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红

作品数:76 被引量:270H指数:8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1篇麻醉
  • 12篇乳酸
  • 11篇硬膜
  • 11篇硬膜外
  • 11篇手术
  • 9篇异丙酚
  • 9篇丙酚
  • 8篇术后
  • 8篇全麻
  • 8篇林格氏液
  • 7篇乳酸林格氏液
  • 6篇硬膜外阻滞
  • 6篇罗哌卡因
  • 6篇老年
  • 5篇血流
  • 5篇液体动力学
  • 5篇右美托咪啶
  • 5篇镇痛
  • 5篇静脉
  • 4篇全身麻醉

机构

  • 44篇绍兴市人民医...
  • 2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0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金陵医院
  • 2篇浙江医院
  • 2篇桐乡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浙江医药股份...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金坛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台州市博爱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6篇李玉红
  • 16篇祝胜美
  • 12篇郑羡河
  • 11篇何锐
  • 11篇茹国美
  • 11篇陈念平
  • 11篇丁倩男
  • 10篇徐建红
  • 10篇徐建国
  • 10篇包芳萍
  • 9篇胡双燕
  • 6篇项燕
  • 6篇陈忠华
  • 4篇仲俊峰
  • 4篇易声华
  • 4篇蒋宗明
  • 4篇田婕
  • 4篇张昌锋
  • 4篇金宝伟
  • 3篇钱幼娟

