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波

作品数:353 被引量:2,069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0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52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1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1篇手术
  • 77篇腰椎
  • 71篇脊柱
  • 58篇骨折
  • 50篇关节
  • 49篇颈椎
  • 42篇螺钉
  • 40篇椎间盘
  • 38篇外科
  • 37篇内固定
  • 35篇椎弓
  • 35篇椎弓根
  • 31篇腕关节
  • 28篇椎体
  • 26篇疗效
  • 25篇椎间盘突出
  • 24篇突出症
  • 24篇椎管
  • 24篇椎间盘突出症
  • 22篇融合术

机构

  • 353篇北京积水潭医...
  • 9篇清华大学
  • 8篇北京市垂杨柳...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医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4篇解放军第30...
  • 4篇解放军第30...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市创伤骨...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徐州仁慈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53篇刘波
  • 208篇田伟
  • 80篇李勤
  • 80篇何达
  • 73篇袁强
  • 63篇胡临
  • 62篇陈山林
  • 57篇李志宇
  • 51篇刘亚军
  • 42篇行勇刚
  • 37篇田光磊
  • 37篇张贵林
  • 34篇朱瑾
  • 30篇肖斌
  • 26篇孙宇庆
  • 23篇王永庆
  • 23篇茅剑平
  • 21篇韩骁
  • 21篇孙玉珍
  • 20篇李楠

