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

作品数:96 被引量:371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球菌
  • 25篇葡萄球菌
  • 25篇金黄色葡萄球...
  • 25篇黄色葡萄球菌
  • 23篇病毒
  • 22篇耐药
  • 17篇耐药性
  • 16篇基因
  • 15篇圆环病毒
  • 11篇分子
  • 10篇毒素
  • 10篇毒素基因
  • 10篇杆菌
  • 9篇食品
  • 9篇猪圆环病毒
  • 8篇食源
  • 8篇食源性
  • 6篇毒力
  • 6篇药敏
  • 6篇乳房炎

机构

  • 7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6篇四川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四川省畜牧科...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96篇王新
  • 22篇郭万柱
  • 17篇徐志文
  • 17篇王小玉
  • 16篇席美丽
  • 16篇杨保伟
  • 15篇周婷
  • 15篇夏效东
  • 13篇孟江洪
  • 10篇殷华平
  • 9篇朱玲
  • 9篇王印
  • 8篇张鹏飞
  • 8篇俞英
  • 6篇宋振辉
  • 6篇王婷
  • 6篇颜其贵
  • 5篇王晓
  • 4篇唐晓双
  • 4篇只帅

传媒

  • 9篇食品科学
  • 9篇畜牧兽医学报
  • 5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现代食品
  • 2篇中国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石榴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分别采用溶血试验法、凝固酶效价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了安石榴苷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血浆凝固酶和总肠毒素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安石榴苷能显著减少α-溶血素的产生,但对溶血素的抑制作用未呈现浓度依赖性;在高于1/4 MIC浓度下安石榴苷能降低血浆凝固酶的表达;在高于1/2 MIC浓度下,安石榴苷显著降低总肠毒素的产生;安石榴苷对肠毒素基因sea、溶血素基因hla和调节基因agrA的转录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1/8 MIC浓度下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5%,5%。
徐云凤徐云凤樊秋霞王新王新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
抗体SEB27、融合蛋白SEB27-vHRP、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抗体SEB27、融合蛋白SEB27‑vHRP、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融合蛋白包括IgG抗体信号肽、血凝素标签、抗体SEB27、连接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组氨酸标签;该融合蛋白能够用于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王新张瑶张鹏飞万阳丽常冠红周婷
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特别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相继消失,生态格局遭到破坏,而如何保护农村千百年来的风土人情和乡土资源,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需要关注的...
王新
关键词:乡土景观新农村建设窑洞
文献传递
鸡肉源沙门氏菌对喹诺酮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状况及相关基因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研究分离于陕西、河南、四川和北京四省(市)鸡肉源沙门氏菌对喹诺酮和部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敏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更好地了解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途径,确保食品安全。【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用PCR和基因序列测定法确定耐药沙门氏菌中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相关的喹诺酮类抗性决定区基因突变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390株沙门氏菌中,63.59%的菌株对萘啶酮酸产生抗性,21.28%、16.67%和14.62%的菌株分别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产生抗性。248株萘啶酮酸抗性菌中,aac(6’)-Ib-cr、qnrA、qnrB和qnrS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20.16%、10.89%、10.08%和1.61%。83株耐环丙沙星的菌株中,gyrA和parC基因的点突变共199个;其中gyrA基因中以Ser83Phe和Asp87Gly双突变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Ser83Phe和Asp87Asn双突变、Ser83Tyr、Ser83Phe、Asp87Gly;parC基因的65个点突变均为Ser80Arg突变。【结论】四省市中鸡肉源沙门氏菌耐药状况严重,其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及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是导致沙门氏菌耐药的重要机制。
郝宏珊杨保伟师俊玲席美丽王新崔玥孟江洪
关键词:沙门氏菌药敏性氟喹诺酮耐药
即食凉拌菜中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被引量:2
2010年
沙门菌(salmonel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是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我国70%~80%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沙门菌引起,4.5%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在美国和加拿大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别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和45%。即食凉拌菜食用前不需经过任何加工,其中的病原菌,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将会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危害。然而,目前很少有针对即食凉拌菜中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杨保伟寄宝义席美丽申进玲石颖只帅王新孟江洪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沙门菌凉拌菜食源性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株
仔猪腹泻粪样中猪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在病毒培养液中添加胰酶的方法,笔者从仔猪腹泻粪样中分离并鉴定了1株能在Vero细胞上稳定产生CPE,即以细胞颗粒增多、肿胀、漂落为特征的猪呼肠孤病毒SC-A株。在感染细胞中,病毒胞浆包涵体及特征性微管样结构明显,病毒粒子多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直径约70 nm。克隆测序结果表明:SC-A S2全基因(DQ396805)大小为1 331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由41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47.14 ku的σ2蛋白;与标准株T1L、T2J、T3D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9%、76.7%、85.4%,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6%、93.3%、98.3%。在以σ2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中,标准株及野外分离株可被划分为A、B、C 3个大的进化分支;除T3C31外,其余3型野外分离株及SC-A株和所有血清1型病毒株均位于进化分支C中。
