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加宁

作品数:14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脊柱
  • 3篇腰椎
  • 3篇椎体
  • 2篇腰椎滑脱
  • 2篇正常值
  • 2篇融合术
  • 2篇矢状
  • 2篇手术
  • 2篇枢椎
  • 2篇术前
  • 2篇退变
  • 2篇退变性
  • 2篇前凸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寰椎
  • 2篇螺钉
  • 2篇节段
  • 2篇后路

机构

  • 14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南部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李加宁
  • 10篇田伟
  • 9篇刘亚军
  • 7篇安岩
  • 6篇吴静晔
  • 5篇刘波
  • 4篇何达
  • 4篇孙宇庆
  • 4篇张宁
  • 3篇曾成
  • 2篇吕艳伟
  • 2篇王玉梅
  • 2篇韩骁
  • 2篇韦祎
  • 2篇范明星
  • 1篇李楠
  • 1篇韩晓光
  • 1篇赵经纬
  • 1篇吴昕峰
  • 1篇王扬

传媒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合术前CT规划及术中透视建立穿刺通道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利用术前CT进行术前设计,再结合术中透视引导的穿刺通道技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连续选择年龄>60岁的OVCF病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行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前在伤椎的轴位CT图像上确定经皮入针的横向距离和角度,并通过测量确定骨面入点和椎弓根内壁的位置关系;术中透视确定经皮入针的纵向距离和角度,穿刺至骨面时,结合术前CT的测量结果在正位片上确定骨面入点的位置。以该技术的穿刺成功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比较病人术前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及术中并发症。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病人,男10例,女33例,平均年龄(73.4±10.1)岁。共对50个节段进行PVP或PKP操作,节段范围为T5~L5,其中T12~L5节段所占比例为86%。穿刺成功率为96%(48/50),2个节段穿刺骨钻尖端没能到达对侧椎体,分别发生在L5和T5水平,骨水泥的弥散偏向一侧。术后仅有2例为通过椎体静脉窦渗漏至椎管,病人术后没有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术前CT进行术前设计,再结合术中透视引导建立穿刺通道的技术在OVCF手术治疗中是安全和有效的。
吴静晔韦祎李加宁张宁李楠刘波何达刘亚军王玉梅田伟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通道
全脊柱成像系统与传统X线在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的一致性对比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在全脊柱EOS成像系统(whole-spine EOS images,EOS)与传统X线成像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7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进行标准站立位EOS脊柱全长正侧位和传统X线腰椎骨盆正侧位摄片。2名主治医师分别使用Surgimap软件对50例患者EOS侧位片和传统X线腰椎骨盆侧位片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dorsis,LL)进行测量,并于间隔2周后在再次测量。对2名医师测量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可信度分析),对2名医师前后2次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可重复性分析)。利用4次测量数据分析腰椎-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在EOS与传统X线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使用EOS成像和传统X线成像测量的PI角均值分别为(50.5±12.6)°和(51.4±12.2)°(均值差0.9,差值95%置信区间为0.2-1.6,P=0.020);PT角均值分别为(16.2±8.9)°和(16.9±8.6)°(均值差0.7,差值95%置信区间为-0.6-2.0,P=0.283);SS角均值分别为(34.3±9.9)°和(34.5±10.4)°(均值差0.2,差值95%置信区间为-1.2-1.5,P=0.800);LL角均值分别为(42.7±14.9)°和(43.3±15.3)°(均值差0.6,差值95%置信区间为-0.8-2.0,P=0.149)。两种不同成像方法测量骨盆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5),但均差值小(0.9°),无临床差异性;PT、SS、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成像方法组间可信度分析显示,2名医师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侧位PI、PT、SS、LL均有极佳的一致性(EOS成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93、0.980、0.989,X线成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85、0.976、0.988)。可重复性分析显示,2名主治医师前后2次测量的PI、PT、SS、LL均有极佳的一致性(组内ICC为0.963~0.996)。结论:在局部腰椎骨盆段,EOS成像与传统X线成像测量的PI、PT、SS、LL一致性良好,对指导临床的应用没有差异性。
尉峰吴静晔孙宇庆李加宁范明星张宁
关键词:骨盆测量脊柱前凸
成人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正中矢状内径值测量与形态分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测量成人寰椎正中矢状内径的正常值范围,确定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诊断值,提出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形态学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集101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男50例,女51例;年龄15~78岁,平均(48.8±12.9)岁;畸形组]和857例颅颈交界区正常患者[男461例,女396例;年龄21~79岁,平均(50.2±8.3)岁;正常组]临床资料。畸形组92例为寰枢椎脱位,根据Wadia分型分为3个亚组:寰枢椎脱位伴齿突小骨(齿突小骨组)33例,寰枢椎脱位伴寰椎枕化(寰椎枕化组)24例,寰枢椎脱位不伴齿突小骨或寰椎枕化(单纯脱位组)35例;9例为Chiari畸形。通过CT图像测量正常组和畸形组寰椎正中矢状内径的取值范围。对各组内径值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比较各组内径值差异。定义正常组内径值分布范围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的下限作为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诊断值。