传媒

  • 10篇中华麻醉学杂...
  • 8篇中国临床药理...
  • 7篇浙江医学
  • 4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2004年浙...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2005年浙...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龄对全麻诱导期间复方乳酸钠的容量效应影响
本文通过在年轻组和年老组恒速输注复方乳酸钠,观测全身麻醉下病人的血液稀释变化及血压、心率变化,并分析年龄是否是血液稀释的影响因素。
包芳萍李玉红项燕徐建红祝胜美
关键词:全麻诱导期复方乳酸钠血液稀释心率变化年龄结构
文献传递
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2004年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的麻醉处理和生理功能的维护。 方法 :1例患者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术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电解质、体温等。 结果 :在游离残余小肠期、移植小肠血管开放期、无肝期、新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很大 ,血压明显降低 ,心率加快 ;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 ,凝血因子Ⅰ浓度显著下降 ;血 pH和标准剩余碱 (SBE)呈代谢性酸中毒改变 ,血氯一过性升高 ,血钙偏低 ,无肝期血糖升高 ;体温维持在 36~ 37℃。 结论 :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术麻醉的管理和监测非常重要 ,最好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尤其要做好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调控、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以及体温的维持。
周志宏徐建国管忍李玉红田婕
关键词:肝移植小肠移植联合手术麻醉凝血功能
脑电双频指数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普鲁泊福麻醉深度局限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脑电双频指数 (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监测全身麻醉深度的局限性。 方法 :收集普鲁泊福 (Propofol)麻醉中同时监测BIS和AEPI时 ,手术中出现AEPI值持续升高的 8例患者 ,记录麻醉诱导、手术期和恢复期各时间点BIS、AEPI、收缩期动脉压 (SAP)、舒张期动脉压 (DAP)、心率 (HR)、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值和普鲁泊福血药浓度。并做AEPI、BIS、血药浓度之间相关性分析。术后第 1天随访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麻醉诱导期和恢复期 ,AEPI和BIS与普鲁泊福血药浓度的变化呈线性负相关 ;而在手术期 ,AEPI值却偏离BIS值而明显增高 ,其中仅 2例有临床麻醉偏浅指征 ;3例术中AEPI值高达 90 % ,而且持续于手术全过程 ;手术期BIS值与普鲁泊福血药浓度呈线性负相关 (P <0 .0 1 ) ,而AEPI值则与二者均不相关 (P >0 .0 5 )。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 结论 :BIS监测不能完全反映手术中麻醉偏浅 ;
王永光李玉红徐建国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普鲁泊福麻醉
年龄对全麻诱导期间复方乳酸钠的容量效应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包芳萍李玉红项燕徐建红祝胜美
关键词:复方乳酸钠年龄全麻血液稀释
成人与儿童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成人和儿童术前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的差别。方法:本研究是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择期盆腔、肛肠或者下肢小手术患者2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其中儿童14例,成人14例。所有患者给予镇静药后在20 min内恒速输入10 m L/kg的乳酸林格氏液体,通过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采用Matlab 4.2软件包计算液体动力学参数。结果: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与成人相比,在输入林格氏液体后90 min内儿童的血浆稀释程度明显降低(0.16 vs 0.07,P=0.000),儿童将输入液体的43%通过肾脏排出,显著高于成人(18%)(P=0.011)。按公斤体重计算儿童和成人对乳酸林格氏液的血浆清除率分别是2.2 m L·min-1·kg-1和0.5 m L·min-1·kg-1(P=0.016),而肾脏对乳酸林格氏液体的清除率两组分别是0.76 m L·min-1·kg-1和0.10 m L·min-1·kg-1,(P=0.000)。结论:儿童对乳酸林格氏液体血浆和肾脏清除率分别是成人的4倍和7倍,术前给儿童输液,按照体重计算量可以参照成人的剂量。
王军会李玉红茹国美丁倩男
关键词:液体动力学血浆清除率成人儿童
甲氧明预处理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间常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持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提高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作者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甲氧明预注的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陈念平李玉红金宝伟郑羡河胡双燕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条件甲氧明预处理安全性
等比重单侧腰麻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吴纯西包梅芳李玉红刘俊张芬芬何海波杜建龙张寒冰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单侧腰麻等比重布比卡因膝关节手术麻醉平面
急性炎性疾病患者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炎性疾病患者的乳酸林格氏液(Ringer's lactate,RL)液体动力学特征以及炎性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协变量影响RL分布和排泄。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I-II级,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组,n=20)或者腹腔镜下急诊阑尾切除术(阑尾炎组,n=2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开始输注RL,按15 mL/kg,35 min内输毕。采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血浆炎症(TNF-α,IL-10和CRP)或者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syndecan-1,SDC-1);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RL液体动力学参数和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胆囊炎组相比,阑尾炎组RL从组织间隙到血浆的转运速率常数(k_(21))显著降低(14×10^(-3)min^(-1)versus 35×10^(-3)min^(-1);P=0.012)。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CRP)升高[中位数38.1(1.8-143.6)μg/mL versus 1.3(0.1-159.0)μg/mL;P<0.001];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期间(输液开始后30~45 min),液体从中央室中到外周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_(12))显著增加(57×10^(-3)min^(-1)versus 32×10^(-3)min^(-1);P<0.01)。清除速率常数(k_(10))降低90%(0.6×10^(-3)min^(-1)versus 5.3×10^(-3)min^(-1);P<0.001)。无论在清醒状态还是麻醉状态下低血压均能降低液体清除;炎症或者内膜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不能作为显著影响RL液体动力学参数的协变量。结论:阑尾炎或者胆囊炎患者术前输入液体后"炎症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不是RL的液体动力学的协变量,但是两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期间输入液体的清除率下降。
叶晓敏易声华朱烨柯单跃腾尹彤滕文彬李玉红
关键词: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液炎症液体动力学
晶体和胶体溶液用于麻醉诱导后容量负荷治疗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乳酸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容量负荷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胃肠外科肿瘤手术患者8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Ⅰ~Ⅱ,分成2组:Ⅰ组(羟乙基淀粉130/0.4容量负荷组,n=56)和Ⅱ组(乳酸林格氏液容量负荷组,n=25)。麻醉诱导后予以3次容量负荷,每次3 m L·kg?1羟乙基淀粉130/0.4或者乳酸林格氏液,7 min输毕。麻醉前后、每次容量负荷后稳定5 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AP)、每博心脏输出量指数(SVI)、血容量扩张效率和氧供(DO_2)。结果麻醉诱导期间SVI和MAP均降低,两组相当;Ⅰ组和Ⅱ组患者对3次容量负荷的反应性分别为64%对20%(P<0.001)、43%对13%(P<0.001)和23%对14%(P=0.101);而第1或2次容量负荷后Ⅰ组患者达到容量最优化的累计比例低于Ⅱ组(25%对74%,P<0.001;46%对81%,P<0.001),第3次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对89%,P=0.825)。3次容量负荷后SVI上升的幅度Ⅰ组(基础值86%)高于II组(基础值68%)(P<0.001),而MAP变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次负荷后2种液体的血容量扩张效率相当,第2次和第3次负荷Ⅰ组高于Ⅱ组。麻醉诱导和血液稀释均导致氧供下降,2种液体之间没有区别。结论容量优化治疗中胶体液的容量治疗效果优于晶体液,建议采用胶体液进行容量负荷治疗。
何飞燕李玉红丁倩男茹国美
关键词:乳酸林格氏液
乳酸林格氏液体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术后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88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Ⅰ~Ⅱ,随机分成4组:Ⅰ组(乳酸林格氏液负荷和维持),Ⅱ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Ⅲ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负荷和维持),Ⅳ组(预注乳酸林格氏液体,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负荷,乳酸林格氏液体维持);负荷治疗以9 m L·L^-1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或者乳酸林格氏液,再以12 m L·L^-1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或者乳酸林格氏液体输注1 h,之后液体治疗根据麻醉医师判断,将心搏出量变异(SVV)值维持在13%左右。术后观察包括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输液顺序不影响术后结局。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2 L以及并发症影响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进食恢复时间(双因素ANOVA,P=0.020),但是只有术后并发症延长术后住院时间(P=0.001)。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和并发症作为独立因素均延长进食恢复时间达2 d。术中输入〉1 L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维持术中尿液分泌优于乳酸林格氏液。结论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延长腹腔镜下胃肠癌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不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只有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
何锐李玉红丁倩男茹国美
关键词: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