曾智勇郭万柱徐志文宋振辉殷华平王新王小玉
关键词:呼肠孤病毒
猪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其SCCmec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解陕西猪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表型及其SCCmec基因型分布情况,我们于2009年1月~7月在陕西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采集鼻腔拭子共计173份,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采用多重PCR方法扩增其中是否含有nuc基因和mecA基因进行MRSA鉴定;以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通过多重PCR方法对SCCme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调查的6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分离到MRSA,共分离到83株SA,其中有14株(16.9%)为MRSA,均为SCCmec-IVb型;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CFP、CHL、AMK和VAN敏感外,对CIP、OXA耐药率分别为57.1%和92.6%,对FOX、TET、ERY、甲氧嘧啶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结果显示了猪源SCCmec-IVb型MRSA株具有多重耐药特点,与人源SCCmec-IV型MRSA株耐药谱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结果提示猪源MRSA容易通过猪及其产品感染人。
王新黄山周婷刘俊宁杨保伟席美丽申进玲只帅孟江洪
关键词:MRSA耐药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旨在获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关键分子标志物。本研究以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为试验材料,利用MRSA进行体外感染,通过与普通金葡菌感染组及未感染组进行比较,检测隐性乳房炎候选基因TRAPPC9、JAK2及炎症指示因子IL-6基因在MRSA感染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MRSA菌株体外感染Mac-T细胞6h时,TRAPPC9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感染8h时,JAK2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金葡菌菌株感染Mac-T细胞6h时,TRAPPC9与JAK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普通金葡菌相比,经MRSA处理6和10h时,Mac-T细胞的TRAPPC9、JAK2及IL-6基因表达量均较高,且感染6h时,MRSA处理组TRAPPC9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金葡菌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MRSA及金葡菌感染Mac-T细胞后,3个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基本相似,MRSA菌株感染更不易引起宿主细胞JAK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而TRAPPC9基因则可作为MRSA金葡菌及普通金葡菌感染的首选分子标志物。
宋敏艳韦艺媛Muhammad Zahoor Khan王新俞英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腺上皮细胞JAK2
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牛奶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2022年
目的建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牛奶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方法以stx1/2基因作为检测靶基因,利用羟基萘酚蓝(hydroxy naphthol blue,HNB)指示剂,建立一种可视化检测STEC的LAMP方法。同时,将建立好的LAMP方法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相比较,并对人工污染STEC的脱脂乳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可视化LAMP方法在64℃反应50 min后可凭肉眼观察(紫罗兰色到天蓝色)判定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无交叉反应,可以准确区分STEC与非STEC菌。Stx1-LAMP和stx2-LAMP的检出限分别为3.54×10^(‒4)和3.54×10^(‒5) ng/µL,而常规PCR中stx1和stx2的检出限分别为3.54×10^(‒3)和3.54×10^(‒2) ng/µL,即stx1-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stx1-PCR的10倍,stx2-LAMP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stx2-PCR的1000倍。对人工污染STEC菌牛奶样品进行检测,stx1-LAMP和stx2-LAMP分别可检测到细菌浓度为10^(3)和10^(2) CFU/mL的加标样品。结论本研究为STEC菌株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适用于现场和基层检测的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
张鹏飞张萌阮傅倩王婷徐旭侯乐乐白莉王晔茹吴倩王新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
2007—2008年西安地区鸡肉源沙门氏菌相关特性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研究260株2007—2008年分离于西安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以确保食品安全。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玻片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法确定沙门氏菌的DNA酶切图谱,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氏菌的基因型。结果:沙门氏菌对萘啶酮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81.4%、29.2%、22.4%、21.8%、34.6%、37.7%、32.6%、23.1%和1.9%。260株沙门氏菌共涵盖21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舒卜拉沙门氏菌(S.Shubra)、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Indiana)、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丘古沙门氏菌(S.Djugu)、德尔卑沙门氏菌(S.Derby)、维尔肖沙门氏菌(S.Virchow)、奥兹马森沙门氏菌(S.Othmarschen)和沙门氏菌Ⅱ(SalmonellaⅡ)等比较常见。6.1%的舒卜拉沙门氏菌和22.6%的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至少可耐15种抗生素,耐药性最强。4种最为常见的肠炎沙门氏菌、舒卜拉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表现为基因型多样性,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流行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改变呈现出不同规律性。结论:西安市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存在耐药现象。
杨保伟申进玲席美丽张秀丽崔生辉王新孟江洪
关键词:鸡肉沙门氏菌药敏性血清型基因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