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作品数:40 被引量:19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2020-2022年海南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20—2022年诺如病毒暴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及诺如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诺如病毒暴发信息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中8株诺如病毒毒株进行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报告胃肠炎暴发39起,通过检测确定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共25起,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20/25,80%)。诺如病毒暴发主要集中在海口周围县(东北部),包括定安(5起)、文昌(4起)、澄迈(4起)和临高(3起);其次集中在中西部,包括白沙(2起)、乐东(2起)和东方(3起);东南部万宁1起。2~17岁诺如病毒阳性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大于55岁年龄组诺如病毒阳性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18~40岁阳性检出性别与职业相关。根据RT-PCR分型及测序,13起诺如病毒暴发获得分型结果,均为GⅡ组诺如病毒,检出4种基因型,GⅡ.2[P16]为主要流行株,占60%(9/13),其他3种基因型为GII.4 Sydney[P31](15.4%,2/13)和GⅡ.4 Sydney[P16](7.7%,1/13)和GII.3[P12](7.7%,1/13)。进一步对8株诺如病毒基因组分析,仍与先前毒株处于同一份分支,且均出现一定数量氨基酸变异。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海南地区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GⅡ.2[P16]为主要流行株。持续开展及加强该项监测为海南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曾云婷 陈海云 李丹丹 杨艳辉 靳淼 黄琼 崔蕾 潘正帆 任莉娜 遇晓杰关键词:诺如病毒 基因型 基因组分析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和赵述岛鼠形动物及其携带病原调查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三沙市所属南海重要岛屿永兴岛和赵述岛特殊环境中的鼠形动物带毒情况,对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肾综合征汉坦病毒流行的风险进行评估,为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及2017年12月分两次利用鼠笼法和陷阱法捕捉三沙市永兴岛和赵述岛鼠形动物,解剖并采集肺、肾、肝、脾和心脏血标本,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检测上述三种病毒的核酸。结果共捕获鼠型动物76只,其中鼠笼法捕获60只,陷阱法捕获16只,隶属2科4种,鼩鼱居多占36.67%、黄胸鼠占35.00%、褐家鼠占26.67%及小家鼠占1.67%。采集肺、肾、肝和脾标本合计76份、心脏血标本52份,因其中10份溶血严重,故仅对其余42份血进行检测。用鼠脏器标本及心脏血标本提取的RNA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均未检出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肾综合征汉坦病毒。结论永兴岛和赵述岛上鼠形动物传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肾综合征汉坦病毒的风险不大。 李丹丹 孙定炜 曾林海 彭恒 马雅军 杨振洲 詹道成 王如敏 王善青关键词:基孔肯雅病毒 2021-2022年度海南省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2021—2022监测年度海南省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分析其抗原性、耐药性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选取33株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利用标准雪貂抗血清进行抗原性分析和荧光法检测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的敏感性,应用Illumina公司MiSeqDx深度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序列测定,使用MEGA 10.1.8和DNAStar 7.0.1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并采用邻位归并法(N-J)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2021—2022监测年度海南省流感病毒基因型为B型Victoria系,依据WHO命名方式,33株分离株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均属于1A.3遗传分支,未发生HA与NA基因分支间的重配,与WHO推荐的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2020—2022)抗原性类似,对磷酸奥司他韦敏感,检测到1株NA基因发生D197E氨基酸位点变异并对扎那米韦的敏感性高度降低的毒株。结论2021—2022监测年度海南省流行的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相匹配,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孙初阳 王如敏 唐潆芳 冯芳莉 李丹丹 邱仁 李俊 遇晓杰关键词:流感病毒 抗原性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基因特性 血凝素 海南省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脑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病例,采集监测病例血清标本,在国家乙脑监测点东方市进行媒介和宿主监测,人和宿主血清标本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疑似病例乙脑IgM抗体和宿主IgG抗体;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全省乙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共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1例,市县区报告疑似病例的有19个,覆盖率86.36%;采集病例血清标本110例,脑脊液标本33例,经血清学和脑脊液确诊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2/10万,疑似病例24h及时报告率为92.79%,病例分布在7个市县区,占总市县数的31.82%,病例呈高度散发;6月上旬峰值最高,占病例总数45.45%;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病例男女比为4:7;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2.73%。媒介监测显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最大,为40.96只/人工.h,三带喙库蚊以畜房密度最高,为72.13只/人工.h。