
含有猪细小病毒SC1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PNS1通过EcoR+Hind双酶切后,回收NS1基因,将其亚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NS1,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中,通过IPTG的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NS1蛋白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细菌总蛋白的26.7%。并确定了NS1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IPTG终浓度为0.6mmol/L,诱导时间为3h。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二抗,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PA-NS1-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31.3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D490>0.32,且待检血清D490/阴性血清D490>2.0。
陈进会郭万柱殷华平颜其贵徐志文王印罗燕王小玉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NS1基因
猪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的克隆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12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C基因全序列,并测序,使用生物学软件对这12株PRVgC基因序列和GenBank上登录的6条gC基因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PRVgC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长度为1437~1464bp,编码478~487个氨基酸。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四川省流行的PRV毒株与日本、欧洲、美洲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这些毒株的蛋白疏水性、抗原表位和高级结构等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变化和差异。表明,PRVgC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可能存在抗原漂移现象。
王键义郭万柱徐志文王印王小玉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PCR生物学特性
含EGFP基因的PRVFa株重组PPVVP2基因与PCV2ORF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扩增得到的PPVSC-1株VP2基因产物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中,得到了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VP2。再以含有PCV2SC株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pMD-PCV2为模板扩增PCV2ORF2基因,进...
陈杨徐志文郭万柱朱玲陈弟诗王印王小玉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VP2基因ORF2基因EGFP
文献传递
猪霍乱沙门菌SC500运载TGEVS与猪IL-15融合基因疫苗的稳定性及免疫安全性被引量:5
2008年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SC500作为TGEV S与IL-15融合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运载体的稳定性与免疫安全性,将外源表达质粒pCC-S-IL-15、pCI-S-IL-15及空载体质粒pCC-neo、pCI-neo转化SC500,采用体外增殖试验研究不同质粒在SC500中的稳定性,携带质粒的SC500对ST细胞的黏附率、侵袭力和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BALB/c小鼠口服免疫试验研究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及SC500对小鼠的安全性。结果显示:外源目的基因影响表达载体在运载体内的稳定性,就载体类型而言,对pCI-neo的影响大于对pCC-neo的影响;携带目的基因的外源质粒影响SC500对ST细胞的黏附率和侵袭率,pCC-neo影响大于pCI-neo;外源质粒影响SC500在小鼠体内的增殖能力,pCC-neo影响大于pCI-neo;SC500在体内的增殖中,其所运载的质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SC500运载基因疫苗pCC-S-IL-15、pCI-S-IL-15免疫小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免疫安全性。
韩国全郭万柱孙志勇王印王小玉林华
关键词:猪霍乱沙门菌稳定性
猪霍乱沙门菌C500运载CSFV新型基因疫苗的稳定性及免疫安全性
2010年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C500(S.C500)运载猪瘟病毒(CSFV)新型基因疫苗的稳定性与免疫安全性,将表达载体pCB-ME2-IL-15、pCC-ME2-IL-15、pCI-ME2-IL-15及pCI-neo转入S.C500,采用体外增殖试验考察不同表达载体在S.C500中的稳定性;采用携质粒S.C500对ST细胞的粘附、侵袭力和增殖试验研究不同表达载体对运载体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BALB/c小鼠口服免疫试验研究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和运载体对小鼠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体外增殖中pCB-ME2-IL-15、pCC-ME2-IL-15和pCI-ME2-IL-15稳定性好于pCI-neo,说明外源目的基因正调表达质粒在运载体内的稳定性;空运载体S.C500对ST细胞的粘附率和侵袭率均高于4组含不同质粒的菌株,而4组含不同质粒的菌株之间亦有差异;空运载菌在ST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与4组含不同质粒的菌株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分别对携带表达载体pCB-ME2-IL-15、pCC-ME2-IL-15和pCI-ME2-IL-15菌株以每只2×108CFU/0.2 mL的剂量进行小鼠口服免疫,腹泻率依次为0%、8.33%和25%。在第7和14天,使用DHL/Amp琼脂培养平板,均可从肝脏、脾脏、十二指肠和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到重组菌。试验提示采用猪霍乱沙门菌C500运载CSFV新型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免疫安全性。
