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文化转向
  • 3篇教育技术
  • 3篇教育技术学
  • 3篇技术学
  • 2篇布鲁纳
  • 2篇场馆
  • 1篇心理学
  • 1篇性学
  • 1篇学术思想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学
  • 1篇教育工作
  • 1篇教育工作者
  • 1篇教育过程
  • 1篇教育文化
  • 1篇开放教育
  • 1篇开放教育资源

机构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王婷
  • 7篇郑旭东
  • 2篇陈荣
  • 1篇吴秀圆
  • 1篇吴彦文

传媒

  • 2篇现代远程教育...
  • 2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现代教育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何去何从:当教育技术学遇到“MOOC”被引量:9
2014年
2012年以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在商业炒作和网络媒体的助推之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但这种热度与关注却缺乏深度的学术审视。事实上,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的新阶段,是开放教育与在线教育整合在一起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教育形态。MOOC作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之一,从学科的层面来看,要使其从"公共话题"转向"学术问题",首先必须要摆脱"预设立场"的枷锁,摒弃对技术的盲目乐观,在对实践的反思中推动学科不断走向深入;其次在研究上要卸下背负的沉重包袱,理性地确定有限的学科目标,杜绝好高骛远之念,踏踏实实耕好教育技术的田地。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走向成熟理性之路。
郑旭东王婷吴秀圆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
场馆学习中的家庭行为模式:表征元素、形成机制与基本类型被引量:3
2017年
家庭行为模式是揭示基于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中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基础与前提。家庭行为是探索场馆学习机制的显性依据与隐性线索,言语活动和肢体行为是家庭行为模式的主要表征要素。儿童、家长和人工制品的交互构成了场馆学习境脉中的三重行为互动,个体、文化和物理境脉构成了家庭行为模式中的三种学习境脉,场馆学习的共时经历与历时经历的交互作用是推动家庭行为模式发展与演化的动力机制。家庭群体在场馆学习境脉中的行为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共同注意,即以分享为目标的指示性行为模式;陈述解释,即以传授为目标的教导式行为模式;合作协商,即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复杂行为模式。
郑旭东王婷
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场馆学习理论的解读与启示
2015年
基于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是一种渗透着家庭文化的学习1.早期基于家庭群体之场馆学习研究焦点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家庭群体在博物馆中的互动行为和言语会话成为场馆学习研究最初的焦点,人们试图通过观察和描绘家庭成员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真实行为方式和会话内容探究基于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本质,寻找影响场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因素。
郑旭东王婷
关键词:场馆
从布鲁纳学术思想两次转向反思中国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
2016年
布鲁纳一生在学术上主要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向:第一次转向可以称为“认知转向”,引领了心理学的认知革命;第二次转向可以称为“文化转向”,催生厂文化心理学,这两次转向均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两次转向分别产生了两本在教育心理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教育过程》与《教育文化》。
郑旭东王婷陈荣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布鲁纳文化心理学
从布鲁纳学术思想两次转向反思中国教育技术学未来发展被引量:5
2015年
布鲁纳一生在教育与心理研究方面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向:即认知转向和文化转向。认知转向基于认知表征理论构建了结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打通了教育学与心理学,并构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双向道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根深蒂固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转向使教育心理研究从注重"因果解释"转向"文化诠释",颠覆了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并带动了以叙事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学之创新与发展。纵观布鲁纳学术思想的两次重大转向,反思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在从领域向学科的挺进中如何实现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匹配;二是在自身学科理论建构的进程中如何保持科学和人文的交相辉映。具体而言,前者应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带动学科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后者应借助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现代科学理性至上的原则,使教育技术摆脱工具理性知识观下对自身作为辅助工具和技术手段的狭隘定位,真正让技术渗透人文关怀,让教育回归经验世界,由此构建具有不同气质的教育技术学理论。
郑旭东王婷陈荣
关键词:布鲁纳文化转向教育文化教育过程教育技术学
主动推送式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被引量:6
2010年
为学生提供充分且针对性强的学习素材是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学生的学习信息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然后设计了一种主动推送式学习支持系统,以实现按课程进度为学生主动推送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学习素材的功能。该主动推送式学习支持系统能有效地辅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深入探究相关知识。
吴彦文王婷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场馆学习理论的解读与启示被引量:15
2015年
在博物馆场景下发生的学习被称为场馆学习。大多数博物馆参观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基于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是一种渗透着家庭文化的学习。对基于家庭的场馆学习进行研究,其焦点在早期主要集中在个体层面上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与言语进行描述,后来逐渐转向关注家庭成员之间在更为广阔境脉中的交互,进而开始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探索场馆学习中家庭行为、身份认知及经验建构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由于博物馆场景下的家庭行为、身份认知与经验建构均融入了文化资源,因此三者之间存在连锁效应,即博物馆中家庭行为的交互与转换以及身份认知的参与和流动为家庭群体的经验建构提供了动机与策略,而参观者曾经的博物馆体验和相关的认知资源则以一种心理境脉影响着其在后续博物馆参观中的身份认知和经验建构。这意味着场馆学习的设计不但要把博物馆职能与参观者诉求相匹配,准确定位场馆学习设计的价值取向,而且要注重个人和社会文化境脉的影响,深化场馆学习的情境支持设计,打破场馆学习关注的有限边界,构建场馆学习设计的反馈循环新模式。
郑旭东王婷
场馆学习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研究焦点与发展动态述评被引量:3
2015年
文章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叉点上,对场馆学习的研究焦点与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场馆学习研究焦点与方法的历史变迁经历了从基于人口学视角的场馆学习之描述性研究这一早期形态向基于人类学视角的场馆学习之解释性研究的文化转向,社会文化视角已经成为场馆学习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在这一总体框架下,场馆学习研究的基本范畴包括学习机制、学习环境、人工制品、支撑技术、支持服务及学习评价。文章在对国内场馆学习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剖析评述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议题进行了展望,认为当前我国的场馆学习研究已成为一个为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教育学(尤其是科学教育)以及传统的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跨学科领域,未来需要通过多学科协同全面推进在学习机制、学习环境、人工制品、支撑技术、支持服务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王婷郑旭东
关键词:文化转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