通过CT图像分析畸形组中诊断为发育性椎管狭窄者寰椎的形态学特点,以此提出在颅颈交界区畸形中该影像学诊断的积水潭(JST)分型。结果正常组寰椎正中矢状内径均值为(29.05±1.60) mm,范围24.05~33.50 mm(95%CI: 25.91~32.19 mm)。寰椎正中矢状内径值≤ 25.91 mm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诊断值。畸形组总体的寰椎正中矢状内径均值为(26.84±2.04) mm(95%CI: 22.84~30.84 mm),显著小于正常组(t=10.504, P< 0.01)。畸形组中以正中矢状内径值≤ 25.91 mm诊断为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者共33例,其中齿突小骨组14例,寰椎枕化组4例,单纯脱位组15例,Chiari畸形组0例。根据33例寰椎形态,提出颅颈交界区畸形中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积水潭(JST)分型(Ⅰ~Ⅲ型)。Ⅰ型:小寰椎型,占84.9%(28/33),后弓形态正常不伴寰椎枕化;Ⅱ型:后弓凹陷型,占3.0%(1/33),后弓向椎管内凹陷不伴寰椎枕化;Ⅲ型:寰椎枕化型,占12.1%(4/33),其中Ⅲa型为后弓形态正�
安岩田伟王扬李加宁刘波何达刘亚军孙宇庆韦祎
关键词:成年人椎管狭窄
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比较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TLIF组给予TLIF术,PLIF组给予PLIF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滑脱椎体矫正情况、VAS评分、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椎间植骨融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PLIF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年,两组术后滑脱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TLIF组低于PLIF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TLIF组术后融合成功率为87.00%,PLIF组为91.30%,差异不显著(P>0.05)。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PLIF组的19.57%(P<0.05)。[结论]TLIF、PLIF均可有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症,TLI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田伟李加宁韩骁安岩刘亚军吕艳伟
关键词:腰椎滑脱
斜坡枢椎角的正常值及其与延髓脊髓角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获取斜坡枢椎角的正常值范围,并探讨其与延髓脊髓角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颈椎CT检查未见颅颈交界区外伤、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的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225例,于CT片上齿突面积最大的平面测量斜坡枢椎角,斜坡枢椎角定义为斜坡平面与枢椎椎体后缘之间的夹角;其中117例行颈椎MR检查,于MRI片上分别测量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延髓脊髓角定义为上颈髓腹侧与延髓腹侧之间的夹角。应用回归分析评价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的相关性。影像学测量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用Pacs测角软件进行,测量精度0.01°。测量工作由两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生分别独立完成,取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结果225例患者的斜坡枢椎角为13).52°~172.16°,平均156.93°±6.53°;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斜坡枢椎角的95%置信区间为(145.10°,170.19°),女性斜坡枢椎角的95%置信区间为(142.67°,168.47°);不同年龄组间(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与及ET测量的斜坡枢椎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例患者的延髓脊髓角为130.38°±168.75°,平均154.17°±6.54°,95%置信区间为(141.35°,166.99°);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存在线性正相关(r=-0.95,P=0.007)。结论男性斜坡枢椎角正常值为145.10°±170.19°,女性斜坡枢椎角正常值为142.67°~168.47°;斜坡枢椎角与延髓脊髓角呈正相关,斜坡枢椎角正常范围可作为术中复位的参考。
田伟安岩李加宁刘亚军吴昕峰吕艳伟曾成
关键词:枢椎延髓脊髓
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患者初次手术时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且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再手术组,初次手术时年龄49~79岁(56.4±2.1岁),其中接受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67例,后外侧腰椎融合术(PLF)23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21例;随访时间9~42个月(24.6±1.1个月)。同时,匹配226例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未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初次手术时年龄46~82岁(57.1±1.1岁),其中接受PLIF 97例,PLF 45例,TLIF84例,随访时间为9~48个月(24.9±0.6个月)。对两组患者接受融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2017年12月)进行腰痛VAS和腰椎JOA评分。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初次手术时年龄、性别分布、婚姻情况、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融合术式、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的分布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次手术时年龄及融合术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再手术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分布、婚姻情况、文化程度、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次手术时年龄、融合术式、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为1.23,95%CI为1.12~3.56;两组患者接受PLF、TLIF对比接受PLIF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76(0.34~0.89)、0.68(0.25~0.82)。调整融合术式、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否悬浮固定等变量后,初次手术时年龄≥60岁对比<60岁的患者,a OR值为2.54,95%CI为1.23~3.56;调整年龄、融合节段个数、椎板是否切除及是�
李加宁田伟韩骁安岩
关键词:再手术年龄
腰椎关节突关节内聚术前诊断方法及对椎弓根螺钉置钉通道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关节突关节内聚对椎弓根螺钉置钉通道的影响,并确立一种在术前X线片上识别出关节突关节内聚现象的方法,规避其带来的螺钉误置风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研究,从北京积水潭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术前CT中筛选出关节突关节内聚病例作为试验组;抽取与试验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观察X线片上小关节下缘间隙中点,如果该点位于椎弓根内壁或者内壁内侧,则为阳性。统计每组患者的阳性率。在轴位CT上,测量两组人字嵴顶点到椎弓根峡部中点的连线与中线的夹角为α,比较两组α值。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正位X线片的阳性率分别为95. 5%(42个椎体/44个椎体)和6. 8%(3个椎体/44个椎体),差异有显著性(X^2=69. 172, P=0.000)。试验组L_3的α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4. 676,P=0. 000);试验组L_4的α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4.840,P=0.000)。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内聚会造成入钉点内移,入钉横向角减小,术者如果没有识别出该解剖变异会造成螺钉误置,带来风险。正位X线片上小关节下缘间隙中点位于椎弓根内壁或者内壁内侧,提示存在关节突关节内聚现象。
吴静晔张宁王祺龙李加宁刘波何达刘亚军王玉梅田伟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牵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牵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基面的中间处设置有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左侧面均匀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套筒左侧面的上侧设置有固...
李加宁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 观察腰骶移行椎(简称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简称腰骶交界区倾斜)的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其中118例45岁及以下CastellviⅡ~Ⅳ型移行椎患者.男68例.女50例.年龄(32.9±8.4)岁.在骶骨冠状面层面上.测量移行椎上终板和下一节段椎体上终板的倾斜角(TA).TA>5°为腰骶交界区倾斜.统计分析腰骶交界区倾斜的发生率、畸形程度以及不同型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倾斜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全部病例包括骶椎腰化52例.腰椎骶化66例.腰骶交界区倾斜发生率为19.5%.TA中位数为5.8°(5.2°,7.7°).最大值为12.1°.以Pearsonχ2检验方法比较5种Castellvi分型腰骶交界区倾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4.P<0.001.不对称型(CastellviⅡa.Ⅲa和Ⅳ型)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倾斜发生率为58.3%.对称型(CastellviⅡb和Ⅲb型)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倾斜发生率为2.4%(2/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06.P<0.001).无患者因腰骶交界区倾斜需手术治疗.结论 移行椎患者发生腰骶交界区倾斜的概率为19.5%.不对称型(CastellviⅡa.Ⅲa和Ⅳ型)移行椎患者发生腰骶交界区倾斜的概率较高.但预后良好.严重畸形罕见.
吴静晔韩晓光李加宁刘波何达刘亚军田伟
关键词:先天畸形腰骶部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对手术节段力线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评估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对手术节段力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40例DS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33例;年龄(65.7±9.06)岁(范围:45~81岁)。总滑脱节段数为43个节段,L4,537个节段,L3,45个节段,L2,31个节段。根据减压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直接减压组和间接减压组,22例患者23个节段联合椎板开窗进行直接减压治疗(直接减压组),18例患者20个节段未行椎板开窗减压治疗(间接减压组)。通过术前CT和术中透视图像测量手术节段力线参数,包括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滑移率(slipratio,SR)和节段前凸角度(segmental lordosis,SL)。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在融合器置入前、融合器置入后及后路固定后节段力线的影像学参数,再采用Bonferroni检验对节段力线的影像学参数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在OLIF联合后路固定手术中不同操作阶段节段力线的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H(F=147.786,P<0.001),SR(F=83.754,P<0.001),SL(F=38.296,P<0.001)]。即融合器置入后DH由(7.99±1.39)mm增加至(11.69±1.72)mm(P<0.001),SR由10.67%±4.67%降低至8.66%±4.50%(P=0.001),SL由7.26°±2.73°增加至7.85°±2.30°(P=0.425);联合后路辅助固定后SR进一步降低至2.07%±4.00%(P<0.001),SL由进一步增加至10.72°±3.08°(P<0.001),而DH则无明显变化(P=1.000)。直接减压组和间接减压组患者分别在融合器置入前、融合器置入后及后路固定后节段力线影像学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DS能进一步减少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的滑移率,并增加手术节段前凸角度,同时联合椎板开窗进行直接减压不会对腰椎节段力线产生明显影响。
葛腾辉吴静晔李观清李加宁孙宇庆
关键词:腰椎脊椎前移脊柱融合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