宿主猪血清阳性率30.91%。抽查乙脑基础免疫接种率97.80%,高于2008年的95.68%,(χ2=18.27,P<0.001),加强免疫接种率98.68%,高于2008年的93.31%(χ2=41.01,P<0.001)。结论海南省仍为乙脑流行区,媒介和宿主广泛存在,确保适龄儿童乙脑疫苗高接种率、高抗体水平,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陈少明 曾雪霞 马焱 曾祥洁 李丹丹 莫少雄 何剑 李俊 李位鸿 孙莲英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宿主 病例 媒介 海南省手足口病病原学研究 马焱 曾祥洁 陈海云 李丹丹 潘正帆 甘晓婷 黄芳 陈少明 邱丽 金玉明 苏新元 吴维学 该项目对2008年~2012年海南省各市县报告的5190例手足口病病例采集的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引物、EV71、COXA16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并选择有代表性的病毒毒株进行核酸序...关键词: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原学 海南省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2011-2012年海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海南省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0 716例,发病率584.86/105,重症病例976例,死亡病例33例。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7 715例,发病率为543.83/105,重症病例512例,死亡病例8例。发病呈现4-7月(3~5月)和9~11月两个高峰,病例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1~2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3 766.25/105。男女性别比例1.79∶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EV71阳性比例高于普通病例。EV71肠道病毒构成的比例与重症病例比例呈正相关(Sperman秩相关相关系数r=0.601,P=0.000)。结论海南省为手足口病的高流行区,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陈少明 邱丽 金玉明 杜中华 李丹丹 陈海云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原学 海南省2019—2020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2019—2020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遗传进化规律与氨基酸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19—2020监测年度海南省5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16株H3N2亚型流感毒株进行一代全基因组测序,利用MEGA 10.1.8构建血凝素基因系统进化树,并分析氨基酸位点替换情况,应用DNA Star 7.0.1软件进行血凝素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系统进化树显示,相比于疫苗株A/Kansas/14/2017(2019—2020),16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在进化树上与疫苗株A/Singapore/INFIMH-16-0019/2016(2018—2019)亲缘关系更近,属于3C.2a1分支,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范围分别为98.5%~98.9%、97.9%~98.4%。16株分离株在抗原性位点发生8处氨基酸位点替换,涉及5个抗原决定簇;15株分离株在糖基化位点发生2处缺失。结论2019—2020年监测年度海南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2018—2019年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近,血凝素蛋白抗原性位点在5个决定簇均有变异,易造成较大流行,WHO推荐的2019—2020年疫苗株保护效果可能不理想。应密切关注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基因变异情况,为流感病毒疫苗株推荐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崔蕾 孙初阳 李丹丹 王如敏 潘家兴 马焱关键词:流感病毒 H3N2亚型 HA基因 遗传进化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系统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009年 闫秀娟 孙莲英 李丹丹 曾雪霞 曾祥洁 曾定豪 胡波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监测系统 热带地区 海南省2007年登革热血清学监测调查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登革热媒介带毒和人群抗体消长现状,预测本省登革热流行态势。方法在既往登革热高发地区儋州、临高和陵水3个地区采集健康居民静脉血697份,收集全省2007年疑似登革热发热病例278例,分别检测IgG和IgM抗体;同时采集既往登革热高发地区蚊媒标本28份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结果697份健康居民静脉血中IgG抗体阳性率为0.4%,278例疑似登革热发热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5.40%,对采集的28份蚊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结论了解海南省登革热高发地区和一般地区健康人群中登革热抗体阳性率的消长情况,揭示登革热传播媒介带毒率,以分析海南省登革热的流行趋势。 曾祥洁 金玉明 李丹丹 吴维学关键词:登革热 血清学监测 海南省部分地区流行性出血热人群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南省部分地区人群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00人份人群血清,感染率为4.25%(34/800);西部地区的东方市、儋州市和中部地区的五指山市感染率(5%~6%)高于东部地区的万宁市(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较高的为30~39岁、40~49岁、50~59岁3个年龄组,分别为7.5%、6.25%和5.6%。这3个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感染率低于这3个年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7.25%)高于女性(1.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局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和中部的农村地区,存在EHF的潜在流行,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局部暴发,建议这些地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人间疫情的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的流行和暴发。 苏新元 陈言 曾祥洁 李丹丹 马焱 贾鹏本 陈少明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