韩国全郭万柱林华王印颜其贵徐志文朱玲王小玉王利娜
关键词:CSFV稳定性
ORF3基因缺失对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复制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AF-P1/AF-P2,从疑似PCV2感染的病料中扩增获得1 767 bp的PCV2全基因组(命名为PCV2-CD),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TS-PCV2-CD。序列分析表明:PCV2-CD与GenBank中公布的12个PCV2毒株间的同源性高达95.0%~100%。用NcoⅠ酶切pTS-PCV2-CD获得4 459 bp线性目的DNA片段,补平CATG 4个碱基、连接环化构建ORF3基因插入缺失重组质粒pTS-PCV2-CD-C并测序。用SacⅡ酶切pTS-PCV2-CD-C,回收1 771 bp线性目的片段,体外连接环化构建了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PCR-RFLP检测表明,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mPCV2-C、培养并盲传4代的IBRS-2细胞中(PCV1阴性),特异性检测到mPCV2-C的DNA;电镜观察发现,在盲传6代的IBRS-2细胞胞核内观察到突变毒株的病毒颗粒。试验结果表明:ORF3基因缺失突变毒株mPCV2-C具有感染性,能够在IBRS-2细胞中复制增殖,证实ORF3基因不是PCV2复制的必需基因。
杨晓农郭万柱徐志文王新殷华平王小玉龙虎
关键词:ORF3基因基因功能
猪呼肠孤病毒SC-A株的分离鉴定及σ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在病毒培养液中添加胰酶的方法,从仔猪腹泻粪样中分离并鉴定了1株能在Vero细胞上稳定产生CPE,并以细胞颗粒增多、肿胀、漂落为特征的猪呼肠孤病毒SC-A株。在感染细胞中,病毒胞浆包涵体及特征性微管样结构明显,病毒粒子多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大小约70 nm。S2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表明,SC-A S2全基因(DQ396805)大小为1 331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41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47 140的σ2蛋白;与标准株T1L、T2J、T3D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9%、76.7%、85.4%及94.6%、93.3%、98.3%。以σ2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显示,标准株及野外分离株可被划分为A(T3)、B(T2)、C(T1)3个群;除T3C31外,其余3型野外分离株及SC-A株和所有血清1型均位于C群中。
曾智勇郭万柱徐志文梁海英宋振辉殷华平王新王小玉
关键词:呼肠孤病毒
猪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插入对猪细小病毒VP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将扩增得到的PCV2SC株ORF2基因插入PPVSC-1株VP2基因的HindⅢ(522bp处)和SacⅠ(1220bp处)2个特异限制酶切位点,并将此重组基因分别连接到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伪狂犬病毒转移载体(pPI-2.EG-FP),脂质体转染系统转染COS-7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基因表达情况。结合测序结果预测重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蒋清蓉徐志文郭万柱朱玲胡秋炅王印王小玉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病毒样颗粒
猪II型圆环病毒四川分离株鉴定及其ORF2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The PCV-2 positive tissues by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were inoculated to the PK-15 cells not contaminated by PCV. The viral partic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infected PK-15 cells by eletronmicroscop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solate was PCV-2 and was named SCH-A strain.The capsid protein gene(cp) in ORF2 was amplified from PK-15 cell line infected with SCH-A strain by PCR, and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ORF2 gene of the SCH-A strain was compared with other porcine circovirus isola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omologies of nucleotides were between 90.5% and 96.7% in comparision with the PCV-2 reference strains,but the homologies of nucleotides were only about 67% with the PCV-1 reference strains. SCH-A strain displayed the highest nucleotide homology((96.7)%) with the reference strain Hunan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showed ORF2 gene of the SCH-A isolate belongs to PCV-2 .
王新郭万柱朱玲徐志文颜其贵王印王小玉罗燕周婷
关键词:ORF2基因
仔猪腹泻粪样中猪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通过在病毒培养液中添加胰酶的方法,首次从仔猪腹泻粪样中分离并鉴定了一株能在 Vero 细胞上稳定产生 CPE,即以细胞颗粒增多、肿胀、漂落为特征的猪
曾智勇郭万柱徐志文宋振辉殷华平王新王小玉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