传媒

  • 26篇山东医药
  • 20篇中华手外科杂...
  • 18篇中华骨科杂志
  • 18篇骨科临床与研...
  • 16篇中华医学杂志
  • 16篇中华创伤骨科...
  • 15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华创伤杂志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国医刊
  • 6篇国际外科学杂...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北京生物医学...
  • 3篇中国医药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14篇2023
  • 19篇2022
  • 21篇2021
  • 23篇2020
  • 28篇2019
  • 21篇2018
  • 21篇2017
  • 27篇2016
  • 24篇2015
  • 16篇2014
  • 19篇2013
  • 16篇2012
  • 10篇2011
  • 27篇2010
  • 4篇2009
  • 13篇2008
  • 4篇2007
  • 23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3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指组织中IGF、bFGF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巨指发病机理的分析
2008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IGF-1R和FGFR2)在巨指患者受累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探索巨指的发病机理及神经组织与巨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15例巨指病理组织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及半定量分析,并与15倒对照组织(多指组织)进行比较。结果15例巨指组织均有神经受累增粗,组织学检查符合神经纤维脂肪性锗构瘤表现。巨指组织中IGF-Ⅱ、bFGF及其受体IGF-1R和FGFR2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指标本中,IGF-Ⅱ、bFGF和IGF-1R在雪旺细胞和神经轴索中的表达均高于脂肪和纤维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GF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巨指受累组织中IGF-Ⅱ、bFGF及其受体有高表达,而且这两种生长因子在外周神经组织中的表达较增生的脂肪、纤维组织高。
刘波王满宜田光磊潘勇卫黄啸原刘洪洪黎广平武竞衡
关键词:手畸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轻微骨化对间盘置换术后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的最佳适应症。在颈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型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患者中,虽然OPLL...
韩骁田伟刘波孙玉珍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基于CT检查的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椎旁骨化长期进展评价
2020年
目的借助CT检查,观察并评价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ADR)术后邻近节段及正常节段椎旁骨化(PO)的长期进展程度。方法CADR术后患者45例,将各颈椎节段分为手术节段组、邻近节段组和非邻近节段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末次随访(随访57~108个月)时进行颈椎CT图像采集。以各节段椎体中心为圆心,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域,即左侧钩椎关节区域(L)、右侧钩椎关节区域(R)、前方区域(A)、后方区域(P),对患者C 2~3至C 7~T 1节段各区域进行PO分级。结果手术节段组、邻近节段组、对照组的L、R、A、P区域术后高级别PO(2级和3级)比例均高于术前(P均<0.05)。手术节段组的L、R区域PO进展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手术节段组的A、P区域PO进展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邻近节段组各区域PO进展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CT检查长期随访发现,CADR术后手术节段PO发生率较术前明显增高;CADR对于手术节段PO进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钩椎关节区域,而对前后区域的PO进展影响较小;CADR对邻近节段PO进展的影响不显著。
曾成田伟刘波韩骁范明星
关键词:CT检查异位骨化邻近节段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置钉精确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56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资料。男26例,女30例;年龄9~68岁,平均44.5岁;导致不稳的原因包括先天畸形44例,陈旧性齿突骨折脱位4例,自发性脱位7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CT检查,并测量C2峡部宽度和高度。基于既往研究及评分系统,提出一个改良的评分系统来评价使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置钉时置入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的难度。将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置钉难度分为三组:容易组(总分为0)、中等组(总分为1)和困难组(总分为2,3)。术后行CT检查,评价螺钉位置,分为3类,即Ⅰ类螺钉(理想位置)、Ⅱ类螺钉(合格位置)、Ⅲ类螺钉(不合格位置),判断螺钉置入精确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颈部疼痛情况,采用Nurick脊髓功能分级和Odom标准评价神经改善情况。结果C2峡部宽度:右侧(5.46±1.86)mm,左侧(5.38±1.36)mm;C2峡部高度:右侧(4.89±1.33)mm,左侧(4.97±1.17)mm。根据评分标准,容易组、中等组和困难组分别有78侧、11侧和23侧C2峡部(56例,共有112侧C2峡部)。56例患者共置入螺钉107枚,其中76枚(71.03%)为Ⅰ类螺钉,31枚(28.97%)为Ⅱ类螺钉,无Ⅲ类螺钉;其中5例患者因一侧C2峡部维度过于狭窄,仅置入单侧螺钉。容易组(55/23)、中等组(6/4)和困难组(15/4),Ⅰ、Ⅱ类螺钉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0.54,1.18;P=0.50,0.46,0.28)。术后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0个月,平均44.7个月。末次随访时,Nurick脊髓功能分级,0级30例,1级25例,2级1例;根据Odom标准,37例(66.1%)为很好,15例(26.8%)为较好,4例(7.1%)为一般。患者颈部疼痛均有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6.7±0.8)分改善至(1.2±0.4)分。
王华栋何达刘波孙宇庆田伟
关键词:枢椎关节不稳定性
不同手术节段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为评价不同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的临床效果,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行PELD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的方法,研究不同手术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的临床效果。根据不同手术节段,分为3组:A组为L2-3和L3-4,B组为L4-5,C组为L5-S1。所有患者行单节段PELD手术。术前、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通过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最小,病程、住院时间和随访时间最短,Pfirrmann分级Ⅲ级占68.8%;而C组Ⅳ级占48.0%,但是,三组患者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均为椎间孔入路,B组绝大部分为椎间孔入路(90.3%);而C组以椎板间入路为主(68.0%)。与其他两组相比,C组手术时间长(P<0.05),出血量多(Ρ<0.05)。A组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没有术后复发病例,而C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0%)最高,复发概率(4.0%)也最高,B组居于两者之间(6.4%和3.2%);但是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尽管C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不如其他两组明显(Ρ<0.05),尤其是术后3个月ODI评分高于其他两组(Ρ分别为0.039和0.028)。术后6个月C组ODI评分仍然高于其他两组,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Ρ>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5.9%,三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Ρ>0.05)。可见不同椎间隙水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LD术后临床效果不同,L5-S1手术时间相对长,出血量相对多,并发症发生率相对高,且术后ODI评分改善不如其他两组明显,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周密术前计划。
何玉宝徐执扬王洁颖刘波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不愈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新鲜与陈旧不愈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 544例接受PVP手术患者,按照从受伤到手术时间的间隔将患者分为A组(新鲜骨折,〈3周,456例)和B组(陈旧骨折不愈合,8~24周,88例)。采用疼痛VAS评分对患者术前、离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12例患者获得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率为94.1%,其中A组430例(492处骨折),B组82例(86处骨折)。骨水泥注射剂量:A组为3.2~8.0(5.6±0.05)ml,B组为3.0~7.6(6.0±0.0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A组为9.8%(42/430),B组为4.9%(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A组术前为9.2分±0.06分,离院时为2.2分±0.07分,术后3个月时为2.3分±0.06分,术后12个月时为2.5分±0.05分,术后各时段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为8.6分±0.05分,离院时为1.0分±0.07分,3个月时为1.1分±0.04分,术后12个月时为1.1分±0.03分,术后各时段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通过骨水泥可以将陈旧OVCFs椎体内的假关节牢固固定,不但可以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而且显著降低了骨水泥发生严重渗漏的风险,疗效优于新鲜骨折。
李楠张贵林何达行勇刚马赛刘波田伟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压缩性骨折
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被引量:72
2008年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共6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4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2岁(21-58岁)。T12骨折21例,L1骨折24例,L2骨折17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5例,余下的47例为爆裂型骨折,并且椎管占位均小于1/3,所有骨折后柱均完整。随机选取其中34例患者接受经椎旁肌入路的手术治疗,其余28例患者则采用传统的后正中入路治疗。经椎旁肌入路沿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入,保留椎旁肌肉的完整性,既可行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操作,也可行横突尖或关节突的植骨融合。术后一般无须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患者即可佩带支具下床行走。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椎旁肌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不大,但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07年8月,共56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12-26个月),所有随访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两组间远期疗效无差异。结论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者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李楠张贵林田伟张波袁强行永刚刘波李勤
关键词:脊柱骨折
一种医用腕关节镜手术多体位牵引架
一种医用腕关节镜手术多体位牵引架,由底板、固定螺母、固定座、主立柱、调整立柱、连结杆、横杆、定位销钉、固定立板、锁紧丝母、升降丝杆,锁紧手轮及掐套构成.带有支腿的矩形底板的平面上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的端面齿与主立柱及连结杆...
刘波杨旭波屠锋金启龙陈山林朱瑾田伟
文献传递
一种医用腕关节镜手术灌注液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腕关节镜手术灌注液架,由三角底座、万向滑轮、支撑立柱、齿轮座、螺杆升降柱、导向立柱、伞齿轮组、齿轮摇把及双头悬挂钩组成,不锈钢三角底座下安装万向滑轮,三角底座中心向上垂直固定空心不锈钢支撑立柱,空...
郭榕晨刘波屠锋
文献传递
肘管综合征135例尺神经皮下前移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随访肘管综合征135例尺神经皮下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2年2月-2005年12月,135例肘管综合征尺神经皮下前移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效果。其中男109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4.2:1。41岁以上占68.1%。以手指活动笨拙就诊15例(占11%);电生理检测均有尺神经肘部段卡压征象。42例合并肘部骨折史,占病因的31%。135例均采用尺神经外膜松解,皮下前移术。结果术后92例获得2—5年随访,平均2.5年;43例失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72例,良12例,差8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尺神经皮下前移术简单、有效,术中应保护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血供及分支,并确保尺神经无张力。应重视因肘部骨折和以手部活动笨拙为主要症状的早期诊治。
李文军田光磊陈山林诸寅田文王树峰易传军朱瑾刘波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随访研究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